自由|童趣|创想|审美
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中,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国学《三字经》《论语》等内容,小学6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共篇,占课文总数的51.7%。新教材的变更告诉我们:文言文比例在大增。
文言文的学习吸收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对于小学生而言,首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对文言文不产生畏惧感,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统编版教材中,先后安排了14篇文言文(小古文),旨在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为搭建学生内在的认知意趣提供了支撑。这是难得的教学资源,但从长远的语文学习来讲,这些又是远远不够的。
叶圣陶有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学习这14篇小古文,无疑是从中积累诵读,培养兴趣,并能领会其写作方法进行创作,这才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真正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因此,我们还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拓展性阅读资源,在培养孩子兴趣,提升孩子语言能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补充经典篇目,给不同层次的孩子以精神给养,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之上,还加入了写作的元素。让孩子从多角度了解文言文,亲近文言文,爱上文言文,并能拿起笔来写一写文言文,让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启蒙充满情趣,让孩子得以窥见“大语文”“真语文”的美好世界,也为其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言文(小古文)怎么教呢?孩子们文言文(小古文)学得如何呢?
教学案例一(低年级):
课文很简单,先理解字面的意思。
汝,你。吾,我。
分析《放风筝》五要素。
仿写:《下围棋》,用上五要素。
总结写法妙招:
1.抓住关键词,
2.仿写关键句。
3.仿照古文结构。
教学案例二(中年级):
第一步:读懂原文,注意关键字:
第二步:注意句型结构:
第三步:分析文章组成:
综合三步写法,自由写作:
lailailai
看看咱们3-4年级小朋友的作业吧
采花
小屋旁,有小院,院内鲜花数种。春夏之间,鲜花盛开,或红或蓝,五彩缤纷。吾欲采之,母曰:“鲜花供赏,勿采之。汝采其一朵,其人采数朵,何花可赏?”吾乃悟,吾母笑之,吾立于花间,赏花之美,闻花之芳,欣喜。
采覆盆子
小山下,有草丛。看似平凡,吾近观,有覆盆子丛生。其实春夏之间初熟,藏于草中,或红或粉,果肉甘甜。吾呼父母,持帽作篮,同往采覆盆子。
采樱桃
青山上,有樱桃园,广约五亩。樱桃树高低错落,其叶碧绿,呈椭圆形。春日开花,色或粉或白。春夏之间,樱桃初熟,或深红或淡红。吾与母乘小车去往樱桃园,采樱桃。满载而归,吾与母大喜。
采桔
秋高气爽,满山桔香,沁人心脾。桔园,累累硕果,挂满枝头。或青或橙,或单或双,隐于叶中。桔酸甜可口,尝之,口留余香。数童子,邀伙伴,同往采桔。
采花
周日,吾一家前往小区旁采花。此处风景秀丽。吾见一朵红花,伸手采之。忽吾父大声道:“此有黄蜂!”吾母大惊,速逃。吾前往查看,见那蜂体长数厘米。吾父一脚快速踩之,黄蜂倒地。翌日,吾父曰:“遇蜂若骇之,岂不丢吾颜面。”
采草莓
农庄内,有草莓,色或白或红,鲜润可人。其秋冬结果,甘甜。当日,万里无云,吾前往采莓,兴奋不已。不料,吾脚一滑,坐扁一草莓,裤上便开“草莓花”,吾伤心不已。此时,父唤吾,吾奔去,见棚中草莓甚多,吾左右开弓,手忙脚乱。久之,已采两公斤,夕阳已西下。
摘星星
皓月当空,星繁冠盖。吾身与穹顶之下,环视四周,诸星各状,或圆如碧玉盘,或刺若针芒之尖,形态万千,各不相像。星或明或淡,亮如日之霞光,不能直视,暗如萤火之烛,隐约而见。吾喜,似伸手可得,遂迈小步摘之,未果。再跨步,险失足于崖。危矣,翻被惊醒,乃梦也,复睡去。
采花
小区中,有花坛。鲜花朵朵,争奇斗艳。春夏之间,绣球开放,其茎粗而绿,花或粉或蓝。吾亲采一朵,美哉!美哉!此时,吾忽见一朵“奇绣球”隐匿于绿叶之间,其色由粉转蓝,自然渐变也!美,吾虽好采花,却不忍采之。噫!此乃绣球王也!
摘杨梅
小山坡,有梅林,广约四亩。梅树高低错落,郁郁葱葱。春夏之间,杨梅渐熟,挂于枝头,或紫或红,甚是喜人。一对父子,邀同伴,开小车,上山采梅。
(课堂练笔)赏桂
木屋旁,有桂树。深秋,桂花熟,香飘万里。其枝繁叶茂,花瓣有四片,或白或黄,花簇胜雪。因其香可制桂茶,味甘甜可口。木屋主人,邀邻友,月下赏桂,品茶,其乐融融,妙哉!
捉虾
小村边,有一小溪,溪流潺潺,溪水澄清。此处树木葱茏,小草嫩绿,景色宜人。
某夜下,吾与父母,拎小篓,持电筒,带渔网,同往捉虾。只见水草之间,有虾群出洞,或大或小。吾以光照之,虾立马呆滞,纹丝不动,吾以网逐一兜之,满载而归。
采蘑菇
夏日,乡下,雨后初晴。村中老幼,邀邻伴,背小篓,入山寻菇。望山中,小径蜿蜒,苍松翠柏,灌木丛生,虫鸣鸟啼,唯不见菇影。因其小,或藏于草丛,或匿于山腰,难觅之。
吾寻菇未果,心怅然,忽闻父呼于树下,吾急走,见菇群团簇,鲜嫩无比。其色,或灰或白,头戴帽,身擎柱,状似伞。吾大喜,呼朋引伴,采菇无数。
久之,红日将下,满载而归,吾心欢喜。
秋日采菱
乡下,有一菱塘,广约五亩,塘水明澈。菱叶或菱圆形,或三角状,其色或绿或灰。菱,喜温暖湿润,夏日开花,色白。
夏秋之间,菱初熟,浮于水,或红或白。其实呈三角状菱形,有硬壳,有角。果肉,甘,凉,清热解暑,亦可益气健脾。
某日,吾与村中数顽童,邀同伴,划小舟,同往采菱。时卷玩衣袖,伸手摘之,置盆中。时边吟边采,甚欢。吾坐于舟中,见菱垂生于密叶之中,须全株拿起,倒翻,才可见其全貌。吾采之,剥硬壳,肉白,皮脆。入口,粉而微甜,乃生食佳品。
日将下,吾意稍倦,卧于舟中,愜意遐想,甚是快哉!
第六届全国小古文读写大赛获奖名单
小学生古文诵读类读本推荐(供参考)
(适合1-3年级)推荐指数:★★★★★(适合2-6年级)推荐指数:★★★★★(适合1-6年级)推荐指数:★★★★(适合3-6年级)推荐指数:★★★★(适合3-6年级)推荐指数:★★★(适合1-6年级)推荐指数:★★★★(适合1-6年级)推荐指数:★★★★我知道你在看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