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油1.加强春粮油菜田间管理。采取分区包片下田作业的方式,开展春粮油菜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田内三沟、田外排水渠,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渍害发生。结合清沟,撬沟泥均匀堆放植株根部,保温压草,增强根系活力。及时追施小麦拔节肥、油菜苔肥,生长较弱田块早施重施,生长过旺田块迟施少施,一般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促进植株春发稳长。做好田间预测预报,监测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等病虫害发生动态,并及时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小麦抽穗扬花期,每亩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50克或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5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防治赤霉病,药后4小时内下雨,需及时补治。油菜初花期、盛花期,分别每亩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克或25%咪鲜胺乳油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防治菌核病。小麦灌浆期,每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兑水30公斤喷施防治蚜虫。2.及时播种春马铃薯。及时播种春马铃薯,己出苗或即将出苗的地膜马铃薯,应等寒冷天气过后,再视天气情况破膜放苗,防止冻害发生。3.做好早稻育秧准备。积极推广应用水稻叠盘出苗等集中育秧方式,提前做好集中育秧基地消毒与雇工健康情况登记等准备工作。集中统一采购早稻育秧所需的种子、农资,切实做好育秧基质、种子等应急农资运输服务工作。二蔬菜
1.及时组织蔬菜采收。加强互助合作,扩大劳务合作,及时采摘已进入采收期的蔬菜。
2.加强蔬菜田间管理。做好蔬菜地开沟排水防渍,科学防治病虫害,合理调控肥水。做好大棚蔬菜保温防寒,降低棚内湿度,控制氮肥施用。茄果类等蔬菜合理整枝打叶、保花保果。对采收期或即将进入采收期的大棚蔬菜,适当控制生长速度,缓解因交通不便、销售不畅带来的上市压力。
3.扩大速生叶菜种植。积极调整茬口、增加复种,适当扩大叶菜生产规模,抢播移栽一批耐抽薹的速生叶菜,如小青菜、生菜、油麦菜、苋菜、空心菜等,保障蔬菜“春淡”市场供应。扩大鲜食玉米、豆类等生产。
4.培育优质蔬菜秧苗。加强蔬菜秧苗培育管理、覆膜保温,适时揭膜通风,降低湿度,增加光照,必要时补光增温,防止秧苗徒长、冻害。发挥集约化育苗基地作用,扩大蔬菜秧苗生产,做好蔬菜种子和秧苗余缺调剂。抢晴移栽已培育的茄果类、瓜类蔬菜秧苗,如秧苗无法及时运出移栽,可适度通风降温炼苗,推迟成苗时间,重点保障3月大棚蔬菜及4月小拱棚、露地蔬菜生产所需秧苗。根据蔬菜秧苗需求,选晴好天气适时补播育苗。
5.落实防灾减灾措施。遇强冷空气时采取多层覆盖防冻保暖等应急措施,遇大风天气采取固定好棚膜风口、压好压膜线或压膜带,经常检查、修补损坏的棚膜。协调落实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确保蔬菜安全生产。
三茶叶1.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