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习俗该改了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权威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11461_1/

这种习俗该改了

●王钰

亲朋好友的亲人离世,表示哀悼,吊唁,安慰,让其节哀,但有一件事令人不愉快,笔者几次发现办丧事的场地上摆放着五花八门的纸质陪葬品,其中让人反感的是用纸制作而成的童男童女陪葬品,虽说这是一种民间传统习俗,但这是一种陋习,不文明,不尊重人格的残忍行为。

几千年前,用活人殉葬这种极为残忍的做法实行过,用活人殉葬的风俗是在殷商时期达到高峰,奴隶主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便在下葬时要求或逼迫活人殉葬。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也逐渐认识了这种残忍性,到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衰落,到了汉代,人殉制度持续了公元前年终于明令禁止,就连用木俑陪葬都违犯禁令杀头,但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又死灰复燃了,到明英宗时也终于认识了这种残忍性,下令取消。

这种人殉制就连孔子也极力反对,孔子咒骂这种制度为始作俑者,因俑最早出现,古代殉葬先用土偶制作人的模样木俑,与死者一块陪葬,后来奴隶主、贵族干脆用活人殉葬,孔子认为:先有俑陪,后有活人殉。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木俑而用之。孔子又说:谓之俑者不仁,始于用人乎哉。意思是说以偶人为陪葬的人不仁爱,岂不接近于用活人殉葬吗?孔子认为,用活人殉葬的根源属于木俑,所以,始作俑者深恶痛绝,也比喻首开恶例的人。

孔子处在那个年代都反对俑,而随着滚滚的历史车轮到了今天的文明还有用纸俑殉葬的,可见这种残忍习俗有人还是在思慕了。曾遇到这样一个笑话,我们几个朋友去一家吊唁,一个朋友说,哪个陪葬的娃画得象谁家的娃,说者随意无意,听者不舒,一句话引发一场打斗,造成了一桩刑事案件,不得使那家主人赶快踏毁不用。

这种画人画象,童男童女的纸偶陪葬陋习再不要上演了,这是对儿童心理上的最大伤害,是对儿童心理上的一种残忍刺伤的犯罪,司法、工商等部门应管一管了,坚决制止丧葬门店这种行为,还儿童心理上一个清白,一个蔚蓝的天空吧。

年3月25日

作者简介:王钰(笔名:覆盆子),甘肃天水市人,毕业于某大学历史系。近年,出版文集《笔走大墙内外》、《上磨的灯光》、长篇小说《屲儿楞》、长篇纪实小说《25号监舍》、中篇报告文学《难忘的岁月》、发表中篇小说《九花》,主编《神农山与神农文化》、《上磨的灯光》等出版多部作品。现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甘肃省作家协会、天水市作协会员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enzia.com/fzcd/11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