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药科普覆盆子Rubus

探索中药

每日科普一味中药?第5期

BENCAO

.7.8

补虚续绝,强阴健阳。

——《别录》

覆盆子

覆盆子

覆盆子,别名覆盆、乌藨子、小托盘、竻藨子。来源于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RubuschingiiHu或插田泡R.coreanusMiq.等的果实,主产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覆盆子为落叶灌木,高2~3m,幼枝有少数倒刺。单叶互生,掌状5裂,中裂片菱状卵形,边缘有重锯齿,两面脉上被白色短柔毛,主脉5;叶柄细长,散生细刺;托叶2枚,线形。花单生于叶腋,白色或黄白色,具长梗;花萼5,宿存,卵状长圆形,内外均被毛;花瓣5,近圆形;雌、雄蕊多数,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红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关于覆盆子名字的由来:《本草纲目》卷十八《草部·覆盆子》释名:“(李)当之曰:子似覆盆之形,故名之。(寇)宗奭曰: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如此取名也。(李)时珍曰:五月子熟,其色乌赤,故俗名乌藨、大麦莓、插田藨,亦曰栽秧藨。甄权《本草》一名马瘘,一名陆荆,殊无义意。

覆盆子的典故:

宋·洪迈《夷坚志再补·卖药媪治眼虫》:“潭州宗室赵太尉家乳母,苦烂缘风眼近二十年。有卖药老媪过门云:‘此眼有虫,其细如丝,色赤而长,久则滋生不已。吾能谈笑除之,入山取药,晚下当为治疗。’赵使人阴尾之,见媪沿道掇丛蔓木叶,以手挼碎,入口中咀嚼,而留汁滓于小竹筒内。俄复还,索皂纱蒙乳母眼,取笔画双眸于纱上,然后滴药汁渍眼下缘,转盼间虫从纱中出,其数十七,状如前所云。数日再至,下缘内干如常人,复用前法滴上缘,又得虫十数。家人大喜。后传与医者上官彦诚,遍呼邻妇病此者验试,皆差。其药乃覆盆子叶一味,著于《本草》。”

功能主治

覆盆子味甘、酸,性平,入肝、肾经。功能补肝肾,缩小便,强阴健阳,固精,明目,悦泽肌肤,益气轻身,令发不白。覆盆子为固涩兼补的收涩药,有益肾涩补之功,性温而不燥,补阴而益阳,虽固涩但无凝滞之弊。善治肾虚不固之证,也为滋肝明目常用之品。

主治阳痿,遗精,溲数,遗尿,虚劳,目疾。用量5~10克。煎汤服,浸酒饮,配制药膳,如“覆盆子烧牛肉”。

古今应用:

1.益肾。用于肾精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女子不孕等证。常与枸杞、菟丝子、五味子等同用,如五子衍宗丸。

2.涩精缩尿。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

此外,本品有益肝肾明目作用,用于肝肾不足,目暗不明,常与枸杞、菟丝子、沙苑子等同用。

现代药理研究

覆盆子含有没食子酸、β-谷甾醇、覆盆子酸、糖类及少量维生素C。煎剂在试管中对葡萄球菌、霍乱弧菌有抑制作用;对动物还有雌激素样作用;亦具有延缓衰老作用。

From:CNKI、形色

Editor:唐翰晨

END

一方名医大讲堂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enzia.com/fzsg/6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