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酒渣鼻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8733706.html
秋季坪山中山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8题,共24分)一、积累和运用(共24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也成天liáo()亮地响着。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āng()上一道银边。
(3)后来发生了分qí():我的母亲要走大路,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4)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aǐ()地在一旁答礼。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酝酿.(niàng)
黄晕.(yùn)
粗犷.(guǎng)
咄.咄逼人(duō)
B.瘫痪.(huàn)
诀.别(jué)
确凿.(zuó)
截.然不同(jié)
C.感慨.(kǎi)
绽.开(dìng)
倜.傥(tì)
混.为一谈(hùn)
D.奥秘.(mì)
悔.恨(huǐ)
搓.捻(cuō)
人迹罕至(hān)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经历了这件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父亲就是那个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的人。
B.母亲节那天,张涵在网上发了微博,絮.案.叨.叨.地祝愿母亲节日快乐。
C.入秋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各地的稻田陆续进入丰收季,金秋画卷美.不.胜.收.。
D.他说话这样不客气,真有点咄.咄.逼.人.。.
4.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据介绍,这次公车改革将涉及多辆中央国家级公车。5.依次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春,是那样的姣,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一针杜鹃啼,;一阵风起,。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③②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B.《散步》《秋天的怀念》作者分别是莫怀威和史铁生。
C.《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作者是刘义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2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了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
B.“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令尊”“赐教”“贤弟”“鄙人”都是敬辞。
D.“绿萍”“蟋蟀”“法律”“秋天”都是名词。
8.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分,共0分)
()秋风萧瑟,。(曹操《观沧海》)
(2),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8)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9)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来劝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第二部分阅读(9-22题共43分)二、文言文阅读(共分)阅读以下选段,完或9-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④。看道边李树多子⑤折枝⑥,诸儿竞走⑦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⑧。
《选自《世说新语》)
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诸〕众。④〔游〕玩。
⑤〔子〕果实。⑥〔折枝〕压弯了树枝。⑦〔走〕跑。⑧〔信然〕其是这样。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4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
(3)元方入门不顾.(4)诸儿竞.走取之
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回答问题。(3分)
()甲文选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说一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元方的“方正”?(2分)
(2)甲乙两文共同体现出两位少年怎样的品质?(分)三、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以下选段,完成2-4题,(2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2.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文字内容。(2分)
3.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成括号内的字?为什么?(6分)
()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3分)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3分)
4.“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油蛉、蟋蟀们的,说明他们给泥墙根一带带来无限,表现我对百草园的感情。(4分)
(二)阅读以下选段,完成5-9题。(2分)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里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2)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已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3)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4)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5)老师说,性别。
(6)女。大家刷刷写下
(7)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象42岁了吧。
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地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4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8)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9)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有的说A.有的说B.有的说C.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0)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看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象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象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象不太像。
(2)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
(3)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
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已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4)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