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叶覆盆子
RubuschingiiHu
别名:覆盆子
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掌叶覆盆子。落叶灌木,高2~3米,茎具皮刺。单叶,叶片近圆形,掌状5深裂,稀3或7裂,裂片基部渐狭,常具掌状5出脉。花单生,花瓣白色,花丝扁宽。聚合果红色,球形,直径1.5~2厘米,密被白色柔毛,下垂;果梗光滑无毛。
华东覆盆子即掌叶覆盆子的干燥未成熟聚合果用作覆盆子。夏初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
本品为聚合果,有多数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圆锥形或扁圆锥形,高0.6~1.3cm,直径0.5~1.2cm,表面黄绿或淡棕色,顶端钝圆,基部中心凹入,缩萼棕褐色,小果易剥落,每个小果呈半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两侧有明显网纹,腹部有突起的棱线,质硬,味微酸涩。果梗光滑无毛是它的鉴别特征,在此特别感谢李华东老师的指点。
性温,味甘、酸,归肝、肾、膀胱经。
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
掌叶覆盆子和同属插田泡、山莓、蓬蘽、红腺悬钩子、茅莓、盾叶莓、高粱泡易混淆,下面分述如下:
插田泡:枝粗壮,红褐色,被白粉。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稀3。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花瓣淡红到深红色。聚合果深红或紫黑色,近球形,直径5~8毫米,无毛或近无毛。插田泡果实味酸可食又可酿酒,也可入药,为强壮剂;根有止血、止痛之效。
山莓:单叶,不裂或3浅裂,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瓣白色。聚合果球形,直径1~1.2厘米,(比较小)密被细柔毛,果梗有毛,表面网络状纹理不明显,单个核果长圆形。
蓬蘽:半常绿小灌木,枝、叶柄具皮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枚。萼片三角状披针形,先端尾状,花后反折;花瓣白色。聚合果红色,近球形,直径1.5~2厘米,无毛,成熟后中空;果梗具刺。
上图左上小果对比,左下聚合果对比,右上覆盆子果梗无毛,右下山莓果梗有毛。
红腺悬钩子(牛奶莓):全体被紫红色刚毛状腺毛、柔毛及皮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稀3或9。花瓣白色。聚合果桔红色,长圆形,长1~1.8厘米,无毛。
茅莓:小叶通常3枚,小叶片菱状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圆,下表面密被灰白色绒毛,故又名天青地白草。花瓣粉红至紫红色。聚合果红色,卵球形,直径1~1.5厘米,无毛或具疏柔毛。
茅莓的干燥地上部分用作天青地白草。
呈段状,茎圆柱形,直径1.5~4毫米,表面红棕色或暗绿色,散生短刺,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部有髓,叶多卷缩、破碎,完整者为三出或五出羽状复叶,小叶展平后呈宽卵形或椭圆形,上表面黄绿色,疏生柔毛,下表面灰白色,密被茸毛,有的可见伞房花序,小花棕黄色,花瓣5片,或可见聚合果卵球形,略扁,气微,味微苦涩。
性微寒,味苦、涩。
活血消肿,清热解毒,祛风湿。用于跌扑损伤、风湿痹痛、疮痈肿毒。
盾叶莓:叶片宽大,长、宽各6~17厘米,盾状着生,宽卵形,掌状3~5浅裂。花单生叶腋,花瓣白色。聚合果桔红色,圆柱形,长3~4.5厘米,密被柔毛。
高粱泡:半常绿蔓性灌木,全体散生小皮刺。单叶,叶片宽卵形,稀长圆状卵形,边缘明显3~5裂或呈波状,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圆锥花序顶生,苞片小,钻形,花瓣白色。聚合果红色,球形,直径6~8毫米,无毛。
掌叶覆盆子的干燥根及残茎为畲族习用药材,在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中收载用作搁公扭根。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泥沙,干燥。
为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或段,外表皮灰褐色至棕褐色,有纵皱纹,切面皮部棕褐色,木部较宽,黄白色或灰白色,略呈放射状,残茎有髓,髓部黄白色或浅棕红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气微,味微苦、涩。
性平,味苦,归肝、胃、膀胱经。
祛风止痛,明目退翳,和胃止呕。用于瘘道、瘘管、痰核、风湿痹痛。
张建方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