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利课题组发展出具有极强光热效果的聚

光热疗法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光热治疗的原理是在激光照射下,利用光热转换产生的高热量来杀死肿瘤细胞。由于在治疗中常用到较高强度的近红外激光照射,对肿瘤区域附近的组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设计光热材料的结构,开发光热性能更强的材料是此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方向。

最近,杨武利教授课题组在这一方面实现了突破:通过对聚吡咯复合纳米粒子的形貌进行设计调控,制备了一种具有极强光热效果的聚吡咯复合纳米粒子。研究发现改变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用量,可依次得到球形、半球状突起和覆盆子状的复合纳米粒子。随着复合粒子形貌的改变,其光谱吸收也出现了显著变化,相比于球形复合粒子,覆盆子状复合粒子具有更强的吸收。在相同含量(50μgmL-1)下,覆盆子状复合粒子在nm处的吸光度为球形粒子的3.5倍。与其他光热试剂(如金纳米棒、聚多巴胺、聚吡咯等)相比,这种具有极强吸光能力的覆盆子状纳米粒子具有更强的光热效果。这种复合纳米粒子,以很低的剂量(0.5mgkg-1)注射入荷瘤小鼠,在0.62Wcm-2的nm激光下,照射5min即可消除肿瘤。同时,由于聚吡咯内残留的Fe3+离子,复合纳米粒子具有T1加权的磁共振成像能力,这使得在活体内追踪复合纳米粒子的分布成为可能。另外,这种复合纳米粒子也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摘要速递:PolypyrroleCompositeNanoparticleswithMorphology-DependentPhotothermalEffectandImmunologicalResponsesSmallDOI:10./smll.December

Polypyrrole







































白癜风初期能治好吗
外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p.com/fzzp/24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