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种植药材高收益的刺激下,全国各地种药热潮愈演愈烈,各大药企、饮片厂也在各产区建设了“千亩或万亩药材种植基地”,同时,承包土地大户也多选择了药材种植,于是,上百亩,上千亩的药材种植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天山脚下,东海之滨生根发芽。当前中药材种植已处高速发展阶段,仍有不少种植户在扩大种植面积。那么,中药材种植热度为何不减?
近两年涨高价的药材药农种植热情不减
尽管近两年整体药市行情萎靡不振,但是,也有少数药材价格逆势走高,如:前胡,年下半年前胡从28元起步上扬,到年底涨至46-47元,进入年上半年涨至55元,下半年价格已涨至75元左右。虽然步入年前胡价格开始回落,但是,依然在55元以上坚挺运行。前胡亩产干品公斤,种植户亩收入仍在万元以上,谁能挡住药农种植热情。
近两年涨高价的药材还有吴茱萸,吴茱萸从年的35-36元(江西产,中花)进入上升通道,到-年涨至85-90元,年下半年高升至元左右,进入年继续高歌猛进,9月份涨至元以上,到年产新前达到元上下。吴茱萸价格连续多年高升,大大刺激了产区药农种植积极性,涌现出上百亩、上千亩,甚至万亩种植基地。
近几年白胡椒价格也持续多年高价,年初从40元价格起航,到6月已涨至60元左右,一直持续到年11月,年价格涨至80-90元,年涨到了95-98元,7月最高成交价-元。虽然8月后白胡椒价格稍有回落,但是,依然坚挺在90元以上,年价格逐渐下滑到85元上下,年进一步下滑至55-60元。由于白胡椒持续近7年高价,可以想象药农种植热情有多高。受近几年价格上涨影响,药农种植热情不减的药材还有白术、草果、丹参,柴胡等。
处于中高价位的品种种植面积仍不小
有不少家种药材价格不高不低,对比近几年高价属于低价,但是,对比低价又属于中高价位,知母、防风、北沙参、元胡、浙贝、麦冬、太子参、党参、当归等,就处于不高不低的中高价。
例如:知母,近两年价格一直在15-17元(安徽产)上下浮动,与-年期间7-8元价格对比,涨幅已达%,但,又比年20元的价格低点。对于药农来说知母价高出10元以上就有种植积极性。这两年北沙参价格回升至27-30元,比前两年16元价格涨幅近半,但,与年38元左右的价格对比又不算高价;还有家种防风,年涨至35元左右,年跌至13元上下,低价持续到年上半年,这两年价格回升至25-27元。像这种价格处于中高价位的药材,药农种植积极性仍高,种植面积怎能调减下来?
野生药材连续多年高价,刺激人工大面积发展种植
虽然我国野生药材资源极为丰富,但乱采滥猎情况十分严重,有些药材经过长期的无序的采挖正在不断萎缩,甚至到了面临枯竭的地步。随着野生药材逐年采挖产量不断下降,其价格也因产量锐减而不断攀升。
如:重楼,5年价格还在45元上下浮动,如今市场价格高居1元左右;白及,6年价格在36元左右徘徊,年市场价格已涨至元;川贝,5年价格在元(松贝)左右,年市场价格已涨至元,目前市场价格3元;猪苓,自7年突破百元(陕西产,小统)价格以来,近十年来价格一直稳步攀升,年底价格已涨至元以上,年高升至元左右,高价一直持续到年。苍术,年价格还在32元(光统)上下浮动,目前市场价已突破百元高价。覆盆子,年初价格在50元上下徘徊,年下半年涨至元左右,年继续高升至元以上,年3月飙升至元左右,高价持续到年初。近几年创历史高价的野生药材还有蔓荆子,年上半年价格在17-18元上下运行,年5月已高升至90元以上,年涨至-元,目前市场价格仍坚挺在元以上。
受多年高价刺激,有不少野生药材转向家种,并且获得成功,如:白及,最先只有少数人尝试种植,种植成功后开始在全国大力推广,近几年白及种植遍及全国各地,不仅云南、贵州、四川、江西等老产区扩大种植,而且,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山东,安徽等非传统产区也有大量引种种植。成百上千亩白及在长江、黄河两岸“安家落户”,初步估计,到年全国白及家种面积达8万亩以上。白及生产严重过剩,导致价格直线下滑,目前市场价格跌至元以内。
近几年野生药材变家种,并且种植得到大面积扩种的药材有猪苓、覆盆子、蔓荆子,苍术。其中,猪苓、覆盆子已供大于求,价格跌幅较大,猪苓从元以上跌至50元上下,覆盆子从元以上跌至元左右。蔓荆子、苍术家种面积也扩大不少,只是因库存空虚,暂时价格没有回落。如果1-2年内蔓荆子、苍术仍居高不下,今后几年种植面积将继续扩大。
粮食作物价低,药农仍乐意选择药材种植
近几年粮食作物价格普遍走低,种植一亩小麦、稻谷收入不过千元左右。尽管有些药材价格也不算高,但是,多数药农仍选择了药材种植,尤其,有着传统药材种植的老产区。例如:川芎、泽泻、白芷、百合、玉竹、郁金、生地、山药、牛膝、菊花、紫菀、瓜蒌、车前子、栀子、莲子,灵芝等。这些药材价格并不高,亩收入0元左右,收入高者不过0元。通过和当地种植粮食作物收益对比,多数药农仍乐意选择药材种植。
大户种药积极性不减、扶贫,合作社为药材种植推波助澜
在种植药材高收益的影响下,不但老产区千家万户药农种药积极性不减,而且,涌现出不少承包土地种药大户,尤其一些土地流转的地方,包地大户多选择药材种植,少则上千亩,多则上万亩,种植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有丹参、玄参、桔梗、白芷、草决明、紫苏、菊花、西红花、金银花、枳壳、栀子、白及,知母等。
近几年我国正加大农村扶贫力度,地方政府把种植药材作为扶贫项目,免费为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如:湖北鹤峰县为鼓励贫困户种药积极性,在容美镇免费发放贝母种子;甘肃省武山县鸳鸯镇免费发放黄芩、冬花等药材种苗,发展药材种植多亩。近几年在扶贫政策的推动下,中药材种植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总之,近几年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药材种植确实富了一方百姓,但是,如果盲目发展药材种植,势必导致生产过剩,给部分种植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只有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针对性选择品种种植,才能降低种植风险,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看着重楼一路上涨的价格,你还不心动种植吗?
稀缺的名贵药材白芨有种植前景吗?会不会晚了?白芨各个领域应用
乡村致富经——种植七叶一枝花发家致富一亩地年产值10万元
北京卫视全面报道白芨的大用途(白芨功效和用途介绍最全面)
重楼价格突飞猛进(上)——品种与历史走势分析
强身健体养生保健吃黄精(黄精功效与用途最全面介绍)
年七叶一枝花种植前景?七叶一枝花的种植
教你识别黄精种类(图文)值得收藏
四大要素推高药价
数据显现,去年,在中医药产业快速开展以及资本强势介入的推进下,反映国内药市行情动摇的综合指数的各主要种类,先后阅历了领涨、普涨和补涨等三个阶段。其中,以三七、吴茱萸以及白术为代表的一批中药材,年涨幅均已翻倍以至超越三倍。医院一位专家向笔者引见说,药材价钱上涨,主要有四大驱动要素:
一、受中药材产业整体周期的影响;
二、政策利好惠及中医药全产业链;
三、市场需求及资本驱动;
四、受自然灾祸影响,局部中药材有减产提价的预期。
同时北京同仁堂的一位药师也向笔者引见说,中药材不同于化学药,它具有农产品的特性,价钱动摇大,易受天气、地域、土地等要素的影响;同时,中药产业在种植、加工炮制、买卖和物流等环节中均需求大量的劳动力,而去年以来,人力本钱都在不时增加,这也加大了中药的本钱,助推了本轮涨价。
经过走访跟理解,有不少药店的药师表示:“我们更希望中草药的价钱能稳定。”中草药涨幅较大时,药店的销量反而会明显降落,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好音讯;同时,如今中药材的价钱处于高位,会不会引发药农瞄准个别种类一哄而上,到收获时节呈现药贱伤农的现象,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山西中医学院的专家也以为,中药材价钱的上涨是市场规律的表现,也是周期性的变化,大约在年会有回落。恰当调整中药材的价钱,是推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开展的必要手腕。中药材价钱过去不断偏低,直接影响了药农种植和采收的积极性。目前中药材价钱的持续高位,或会推进更多人投入到中医药的开展事业中,促进中药产业的开展和提升。而随着行业消费范围的扩展,中药的总体价钱也会随之降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