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鲁迅先生笔下的覆盆子,是一颗能勾起儿时美好回忆的红果子。
可是在东阳市马宅镇徐宅村农民徐寿华的眼里,覆盆子却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美味”。“现在摘青果不划算,价格太低了,人工费都付不起。”昨日,望着地里即将大批成熟的覆盆子,徐寿华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覆盆子既是童年记忆中的美味,也是一味中药材。前几年,因种植效益高,市场行情好,东阳覆盆子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不少农民致富增收的新途径。去年开始,因市场供大于求,覆盆子价格一路走低,东阳许多覆盆子种植大户转变经营思路,推出了鲜果采摘游,以期将损失降到最低。
山中野果变身“致富果”
年前,覆盆子药材来源多以野生植株采摘为主,因收购价格高,东阳不少农户从中发现商机,便驯化野生覆盆子进行人工种植,徐寿华便是其中一位。
“当时我从山上挖来野生的覆盆子,将它们种在地里进行驯化,第一年就长出了不少果子。”徐寿华说,当时也不知道市场行情,都是小规模种植,采摘晒干后,就有磐安过来的药材商上门收购,价格还不错。
有了第一年的试种之后,徐寿华慢慢摸到了种植覆盆子的门路,覆盆子对土壤、技术要求不高,可用本地野生品种扦插繁殖,山地、平地都可种植,种植门槛也不高,果实采摘后干燥操作,也仅需太阳之下暴晒3天左右即可。
“种植覆盆子比种其他水果要省心很多,技术门槛比较低,关键是产出快,种植15个月后就可结果。”徐寿华说,行情好时,每亩覆盆子的经济效益1万至2万元,比种植其他农作物的收益都高。
较低的技术门槛、可观的经济效益,引燃了东阳农户种植覆盆子的热情。一时间,覆盆子成了村民眼中的“致富果”,种植面积迅速扩张,乡村中抛荒多年的土地也得以被重新利用,东阳不少乡村开始成片种植覆盆子,并开发出了乡村采摘游。
产能扩张过快致价格暴跌
作为药材,覆盆子并非大宗药材,根据相关行业推算,全国一年的用量约吨左右,而这几年覆盆子的药用需求增加并不明显。而极具扩张的产能,却让覆盆子褪去“致富果”的外衣,回归了野果本色。
“主要是种植面积扩张得太快,产能一下子上去了,卖不出价格了。”东阳市佐村镇覆盆子种植大户施云兴说,不光是东阳、磐安,省内台州、丽水、淳安等地的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迅速扩张的产能给市场行情走势埋下了隐患。据了解,年,覆盆子干果的收购价格在每公斤元左右,年价格达到高峰,每公斤售价高达元左右,去年开始,覆盆子价格出现“腰斩”,每公斤降到了元左右,今年的价格再次“腰斩”。
“今年晒干覆盆子的收购价格是每公斤50元左右,湿果的收购价格是每公斤10元,连支付采摘的工钱都不够。”徐寿华说,目前他已经辞退了所有的小工,许多青果来不及采摘,都成片红了。
不过,行情暴跌也在不少农户的预料之中,他们认为,前两年,覆盆子的“天价”收购价才是异常现象。“每公斤元,这个价格太高了,是市场炒作起来的,正常的价格没有这么高的。”施云兴说,覆盆子每公斤80元左右的药材收购价是相对合理的价格,是种植户和收购商双方互赢的价格。
开发采摘游降低损失
作为药材的覆盆子价格跌了,但是作为野果的覆盆子价格还是相当可观的。面对低迷的药材收购行情,东阳不少覆盆子种植户迅速转变思路,推出平价的采摘游活动。
“5月以后,刚好是果实的成熟期,果子又红又大又甜,采摘尝鲜是最好的。”施云兴说,他所在的佐村镇西营村平岩顶自然村有着东阳最大的覆盆子基地,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据了解,平岩顶村现已家家户户和覆盆子打上交道,村里共移植了近亩树莓,每年的采摘游为村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通过几届采摘节的举办,打响了品牌和名气,村里每年的覆盆子都不愁卖,村民收入增加了不少。”施云兴说。
徐寿华所在的徐宅村是东阳前往磐安县城的必经之路,游客众多,徐寿华在村口的路边打出了招牌,吸引过往游客购买的同时,也推出了采摘游。“我施的都是农家肥,因此买去吃过的人,都说我家的果子甜。”徐寿华说,他家的鲜果目前每公斤售价在70元,比青果的售价高了不少。
虽然,采摘游降低了不少覆盆子种植户的损失,但是销量毕竟有限,一旦覆盆子大批量成熟,很难一下子销售出去。因此,东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种植户,要时刻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花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