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树莓山庄,休闲娱乐好去处

湟源树莓山庄,休闲娱乐好去处

湟源树莓山庄坐落在山清水秀,绿荫覆盖,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的湟源县城以西的申中乡前沟村,距县城10公里处。

树莓山庄是以种植高原圣果树莓而命名。走进山庄,硬化路的两旁悬挂着两列筒形的红灯笼,在绿树的衬托下格外鲜艳,两边的农田里种满了树莓,在一米来高的树枝上玛瑙般地缀满了紫红的树莓鲜果,在阳光的交相辉映下,构成了一幅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彩色画卷。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一处大观园,心情自然格外激动,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时,不知不觉中,把自己融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

从广场放眼四周,到处渲染着生命的绿色。这种绿,绿的自然,绿的大气,在阳光的照射下,翠绿欲滴,令人心醉。山脚下人工种植的、山野生长的各种花儿,以饱满的花瓣,四溢的花香,展示出娇嫩欲滴的魅力,一时间引得蜂飞蝶舞,生机勃勃。广场旁用彩钢板搭建的宽大房屋的门顶上高悬着“耕食馆”几个大字。“耕食”意味着自己耕种自己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馆”是吃饭的地方。耕食馆的取意彰显了树莓山庄的人文气息和主人的经营理念。这个偌大的耕食馆可以容纳六七百人一次性吃饭,有简易的舞台,让人边吃边乐。它的设计极具人性化。

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是人的本性。每个人,无论是男女老幼,喜欢在灿烂阳光下,蓝天白云下,绿草茵茵的草地上尽情“撒野”。宛如世外桃源的树莓山庄不仅给人们提供了绿色的草地,而且给人们提供了旅游度假、赏景观光、休闲娱乐、吃饭住宿的无限空间。

阳光下,树莓山庄的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浓密的嫩绿、葱绿、墨绿,在鲜亮中,万物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彰显着自然的美。优美的景色,无不挑逗着人们的眼球。

走到半山腰,从山上放眼远望,整个申中摊、大华摊裸露在眼前,遥远的华石山、大板山,以及近处的河拉大山尽收眼底,这里不愧是登高远望形神开的好去处。山下汩汩流淌的河水,从尕石崖的山涧溢出,汇聚几条溪流,蜿蜒而来,穿过园区,又逶迤而去汇入湟水河。山因水的滋润而有活力,有动力,有张力,尽显阳刚之美。水因山的呵护便有了灵气,有了娇气。水缠山而来,又依山而去,如缎带,似轻烟,尽显诗情画意。山庄的主人深谙此意,便截住一股水引来,四周围住,形成一汪池水,池水随面积的增大成了池塘,池塘周围种植了花草树木,做上水车,使水塘静中有动,动中又有静,静观此景,波平如镜,清澈见底。而水池的位置恰恰建在了供人居住的宾馆前面,人或从窗中观望,或沿塘散步,会怡悦心情,超然物外。这样的水景布局,只有思维敏捷的人才能想得到、做得到。

乡趣农耕民俗展馆是回眸历史,铭记历史,追忆过去的场所,彰显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这里收藏了传统农耕文明时代的农具和生产生活用具及交通运输工具等。走进这里,犹如走进了历史的博物馆,车轮、犁铧、锄头等简单的交通工具和农具,记载着过去,叙说着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过渡段上劳动人民的智慧,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过程和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浸透的先辈们的血汗、实践经验、教训与成功。

从简单的直观物件上不仅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而且会醍醐灌顶,从中可以认知到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农耕文化、人文精神,对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保护自然资源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历史使命。

走出展馆,再次面对园区内的自然美景,每个人的心里会产生一种重负感,这种重负是对历史和未来的拷问。而今,人们的衣食住行得到了满足,而满足中为何越来越多地食用着对人类自身伤害的食品和衣物?社会的变迁,应该经过人类自身的劳动创造,让人们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是人类自相残杀,自己摧毁自己。

在欲望与现实强烈冲突的今天,树莓山庄让我们食到无公害绿色食品时,心安理得,吃的开心,吃得放心。住下来,看山看水,心情舒畅。人类理想的生活空间,应该是拥有蓝天白云,阳光灿烂,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而恬静的树莓山庄真是这样的一处生活家园。

在这里我们得到了一种享受,一种精神的慰藉。

留一片净土,还原人的本质,这是山庄人的思维,也是人类的所盼。

文字:陈有仓

摄影:李辉成罗万福张永忠

晁沐刘玉红陈有仓

制作:林雨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enzia.com/fzzp/8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