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多采撷

三四月间,水乡的河浜岸边,一种白色的小花,就会绽放了。

花不大,拇指甲盖大小,五个花瓣,不多不少,花色纯白。

花蕊黄绿色,密密麻麻的蕊须和蕊头。

白花依托的植株,半人高低的团簇状,偶尔有伸展出的新枝,可以展到一臂长短。

因其傍水而生,又因新枝嫩软,所以低垂到水面。鲜绿色的细碎的叶子,随着风,时不时划拉一下河水,划出微痕一道。

暮春时分,这些花朵,已经由盛放转为谢零。

因其生长在水边,到了花谢的时候,花瓣掉落,浮于水面。洁白的碎细的花瓣,浮在一汪春水之上。

小河浜不似大江大河,水流静缓,水面极少有搅动,花瓣就那么静静地浮着。

间或有农妇下得台阶来洗菜浣衣,花瓣就被推着向着河中央漾开去,四散漂流;这时候,再来一位渔夫,划船而过,却又推逼着花瓣去往两岸。

两力互搏,让花瓣熙熙攘攘地拥到了一块儿,成了一条花瓣的带子。在离岸不远的水流半中央浮着。

这便是覆盆子树、覆盆子花。

印象中,只在河岸、溪边或者水渠岸边,见过这种树、这种花。但想来,它对生长环境并不是很挑剔,大约水分充足、光照尚可的地方,都能生长。

到了五月间,覆盆子的白花谢去、由花而果,覆盆子果,就会结出了。

此时,树叶已由鲜绿转翠绿。所以,小小的绿色初果,并不显眼。你隐约觉得它是果实,就那么细小的一粒,表面褶皱,带有绒刺。

继而转黄,那种鲜黄色,然后渐变到橘黄。

这时候,你才真正意识到它是一种果子,仍旧不大,但你能看到果肉的饱满、果色的鲜明。

果肉真的极富张力,似乎要胀破那薄薄的一层果衣;果色澄黄,特别是在春日的阳光下,亮白的阳光洒在果子上,澄澈亮明。

橘黄之后是淡红,继而深红、酱红。

淡红还带黄绿的时候,不要着急着采食,太过酸涩;深红乃至酱红之际,已经到了采撷品评的好时候了,此时的果子,恰到好处,清甜:果肉的甜味有,但不浓厚,甜味中带着清香。

毕竟是野果子,覆盆子不会太大,当然现在有人工的培育,有了莓子的大小。

野生的覆盆子,就是贴着细枝生长的那么几粒果肉的攒集,攒得也不完满,甚至是东缺西少的。

你要是不细细寻觅,在一片绿叶中,发现不了这些小野果,另外啊,就算你看到了,下手前,也要仔细看看,伸手攀撷的时候,当心枝条上的细尖细尖的刺儿。

鲁迅先生,也写到过覆盆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先生写到: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一句话,写到了覆盆子其树有刺、其果如珊瑚珠子攒成、果味酸甜等等,言简而意丰。

我对吃覆盆子的印象是,初夏的清晨,与母亲一齐下河摸河蚌,在河浜的浅岸处,母亲攀得三两粒覆盆子,没有也不用清洗,带着前一日的雨水和当晨的露水,塞到我嘴里。

饱满的果肉,在口腔里瞬间爆裂,果汁喷溅,酸甜相杂……

母亲问我:甜不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enzia.com/fzzy/114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