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马小强
马小强,男,汉,年生,陕西延长人,现居湖北宜昌。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我生活在有风的日子里》《树叶的用途》。作品散见于《草堂》《星星》《诗潮》《诗林》《诗选刊》《诗探索》《散文诗》等,曾获武汉大学“第20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创作组一等奖等文学奖项,作品收入多个诗歌选本。
《表述》
想要表述的,正在消失
一点一点,在时间的虚无里
褪色,直至部分接近真理
不想表述的,正在转换
从点到面,生活的几何图形
有着如此广泛的分布
无限性,概率论,假设和范式
我们尝试表述更精确的信息
生活的摩擦力可否忽略不计
道路太多了,但表述的路径
却如此匮乏,表述的初衷和结果
犹如硬币的两面,接近而背离
《天空是一面巨大的镜子》
时间,一块坚硬的岩石
河水泛滥,乌鸫自言自语
一颗苹果在犹豫中掉进深渊
乌鸫也不说话了,暴雨将至
枝条待剪,人群拥挤,道路喧哗
一杯茶陷入持久而冷漠的深思
土地在语言的纠缠中暗自结冰
炊烟吐露无人需要的秘密
书籍变回纸张,树木崛起
在枝条上寻找自顾不暇的眼睛
野花开始主张引吭高歌的权利
一群羊翻开大山高不可攀的扉页
害羞的犁铧比棉花还柔软
棉花比云朵洁白的时刻很多
天空是一面巨大的镜子
▼
关于彭思萌
彭思萌,女,年生于湖北宜昌,土家族。湖北省作协签约作家。曾任上海腾讯产品经理,后辞职全职写作。
主要创作科幻小说和诗歌,作品散见《花城》、《今天》、《科幻世界》,并译为藏语和英、西、意等国语言发表。曾获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优秀奖。
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分泌》。
《抹去》
我要写诗
紧紧握笔
就算没收我的笔我也要在沙滩上写诗
就算没收我的沙滩我也要在宇宙里写诗
就算毁灭整个宇宙我也要用虚空写诗
永恒地写
永恒地抹去
《奔袭》
我骑着马,跨越平原和晨昏而来
我去买枪
还有烈酒
我写诗
收割苍白的心
好比北国俊朗的山岗收割太阳
平原所见
白昼的庄严死亡
一日又一日
▼
关于任小暖
年生于屈原故里秭归,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汉诗》《陕西文学》《中国作家网》等。著有诗集《开往冬天的列车》。
《晚祷》
教堂的钟声震飞了漫天的鸽子
唱诗班的孩童唱着和平与安宁
他们深切体会过吗?
那硝烟里的钢枪
那废墟里的手掌
或许,此刻小镇里的新人
迎着暮色看黄昏
哭啼声从产房里诞生
村庄里的老人守护最后的荒凉
我们在做饭,洗衣
我们看着新闻等候孩子归家
我们一生都该如此
在上帝的视角下
可是上帝
我们的同伴在凋零
太阳升起时也有生命离去
究竟什么样的信仰能创造永恒?
一位迟暮的老人拉着老伴的手:
“我的使命完成,我以终生为你献礼”
“我爱你”
《焦虑症》
你每日摸着自己细嫩的皮肤
你每日扯着枯树的头颅
你与镜中人互相吹捧
高声强调树冠的年龄
高声强调,它寂静成形
▼
关于陈时进
陈时进,年9月出生于湖北宜昌,年开始写诗,作品发表于《诗歌月刊》《星星诗刊》《三峡文学》《高中生学习》《荆州晚报》等,入选《全国中学生优秀诗歌作品选》《小诗人诗选》《诗歌里的童年》等,获第四届小诗人奖“特别发现奖”。
《训猴》
走出回民街
看见一个老头正执鞭训猴
一鞭子下去,猴一个激灵
一鞭子下去,猴又一个激灵
再一鞭子下去,我一个激灵
我在回民街买的咖啡泼到地上
那苦涩的泡沫
滋养了秦地
《三代人》
爸爸开车送我上学
除了唠叨学习,他不再
说别的什么
我一言不发。
我不会和他谈论函数与大爆炸,就像
他从不和我谈论卡佛与特朗斯特罗姆
我想爷爷的白发
终将覆盖他的头顶
而我的嘴角也会长出
爸爸的胡须
▼
关于向晓青
向晓青,90年生于湖北五峰,土家族。现居湖南益阳。
《月亮也有脾气》
你最爱照耀的不是人间
那里目光拥挤,灯火辉煌
高楼在低处投下巨大的阴影
你厌倦了那些仰望的脸
千人一面的妆容
停泊着被时代宠坏的眼睛
无数个深夜,我仍按耐不住
看你多年来重复的圆满和残缺
你变化得越缓慢,越叫我动魄惊心
《天空的记录》
在路上走,习惯望一望天空
蓝天白云是辽阔的背景
上面粘贴着许多隐喻
我把眼光投向简洁明了的东西
比如高空的飞鸟
像黑芝麻一样被风吹远
近处,有数片脱离枝干的树叶
打了几个转身就落回大地
时间久了,天越来越空
我想起MH
想到自己经常做梦
像孤魂一样徘徊在银河系
▼
关于祥子
刘金祥,90后,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职工文学读书协会副秘书长、宜昌市西陵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
《月亮从纸上升起》
这是我种下的,不仅仅是我种下的
它一直都在。呵,放牧纸上
做起了离群索居的野人
应声而出的
它,衣着光鲜,在空白处被填上
破了东风一角,来临与消失永不停息
多么快,明天立冬了
夜晚同样空旷,我专注于此
为何,只有它又薄又凉
这孤寒的新房,灯火不知试探了多少次
据说昨夜下雪了,我画了大半个圆
这是我在人间种下的圈套
《回头》
一想到很多人离开
我突然明白
守住寒冬的新词不再是寒冷
一只夜莺,终于可以应对
这人世间所有的孤寂与执着
没有鸣叫,没有惊吓
我知道,一只夜莺不是夜
莺来之前,有多少人
已经疏散并穿过了人间
消失在距离天空不远的地方
等着早春归来
有人说起口罩和疫苗
有人说起村子、回家和隔离
都是多么的无奈
但夜莺不需要
天空已经无数次垂顾过
天空也有尽头的时候
一只夜莺就是回头
▼
关于赵文康
赵文康,年生,湖北宜昌人,现就读于三峡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尝试写诗,曾获湖北省第三十六届一二九诗歌大赛特等奖。
《水语》
这面镜子晴净,有云夹着一股皂角的味道,父亲说有毒,渔网时常笼罩,在天黑之前逮住了一个离家出走的谎言网线割伤了眼睛,掉入深邃无比的黑一条暗流穿过桥梁,漂浮冰凉的句子奔跑。也有鱼在逃亡的路上翻白每到汛期,镜子裹着泥沙在下流静止一只鸟还未学会飞行,便死在了异乡那种白。夜里常在瓦檐出现,并且一生只能见证一次,天亮的时候有人学会了游泳,并等待一轮满月目睹一片水洼,都会悸动不已
《寒食》
清明前后,后山又沉寂了下来墓碑年年生长,在远离四月的地方野草、梅雨,至今来不及剪断的脐带都在同一片水域生长覆盆子烂在手心,等风来,就堆砌一摊柴火快要熄灭了,山顶已经容不下那么多生死未明的魂灵山脚的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直到最后一棵柏树腐朽在腹中,就在昨晚有人梦见柴火上的龙杠和寿方夜夜不停,除了关节疼痛候鸟从后山结队南飞更多的骨灰被洒在远离故土的地方......
▼
关于析言
析言,本名常乐,九八年生。作品散登于《诗刊》、《湖北诗刊》、《三峡文学》等纸媒,曾获第十届“双十佳”诗歌提名奖。
《玻璃器皿》
她坚信自己是玻璃器皿
盈满时乔装自己亏空
也只那一次,她看见迷宫的尽头
玫瑰败了,尖刺还立着
但她盛着的勇气万分之一也足够了
怪谎言耀眼,怪她自负的以为
还能赴下一场夏天
可夏天遥遥无期
已然败坏的事物如何浇灌也无用
乔装换来乔装
玻璃器皿即使空了也像满着
她学会说耀眼的谎言
也放任玫瑰一次次败着
她以为自己成了新的迷宫
给来往者自由
给不了自己自由
《月亮项链》
一些事物出现在梦里。固执又飘渺
譬如,获得一颗月亮
并且请你,为我戴在脖颈上
必须是一颗缺角的月亮
必须是,你亲自为我戴上
这让我想起无数个月夜,无数个
缺角的月亮在你的眼眸中
但,昨夜的月亮不是今夜的月亮
昨夜的月光照不到你脸上
被你吻过的只能是完满无暇的圆月
在恩戴米恩永恒的睡梦中
我的月亮是缺角的月亮
我亲手把缺角的月亮戴在脖颈上
▼
关于林远
林远,本名马毅洋,回族,湖北宜昌人。年生。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诗歌诗词协会会员。诗歌、散文作品刊登于《三峡文学》《散文诗世界》《新诗路·诗人年鉴》《江河文学》《果园文学》《猇亭文艺》《点军文艺》《三峡青年》等期刊。
《桃胶》
将初冬时节的连阴雨结晶
成凝胶状,等待一股忏悔
暖流般从头到脚流经全身:
时间自带毛刷
反复搓洗尘垢
——肉眼莫辨的尘垢
不止有虚荣心、觊觎心、漠不关心
也不止有精致利己之心
以及半瓶子晃荡的不臣之心
有医学迹象显示:
成年桃树易罹患某种慢性病
以至把金黄色的流脓当矿脉
同任何一滴桃胶无二
我也将顶着漫天冷雨
结晶、忏悔,手持毛刷
将尘垢搓洗一空
将洗净的桃木上的死皮剥离
将余生过成一副桃木搓衣板
奉上双膝,试着挽留
伴我向死而生的温软的暖流
《天后宫的妈祖像》
大年初四。南沙天后宫。
我站在不远处,平视妈祖像
妈祖像,并未真的降低高度
她低眉善目眺望南海的眼神
将风平浪静的慈悲浇灌着
围拢在她脚边祈祷的人们
仿佛,她变成斑羚种群里的头羊
在此岸,和山涧相互试探过决心
它将替飞渡事件终章擘画彩虹
▼
关于画生
画生,本名杨孟婷,女,年生于湖北宜都,宜昌市作协会员,三峡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作品散见于《名作欣赏》《中华文学》《三峡文学》等刊物。曾获湖北省第三十二届“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诗歌一等奖。中隐隐于市,用一双眼睛,见证世界,认知自己。
《归来》
窗外传来大雾预警
万籁俱寂,没有一只眼睛
咔嚓一声,咔嚓
新置的路灯打了个呵欠
穿透雾气,变得稀薄
破旧的老空调嗡嗡的声音
只有一盏灯,不停地敲打键盘
我能想到的一些声音
比如汽车鸣笛、狗吠、鸡鸣
在意念里出现又被强迫消失
还有一些声音也是如此
总是突然出现,恍然发现无声
《深夜的哭声》
平常的日子传出一阵痛哭
在静寂里释放沙哑的喉咙
一声接着一声,从绵延到短促
最后喑哑,把深夜还给梦中人
整栋楼陪同着静默,体味痛苦
体味人间。连同这无言的默契
不被打扰的孤独,将普通的夜晚
无限制地拉长。彻夜无眠
空气被神圣的味道充满
我没有作声,与黑夜对视
她嚎啕的哭声,是满满的一缸水
发散出联想力,大范围构思
枯竭。找不出一个契合的故事
将这片夜晚占据,只用声音
我羡慕起来,却只敢小声啜泣
这挤出眼泪的空间,时光得以倒流
▼
关于万媛
万媛,年生。湖北宜昌人。作品散见《三峡文学》。
《薄暮》
好多年了
还会想起这样的傍晚
父亲在几十公里外的矿井采煤
我和母亲围着煤渣掺泥巴的碳火取暖
母亲教我唱起她儿时的童谣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铝锅里的米汤就要开了
锅底的稻米渐渐松软
母亲的脸总是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我凑过去
对着不断上升的云雾吹气
好像这样我才能看清母亲的脸
不会唱着唱着就跑偏
《晚霞》
高二暑假
在枝江姚家港
下班的父母陪我去过江坝吹风
江水浩荡浑浊
小货船蹲在江面一动未动
父亲指着距离最近的
和我打赌
“那里面是运往厂房烧锅炉的煤”
母亲摇起蒲扇
我极力盯住过往的货船
火红的晚霞
很自然的就漫上了我们仨的脸
▼
关于水寿
水寿,年生,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作品见《星星》《散文诗》等刊物,曾参加第十三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
《小的恩赐》
把苦难说得小点,说成蚊子的某次叮咬
把休假、落日和车票说小一点
说成:一座孤独的城,端坐在远方
把某次残疾说小一点
说成一不小心落下了点东西
把乌鸦的嘴说小一点,说成一根发针
把红绿灯说小一点,说成带色儿的灯泡
把救护车说小一点,小到玩具的模样
把住房贷款说小一点,就一个厕所钱
把呼吸说小一点,给口气就行
……
最后,把自己说小一点吧
小成一个袖珍娃娃,灿烂地舞蹈
《都是牛羊的日子》
风声有些放弃自己了。
它是从天上开始吹的,
从几处暗道里发芽,带着亮光;
却在地上越吹越暗。
我几次尝试拨亮它,像拨亮一面钟。
但它心肠太冷。
也因拂荡过太多丝绸一样的地平线。
它愁肠百结,我拙手无解。
它愤懑地说,草原上都是牛羊的日子
被深深地埋没了。
我在沉默后,未敢苟同。
我指着对面川流不息的人群,
说:“我们都是甘愿
啃食,甘愿被宰割的牛羊。”
▼
关于田田
田田:湖北作协会员,三峡影像网副总编。
1
我和你
来去匆匆皆是客,不如扶醉待斜晖。
羡慕你无忧无虑,可怜我有情有意,
羡慕你自由自在,可怜我有缘有爱。
你在殿堂诵经修行,我在尘世挥霍光阴。
所谓的百千万劫,若有你,便是无量供养,
所谓的大千世界,没有你,也只是微尘一粒
2
是你
夜不得寐,衣不成装,尘世水火,隔岸花香。
笑是祸因,惊醒指尖哀伤,
哭是欲望,枉费平生思量。
潮湿的梦,躲进黑夜和小巷。
温柔都给你,耐心都给你,
笑容都给你,眼泪偏偏也被你偷去
3
听不见我的摇篮曲,看不见给我的晚安,找不着我的安眠药。
丢了的日记本,那些个盛放过的青葱年华,随风飘摇。明天太阳照样升起,
我用玫瑰布局,我用咖啡煮酒,
我用奉香的手,捧着最柔暖的心,
微微含笑,款款向你,
整个世界安静如夜,不来打扰
4
睡之前,红梅傲枝头,
睁开眼,满园桃花开。
有些人会调侃我睡的时间太长,因为他从未走进过我的梦乡。
我把情绪寄到远方,暂停你从秋天开始的流浪。
听说春日已经到来,年复一年,盘坐枯树下守望
-end-
诗旅三峡
行走的灵魂自由的诗
诗歌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