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村会计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告诉邵光鹏有村民打市民服务热线,把村里“推广树莓种植的事儿给告了”的时候,他正趴在村头老吕家的新厕改造池边上检查施工质量。听了村会计的话,他站起来,拍打着身上灰突突的蓝色工作服,不说话。
村会计急得直搓手,说道:“邵书记,他们几个就是榆木疙瘩,咋就不知道这是为咱自己好呢?等着我挨个好好熊他们一顿。”邵光鹏摆摆手说:“别别,大伙没种过树莓,心里没底,暂时不理解很正常。这样,你把我从网上找的树莓视频全拷来,我去县里联系电影公司做成小电影,给大家放着看看。”
因为推广种植树莓被村民“告了”,这事得从头说起。
年2月10日,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芳烃车间工会主席邵光鹏来到公里外的郯城县庙山镇吕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来,他多方筹措资金多万元,为吕村新修硬化路2.2公里4万平方米,安装路灯50杆,实施农厕改造户,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和村民卫生习惯。村民说:“这是村里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变化。”
几件大事一办,村民逐步接纳了邵光鹏,开始信任他。借着这股劲儿,邵光鹏配合村支书开始整顿党建。他把齐鲁石化的做法引进来,给每一位党员发党徽、订“共产党员户”门牌,提高党员的荣誉感。他还建议村里的大事小情一定要先在党员大会上商量,征求意见,提高党员积极性。现在,村里召开党员大会,除外出打工的基本都能参加。
他还通过朋友协调,组织免费的儿童夏令营,邀请老师给村里的孩子们讲“仁义礼智信”,让村里老人特别高兴。一位89岁的老党员拉着他的手说:“邵书记,我信了,你真是咱们共产党派来的。”更让人高兴的是,这个十多年没发展新党员的村子,现在有3名村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村容建设初见成效,党建工作渐入正轨,邵光鹏最大的心愿就是发展特色产业,引领村民致富。种经济大棚见效快,但是有限的帮扶资金建不了几个,惠及面太小;搞旅游开发,村里条件不具备。邵光鹏在他那间简陋的宿舍里想破了头,笔记本电脑经常半夜里亮起,他裹着被子找项目、寻灵感。什么项目能做到“普惠长远”呢?
终于,被称为“第三代水果之王”的树莓进入他的视线,一亩树莓一年的收入比种粮食高好几倍!他大量查阅资料,到处打听树莓的事儿,还到河南封丘、山东章丘等5个地方考察学习,行程超过公里。他和村支书领着村干部、党员多次开会研究,最终决定集中部分土地试验种植树莓。
经村干部分头做工作,涉及土地流转的多户村民大多都同意,但仍有几户不放心:“万一树莓种不成,耽误种粮食,村里给赔不?”村干部一催,他们干脆打了热线电话,要求村里给保证。
既然被“告了”,就得正确对待,打消顾虑。除了播放树莓小电影,邵光鹏和村支书决定加强思想引导,重点户重点做工作,讲政策、谈前景、说好处,解除顾虑。在新一轮的思想工作过后,参加试验种植的村民没了顾虑,热情高涨。
年12月初,树莓试验种植正式拉开帷幕,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技术保障、冷库储藏、销售渠道等等。一个个现实问题,让一直在齐鲁石化公司安逸环境里成长的邵光鹏有点挠头。不过,他倔脾气又上来了,“没困难的话,要我来干什么?”邵光鹏暗下决心。
邵光鹏多次坐长途车前往山东章丘一家大型树莓种植企业洽谈,学习培育经验。三番两次后,这家企业负责人都迷糊了:“正儿八经的中国石化职工,不愁吃喝的,咋为种树莓这么拼。”邵光鹏说:“就为了以后全村人都能体面过日子,种上树莓多挣点钱。”负责人一个劲的说好,马上跟邵光鹏商签了种植合同。
为了稳妥起见,邵光鹏在“第一书记”团队内寻求技术保障,他在“省派第一书记QQ群”里发了求援信息。不久,省林业厅一位在菏泽市定陶县驻点帮扶的“第一书记”联系他,让他去省林科院试试。邵光鹏马上坐长途车赶到了济南,直接找到领导说明情况,没想到该院领导还是省林业厅首轮“第一书记”的领队,他说“第一书记的事儿就是老百姓的事儿,这个忙我们一定帮。”就这样,吕村成了山东省林科院经济林所的树莓种植试验示范基地。
树莓种植的关键是成果后的冷库储藏,要不然不能保鲜很容易坏掉,可村里哪有这么大的冷库,全镇也找不到。邵光鹏绞尽脑汁,最后决定“有困难找组织”。他来到郯城县政协,找到负责联系他的副主席王幼红。王幼红二话不说,拿起电话就给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食品公司负责人打过去,最大的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销售渠道,邵光鹏也跑了好几个地方。“这可是现在的稀罕水果,新鲜的树莓果在国内外大城市的超市售价很高。”尽管这样,他还是联系了好几家企业保障销售。
“现在全村户村民种了亩树莓,今年6月就挂果了,大伙就能尝到甜头,等以后进入盛果期,预计每亩收益能达到10元左右。到时候,会带动更多的村民参加树莓种植,发家致富的梦想一定会实现!”在树莓地里,邵光鹏动情的说:“这就是我希望的田野。”(高元于昌涛)
年第期/总第期
本期编辑:高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