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馆的几大谎言
不是童话世界是血腥的屠宰场
ONE
01
海洋馆里的动物都是解救而来?
我国圈养的鲸豚几乎都是从野外捕获的个体,各大海洋馆早已成为了境外捕鲸公司的大金主。他们与捕鲸公司签订“野捕—运输—付款”合同,从俄罗斯“鲸鱼监狱”和日本“海豚湾”一类的地方购买鲸豚,通过长途飞机将其运回国。在这一条利润巨大的产业链背后,哪一环是无辜的?海洋馆的远程下单,可以说是造成鲸豚悲剧的罪恶之源。
运输过程中,这些大型海洋生物被装在狭窄的运输箱内,靠人为洒水维持生命,如果“侥幸”活了下来,就会在一个勉强够它转身的人造水池里度过一生。一些更加不幸的,还要在饥饿训练下完成表演,带着满身伤病郁郁而终。
TWO
02
日本“海豚湾”野捕现场,海水都被海豚的鲜血染成红色。
动物表演十分普遍,有科普作用?
许多国家与地区都逐渐认识到圈养鲸豚的处境,开始立法禁止圈养鲸豚类动物,海洋馆也沦为夕阳产业。可我国的海洋馆产业却逆着潮流“蓬勃发展”。目前,我国是全球圈养鲸豚数量最多的国家。
动物表演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训练过程的残忍早已无需赘述。海洋馆喜欢宣称,鲸豚智商很高,似乎它们天生就能完成这些动作。却不会告诉观众,野生白鲸在大海中根本不会跃出水面,却需要在表演中跳得像海豚一样高。更不要提很多表演中,拍打白鲸的额隆、给海豚涂口红、让观众触摸甚至亲吻海洋动物。动物表演的根本目的是娱乐大众以获得票务收入,而不是科普宣传。观众根本没有办法得到正确的引导,只会觉得这是动物的自然表现。
想问一问靠动物表演赚得盆满钵满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你们圈养多种海洋生物,一天安排密集的多场演出,是怎么好意思在广告里面打出“科普”两个字的?你们给孩子带来了怎样的科普?告诉他们,虎鲸根本不是海洋里的顶级猎食者,不需要广阔深邃的海域,而只是水池子里被你们训练得乖巧听话的滑稽动物?
THREE
03
化妆品成分会伤害海洋生物,亲密接触也会带来人畜共患病的风险。
海洋馆是动物保育的重要场所?
前段时间,在有其他保育措施的前提下,6只江豚在迁地保护行动中被迁往海洋馆,引起了巨大争议。鲸豚属于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迄今为止都没有通过圈养个体,成功维持种群数量的先例。相反,海洋馆还会不断引进新的野捕个体,来维持基因多样性。而且,长时间的圈养生活会使它们失去捕食能力,再也难以被放归野外。而野生动物如果不被放归,就没有任何保育上的价值。
圈养动物在海洋馆中的健康状态往往十分堪忧。圈养场所的面积和深度远远无法满足它们的日常活动,水质、水温和食物种类更与真正的野外环境天差地别。近年来,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发现这些动物呈现病态,或者出现长期圈养下的刻板行为。根据统计,圈养鲸豚的平均寿命,明显低于野生种群。
结论:别说种群保育了,他们连一只都照顾不好。
FOUR
04
鲸豚智商很高,圈养易使它们产生抑郁,出现自残、伤人等行为。
孩子需要海洋馆了解动物?
相比于带着孩子看一场动物表演,接收一些虚假的“科普”,我更愿意陪TA看几集纪录片,看看虎鲸群在协作捕猎时有多么聪明,看看大翅鲸的歌声能传到多远的海底。
我希望TA以后知道真相时,能庆幸自己的童年没有建立在其他动物的痛苦之上。能明白应该成长为有担当的大人,而不是冷漠的看客。
我希望我的孩子见识到这世界上最自由美好的生命,而不是水池里空洞的眼神。
FIVE
05
我们爱自己的孩子,鲸鱼何尝不是?
海洋馆为潜水员提供福利?
仅疫情爆发的年,国内海洋馆就发生了多起与鲸豚同游导致人身伤害的事件。海洋馆将鲸豚“咬脚蹼,拖拽、撞击潜水员”等行为美化成玩耍,却绝口不提野生鲸豚从来没有这种行为,这是长期圈养造成的行为异常。海洋馆为了招揽潜水员,将“鲸豚同游”作为卖点,却置潜水员的安全于不顾,也大大增加了鲸豚患病的风险。
某些潜水机构、教练、摄影师,明知海洋馆的盈利模式,嘴上说着环保、爱护动物,却仍然不断和海洋馆合作,因为这里足够“出片”。网络时代,几张好看的照片好像成了招生赚钱的最大利器,连良心都可以不顾。
如果不知情的学生不懂得如何选择场馆,各位教练心里也不清楚吗?扪心自问,你当初热爱大海决定成为教练时,是为了这样伤害海洋动物吗?
我们希望每一个潜水员,都是海洋生物的朋友和保护者。国内有很多泳池、潜水场馆,完全可以满足拍照需求,在很多自然海域也可以合理合法地观鲸、拍照。海洋馆中的圈养生物情绪压抑、行为难测,对潜水员和动物来说都有安全隐患和患病风险。
拍摄于澳大利亚西海岸外的鲸鲨。
自由的生命是最美的。
作为海洋动物表演与野捕的最大受害者,鲸豚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相比其他海洋生物,它们已经获得了公众较多的瞩目。在它们身后,是更多被忽视的圈养动物。我们关心鲸豚、鲨鱼等大型生物在海洋馆的生存福利问题,但即便是小型海洋生物,也绝不应该失去自由。每个潜水员都在大海里见过海葵中间的小丑鱼,见过自由的样子,如何再接受《海底总动员》中被困在小鱼缸里的尼莫?
我们在此恳切地呼吁大家:
拒绝海洋馆,拒绝动物表演,拒绝同游体验,拒绝一切圈养野生动物的行为。
我们知道疫情期间无处下水很难忍受,但是它们在狭窄的水池里度过一生更难忍受。
没有受众,就不会再有野捕。
相关阅读:
鲸鲨:我的家乡,不叫Oslob
几十年前的时代发明,成了扼死地球的凶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