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扦插繁殖:是对有些品种不易产生蘖根而采用的方法。
扦插条的采集和保管:秋季防寒时将成熟的枝条剪下,每株为一捆,长度1米,然后埋土。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移入窖内,用含一定水分的细沙埋好,如沙干燥要喷一定数量的水,窖温控制在-5℃以下为宜,也可用春剪的成熟枝条扦插。
扦插时间:4月下旬,也可与解除防寒同时进行,地温5度以上,土层化冻30厘米时为宜。将插条剪成20—25厘米的段,顶芽要饱满,在离顶芽2厘米处平剪。
扦插的方法:将备好的地块打成1米宽、15厘米高的南北向畦,畦面要平坦,东西开浅沟,插条梢向北斜成25—30度角插入沟内,株行距为5×20厘米,埋土深度以顶芽稍露出地面为宜,埋土后要踩实,灌一次透水。
苗床管理:树莓扦插后,生根时间一般需25天以上,扦插后应注意及时灌水、松土。灌水时间应在早晚进行,否则会降低土壤温度。灌水后要及时松土,除去杂草,松土要浅,以免伤根,一年要进行4—5次松土除草。
分株繁殖:是把原株丛分成若干份,再进行定植,春秋均可进行。方法是将原株丛刨出,剪掉老化根,注意不要损伤基生芽,每亩可分出0—株。
压条繁殖:果实采收结束后,将基生枝的顶端埋入土中,当年便可形成小苗,向下产生不定根,来年春季将新苗起出即可栽植。春季也可进行压条繁殖,黑、紫树莓采用此方法。
3、组织培养:树莓的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操作下,把茎尖生长点组织(或细胞)接种于人工配制的专用培养基上,在严格控制室温的条件下培育成健壮的苗。
树莓品种不同,适用的培养基也不同。基本培养基均为MS培养基,再根据不同品种添加不同浓度的BA(腺嘌呤)、GA(赤霉素)和NAA(萘乙酸)。
第六章栽植技术
1、园地的选择:
树莓是地下根状茎多年生、地上结果枝一年一轮换的树种。它喜光、喜温,需选择通风、透光、土壤肥沃、灌水方便的地块建园。也可利用零星地块和房前屋后栽植,不仅能生产鲜果,而且也美化环境。
2、土壤准备:
树莓对土壤适应性较强,砂壤土也可栽植,因此土壤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按栽植株行距进行深翻和挖定植穴。土壤肥沃地块,深翻20厘米。土壤瘠薄地块,穴的深度要达到30厘米,宽度40厘米,每穴施入有机肥10—15公斤,与地表土拌匀同时施入。瘠薄地块可多施,这样可起到抗旱、抗涝、丰产的作用。
3、栽植时期和方法:
北方栽植树莓可分春、夏、秋三个时期。
春栽在4月中下旬进行。栽植时每穴3-4株,穴内株距5-10厘米,根系在穴内要舒展开,栽植深度按苗木原生长地表一平即可。然后培土踩实,充分灌水,灌水后在苗木基部培少量土,可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土壤板结。
夏栽于6月上旬进行,这时期也是根蘖萌发旺盛季节,取20—30厘米高的带土蘖根苗利用阴雨天进行栽植,然后灌水缓苗5—7天,即开始生长。因夏季气温高,生长的小苗柔嫩怕晒易抽干,长途运输会造成死亡,一般只能用于本地栽植,方法同春栽。
秋栽一般在10月上旬进行,也可结合防寒同时进行。秋栽苗木应选择根系多、基生芽饱满木质化较好的植株。如选取的苗木距定植地点远,可用草袋包装运输,并经常往草袋上浇水,以防止苗木抽干。定植时按株行距定点挖穴,穴的直径35—40厘米,每穴施腐熟农家肥10—15公斤。穴内株距5-10厘米,根系要疏展,培土后踩实。栽植深度按苗木原生长地表面低2厘米为宜,干旱应灌一次透水,然后进行防寒。
4、定植株行距:
确定合理的株行距,是树莓增产的重要环节。可根据品种特性,当地的自然条件,防寒取土情况来确定合理的栽培方式。平地栽植南北为行,株行距1.5×2.5米;坡地栽植横山为行,株行距1.5×3米。黑、紫、黄树莓生长势强,行距可适当加宽。
树莓栽植主要采取穴状栽培法,其好处是:株丛行间管理方便,通风、透光,株有间隙、行有距离,便于采收,果丰株壮。
第七章田间管理(一)
田间管理是一项常年性工作,是关系植株健壮产量高低的重要环节。
1、架材的准备:
由于树莓是一种丛生灌木,枝条细长,髓部组织疏松,结果期易倒伏。为便于管理,使结果枝和基生枝生长良好以充分利用空间,创造良好的通气透光条件,选择相应架材是确保树莓增产的重要措施。
木橛与架杆:木橛是用于固定在树莓垄内引绑架杆的,木橛长度厘米,小头直径3厘米,橛尖砍大头,砍面长8厘米左右,呈三角形,然后放到阳光较强的地方曝晒备用。
架杆是固定在木橛上引绑枝条的横杆。要求长度2米以上,小头直径不小于2.5厘米左右。最好用水泥支柱和铁丝作架材,可延长使用年限。
2、解除防寒:
解除防寒一般在4月中下旬。各地可根据本地气候条件灵活掌握,但必须晚霜过后再进行解除防寒。
方法:首先撤掉防寒物,然后撤除两侧防寒土和枝条上部浮土,将梢部轻轻扶起,注意不要碰掉嫩芽和损伤枝条。撤土时一定要把枝条基部的浮土撤净,以免根部上移,缩短株丛生长寿命。
3、架式:
将备好的架杆顺垄排列摆好,每50米横垄留1米宽的作业道,然后将木橛距离株丛70—80厘米处固定在架杆的连接处。如架杆过长可适当加木橛,随后,将木杆引绑在木橛上即可,架杆距地面1.2米左右。平地架杆在株丛南面,坡地架杆在株丛上山坡。
4、引绑枝条:
解除防寒后5—10天,大部分枝条开始萌芽、展叶,展叶后的新枝柔嫩引绑过晚易碰掉,造成减产,必须及时绑架。引绑枝条以2个绑在一起为宜,使之均匀的分布在架杆上,形成扇面。平地梢向南,坡地梢向山坡,引绑要牢固,防止风吹移动。
5、修剪:
树莓有旺盛的生长力,株丛基部每年抽生大量的基生枝,年伸长可达2—5米。如不进行合理修剪,易造成架面郁闭、光照不足、果实小、品质差、产量低、基生枝成熟度差,因此要合理修剪。修剪分春剪、夏剪、秋剪。
(1)春剪: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枝条绑架后、展叶前进行,不宜过晚。春季气温高,枝芽生长快,修剪过晚会因枝芽大部分展叶而消耗结果枝的营养。
树莓春剪也称结果枝修剪,包括除病株、去损伤枝、短截枝梢。方法是:用果树剪或镰刀把株丛的病株、损伤枝、抽干枝剪掉,然后再根据枝条的强弱适当剪留,每丛保留10—12株为宜。将绑架好的枝条梢部进行短截,由地表面算留厘米高左右即可。横杆以外部分枝条的长度不能超过30厘米,否则果实成熟期结果枝易下垂不便于采摘,还易受风害。
(2)夏剪:6月初基生枝全部萌发后,在枝条伸长到30—40厘米时进行。此期间是基生枝生长旺盛期,消耗养分和水分较多,如不及时修剪,易造成树莓下部结果枝落花、落果,叶片早期脱落,株丛内通风透光差,成熟的果实易腐烂,基生枝生长细弱,秋季花芽分化不良等现象。夏季修剪对于树莓基生枝的生长发育,产量高低,都起到重要作用。修剪原则是留强去弱,每丛保留12—16株生长强壮的枝条,最好使丛内的植株分布均匀,其余全部剪掉。修剪的剪口与地面越近越好,同时要避免碰伤保留的枝条。
(3)秋剪:首先是对结果株的剪除,其次是对当年基生枝条进行短截。
①剪除结果株:8月中下旬果实采收结束后,结果枝开始干枯,为促进基生枝木质化,应及时剪除结果株。修剪前先将枝条从架杆撤下,注意保护好当年新生枝条。剪枝的位置从地面计不得高于5厘米,以免影响埋土防寒和株丛基部上移,延长树莓经济生长年限。
②当年基生枝短截,即打梢,是对当年基生枝在结果株剪除后进行的梢部短截。短截后,可促进枝条充分木质化和花芽进一步分化,同时也便于防寒。短截时期不宜过早,过早会出现枝条分枝、花芽秋季萌发而消耗大量营养,黑龙江省栽培的树莓,一般在9月上旬至9月下旬进行。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温适时短截,短截时从地面算起保留—厘米长度为宜,其余部分全部剪掉。但黑、紫树莓不可短截。剪后用绳或枝条将株丛拢起,防止植株分散、倒伏、相互摩擦损伤表皮,拢时不宜过紧,以免影响通风透光。
6、树莓的采收:
树莓果实的成熟期不一,采收可分期进行。采收前,首先准备好果盒,果盒不宜过大,过大会使果实因相互挤压而破碎,品质下降。果实成熟后一般每隔一天采收一次,采收时间在上午8时后进行,过早采收因水分大易腐烂。采收后的果实应放在阴凉处,避免强光照射。由于果实柔嫩多汁,存放时间不宜过长,有加工条件的地方,果实采收后应及时加工处理,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哈尔滨林业》供稿)
编辑:关勇
审核:张芳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