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做了一件事,越来越美了

  连日来,百江镇联盟村稻田里一片繁忙景象,农人们正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插秧作业。种植户们勤劳耕作,插秧机来回穿梭,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勾勒了一幅忙种时节的美丽画面。

  谁能想到,过去,这里原本是一大片荒地。借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百江镇有序拆除村中破败房屋,盘活闲置资源,将村庄、农田、山林、河流等串联起来。村旁的荒地变成了良田,一幅“归园田居图”已初见雏形。

  这是我县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如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已成为我县撬动高质量乡村振兴的一个新支点。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全域美丽的基础、全业振兴的动能、全民普惠的载体,打破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依赖,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深入实施,为打造新时代乡村生活样板地和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提供了充沛动能。

  横村镇白云村“斗笠议事”、合村乡后溪村“众筹入股”、江南镇彰坞村“宅基地资格权一张图”……从全局出发、从长远考虑,开拓发展新境界的宝贵经验,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项工作上,桐庐构建了自己的整治体系,涌现不少“桐庐经验”。

绘好乡村振兴新蓝图

  走进桐君街道梅蓉村,集中连片的一千多亩高标准农田,在江与山之间形成了阡陌纵横的美丽大田园,一条现代农业示范带渐次展开。

  据该村党委书记吴方云介绍,该村通过清除亩覆盆子和菜竹,整理重构了田埂系统,整出发展空间,重塑生态空间,打开了看得见的富春江景观面。如今,农田已成为梅蓉美丽乡村建设最雄厚的资本。

  乡村闲置用地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无序的既有存量是优化布局的最大变量。我县深入挖潜,大力推动宅基地复垦、零星用地集中改造、杂乱空间有序重组。年以来,我县拆除破败建筑处,收回村内低小散企业85家,打通断头路条,累计复垦(立项)亩。向闲置要效益,变存量为增量,打破了无地可用与低效使用的僵局,重塑了村居和产业的空间形态。

  同时,借助林道、机耕道、河堤建成乡村绿道、嬉水道、林荫道等公里,以低成本投入把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茶山、美丽河湖与建设用地进行组合配置,形成连续的生态系统,发挥资源价值的乘数效应。

  目前,全县正在形成以梅蓉绿道一号线、富春江绿道、分水—百江前溪绿道等为代表的乡村景观产业带,村村成线、乡镇连片,打破了行政区域的界线,桐庐美丽山水画卷初显,乡村新颜值不断刷新。

“绿水青山”换出“真金白银”

  莪山畲族乡沈冠村启动全域整治工程以来,鼓励村民参与土地治理,将民主参与、民主决策作为全域土地整治必选项,推出“清风议事会”,以“长痛不如短痛,转型不如关停”的决心,大力开展石材企业收储清退。

  腾出的25亩空间用于发展“稻鱼共作”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上,集体经济由年负债万元变为近40万元/年的净收益,实现了消薄增收“”目标。

  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在不破政策法规的前提下,传统种植被多重赋值,农用地展现出了新的魅力。

  百江镇、莪山乡共盘活土地50亩,用于科技城医疗器械产业园标准厂房建设;钟山乡81家石材企业,目前已拆除41家,复垦盘活亩;新合乡收储复垦低效企业13家亩,其中30亩建设制锁小微工业园;

  ……

  破解用地制约,提升农村发展动能,一系列创新举措唤醒了乡村用地“沉睡资源”,“腾笼换鸟”整治模式也开启了我县产业新格局。

  接下来,我县将在规划集成、内容集成、成效集成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以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美丽杭州建设贡献更多桐庐力量。

文字:王仪楚

图片:单佳铭、资料图

编辑:王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倡议佩戴口罩拒吃野味勤快洗手减少串门见屏如面拒绝谣言配合查验科学就医支持请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enzia.com/fzcd/7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