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相关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
纯南:论汪皋《诗景》微型诗动词的运用
亘古至今,诗词曲的关键靠动词支撑,既是情感的载体,也是书写抒情诗与叙事诗的重要表现手段。汉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南北朝山水诗;初唐四杰;盛唐李杜;中晚唐白居易;晚唐李商隐、杜牧;宋朝豪放派苏辛;婉约派李柳;元曲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古代诗词曲家,无一人不用动词打造经典作品。
当代郭沫若、艾青、臧克家,一生都下苦功夫,锤炼动词,一首首杰作,为我们留下永远难忘的记忆。
最近本人通读现代诗人汪皋的《诗景》,共有97首微型诗。读后很有感触。他懂得诗歌创作真谛,动词在他眼里宛如千斤顶,便可承载诗的重量。一首微型诗,仅30个字左右,可以说动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微型诗:
如《白云》:“远望草原宽广无垠/仰望天空满眼湛蓝/绿蓝间白云赶着羊群休闲”。末句“赶”字,激活全诗,形象突出,三色俱佳。
如《红衣少女》:“坐在山顶长发拂云/女神一样的姿态/红衣青山白云融为一体”。首句“拂”字,道出静中有动,三色合一。
如《青枫红了》:“带着与生俱来的绿色/走过狭长的思念隧道/冬季羞红了脸颊”。“走”,动感十足;末句深化诗题。
如《桃花落泪》:“风过桃花飘零落泪/粉色花瓣片片如雨/微笑撑不住相思”。诗名“落”,首句“过”,“飘”;末句“撑”。动词道尽桃花鲜艳色彩。
如《别离》:“大雁张开飞翔翅膀/掠过拽不住一腔愁绪/空中书写离别的忧伤”。“张”,“飞”,“过”,“拽”,“书”,全诗动词当家,道出别离忧愁。最后一个动词“书”,名词化动词。
如《早间》:“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光/打开早消息按钮/树梢上鸟儿争相播报”。“泛”,“打”,“按”,“争”;每行都有动词,为诗给力。此诗值得一提的是,逻辑严谨,时间概念强。
如《车语》:“中午对面车灯开得很亮/用车灯向司机眨眨眼/收获一张苦涩笑脸”。“开”,“用”,“眨”,“收”四个动词,话说“车语”。
如《远方的白云》:“远方白云吉祥/摄影师把镜头拉近一览/远小众山如亲兄弟相依合影”。首句点题,一二句起承,结合颇好。因为白色是元代的吉祥色,白色象征着吉祥如意。元代白塔,足以证明。此诗“拉”与“依”表现亲近美好,世间无人不喜吉祥。
如《摆渡》:“船是联系两岸的使者/像钟摆合理分配时间/老义工一诺千金难买。“摆”,动词,富有摆渡人的形象,一字定音。
如《一段路》:“酷暑路面坑坑洼洼/市政工人毅力安慰疲惫/用汗水和热血修复道路”。首句“酷暑”为末句“汗水”留下伏笔。“修”动词,可有不可无。
如《微笑》:“不论天南海北不论阴晴圆缺/慈善人脸上开出花朵/散发着感染人的芬芳”。“散”动词,呈现微笑美,扣题。给人“芬芳的香”,彰显一种诗意。
如《纯真》:“素白淡雅的墙灰色的水泥地/老屋承载剥漆书柜满满/满屋散发出淡淡的书香”。此首诗,关键动词“散发”,“书香”;显明文化色彩。
如《情操》:“纯白的花简单朴素/嫩黄的蕊流畅清新/笑容质朴芳香四溢”。“流”,“溢”;道尽花的纯洁情操,动词得力。此诗写花,拟人手法。
如《出伏》:“走出炎热夏季转入秋的凉爽/逃离太阳暴晒转入荫凉地界/秋高气爽秋乏盛行”。“走”,“转”,“逃”,“转”,“行”几个动词,统治全诗。
如《新中国名片》:“七十年前天安门上庄严宣告/中国人站起国歌雄壮/挺直腰杆是新中国名片”。动词“起”与“挺”。有一定的政治现实意义,象征正义的强大力量。旧中国是一头昏睡的狮子。推翻三座大山,一声怒吼,中国睡狮醒了,从此屹立在一片神圣的土地上。“挺”是关键诗眼,升华主题。
如《蜂蜜》:“秋季气候干燥难以适应/蜜蜂是秋天的患难知己/蜂蜜润燥充足体能精神”。三行诗,诗人用了两个“秋”,两个“蜜”,两个“蜂”。读者不觉得重复,反而深化了诗题,升华了诗意。末句“润”真神韵。
如《蔬菜》:“绿色像草原无限生机/覆盖了身体酸性土壤/消除疲劳修复生态”。动词“覆盖”,“消除”,“修复”三组单词,合理组合,虚实搭配。无公害绿色蔬菜,有益于人的健康。
如《平衡心态》:“逆境时昂头登山前行/顺境时低头谦虚看路/心态平衡健康通向东方日出”。动词“昂”,“登”,“低”;道出人生两种心态,富有人生哲理。为我们传播生活意义的正能量。末句总题,开掘主题。
如《随缘》:“花开时不孤芳自赏/花落时不随波逐流/学佛坐莲面慈心宽如湖”。“开”与“落”,动词统揽全诗。作者写花,其实写人。拟人化艺术手段,表现人大度的心境。
如《童趣》:“月亮飘落到马头墙后/喊一句:月亮被墙拐走了/幼童吓的蹒跚跑回家中”。动词“飘落”,“拐走”,“跑回”三个动词淋漓尽致,激活童趣,形象俱佳。
如《猫》:“上世纪捕鼠英雄/现如今养成宠物/看到鼠就像过去老鼠见了猫”。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一个“捕”字体现动词重要性。
如《向日葵》:“阳光是生命追求的向往/黑夜里守望灿烂的月光/雨天也会面朝太阳方向”。动词“追”与“守”,诗人道出向日葵生命向往光,白昼“追求”太阳,黑夜守望月光。
如《斑马线》:“黑白相间醒目颜色/取自斑马自我保护的颜色/是跳石生长成熟的标志”。动词“跳”,与静对比,黑白两色对比。“护”可有不可无。
如《光阴》:“不离不弃陪伴成长/不急不躁指明方向/皱纹横生不老时光”。每个人生命与亿万年自然相比,十分有限。人生易老,光阴不老。
如《红尘漫游》:“心态平和会生出翅膀像鸟儿那样自由/一驿一站饱含不同的温馨/一路一程风景会连绵不尽”。动词“出”,是“红尘漫游”的注脚,是全诗是关键,漫游天下,饱赏自然风景。
如《精彩》:“荷叶荷花演出同台/荷叶绿舞身躯荷花绽放粉红/水中倒影展现默契风采”。动词“出”,“舞”,“绽”,“倒”;展现荷叶荷花在风中舞蹈,表现出神韵。这种精彩,令人欣喜。
如《视野与世界》:“雄鹰高飞俯瞰广葇绿洲大地/紫燕低闪观摩人间生活细节/视野不同世界迥异”。雄鹰与紫燕对比,前者高飞,后者低闪。两个动词写活两种鸟的志向,两种思想的境界。作者明写鸟,暗写人,诗的意义深远。
如《人生如书》:“日出是扉页/夕阳是后记/整本书厚薄取决于想象天地”。“日出”与“夕阳”,比如一本书。一个生命诞生意味日出,一个生命即将终止,变身夕阳。人生之书厚薄,完全取决于开拓思维。动词“出”字,鲜活一首诗。
如《玻璃房》:“传递太阳的想象/屋内变得灿烂辉煌/快乐来自太阳能提供温暖”。首字动词,必须有,联系全诗。
笔者认为汪皋诗文,写生活与物体客观的真,主观想象依照真实为前提。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不跑偏。
如《老歌曲》:“记忆里岁月陪伴/四十年后唱起/那是闺中共度的时光”。记忆保持经典老歌,日月陪伴四十年,如同美好闺中幸福时光,令人陶醉。动词“陪伴”,起到起承转合作用。
如《信》:“曾经手写鸿雁传书/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