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关系到百姓健康,
药品自身的质量必须保证。
然而,在有“药都”之称的安徽亳州,
中药材流通领域
依然存在掺假卖假现象。
一种常见中药的价格
竟然能相差20倍
......
覆盆子里掺山莓
最便宜的卖7块5
覆盆子是一味常见中药,古方多用于益肾和止血。
目前国内最大的中药集散中心——安徽亳州中药市场内的覆盆子价格从10块到块一公斤相差近20倍。
市场里的药商表示,要想降低成本,就是要往多块钱的覆盆子里掺上四五十块钱甚至几块钱一公斤的次品和假货。
据药商介绍,大部分的覆盆子都是按照三比一掺假的。不懂的人肯定看不出来,它平,另一个是圆圆的,看不出来,大部分人都掺。
药商还说,小医院专门来找这样的,制药厂也都要药沫子,他们什么都掺。我家的药沫子都没存货,筛出来的都卖完,打粉那些药都使药沫子。
所谓的药沫子,就是覆盆子、山莓和树莓筛出来的渣滓,这些枝梗废料销量很大,常常卖断货,但药效几乎没法保证。
此外,在亳州市火车站附近,记者找到了比渣滓还便宜的“覆盆子”。
这里的药商说,价格是7块5。给你标好了价签,你需要什么样的包装,给你标成什么样的。
在外行人看来,这种更加便宜的覆盆子比之前那些药沫子要强多了,都是一颗一颗的,但专家表示,这种东西叫做树莓,并不是覆盆子,且不含药效。
我国《药典》明确规定,只有华东地区的掌叶覆盆子才具有法定药效,而记者在市场上见到的便宜货,经过辨认都是山莓和树莓,根本不是药材。
中药材以假乱真
绝非市场个案
在整个药材市场里,有问题的中药远不止覆盆子一味。
在亳州中药材市场上,货摊上摆放的大多是颗粒饱满,品质较好的药材。当买家需要批发讨价还价时,很多商家都会带着客户到家里去看看。
中药材蔓荆子具有降压和镇痛消炎的功效,市场上好一些的价格每公斤多元,而药商的销售大单,每公斤价格却只有20几元。
据药商说,便宜的药就是针对药厂,医院用的,基本上给药厂的95%都是这种便宜的,像三黄片、六味地黄片都有这个。那些药又不贵,要是用那个多块钱左右的药材,生产出来成本太高,它卖不上价。
此外,药商还说,这个便宜的销量大,那个货价格太高反而不好卖。
除了覆盆子和蔓荆子,在《本草纲目》记载中,有活血、利气和止痛功效的元胡,在一些药商手里根本就是加工过的假药。
在亳州火车站后李村的一条小巷里,一户货商专门制作假冒的元胡,原料就是山药。
据知情人透露,这种就是用山药棱子加工的,根本就不是元胡,完全假的。但是这个价格非常便宜,只有6块钱左右。
记者还发现,一些药商还会从药厂回收已经提取过药效成分后的药渣,作为药材销售。
据知情人透露,这个是直接从农民手上拿的元胡,正品的价格是50多块钱。这种是药厂里已经提取过了,基本上没有什么药性,价格是在20块钱左右。这3种样品里,不是专业的人根本看不出来。
药厂自买自查
样品抽检用合格药材
进入药厂的药一般都要经过药效检测,出具样品和证明,这些价廉质劣的药材有这么大销量,又是如何通过检测的呢?
据药商透露,为了应付检查,药厂都是买一些含量够的国产货放在展厅。
目前,各个药厂采购和检测都是由药厂自己的人来进行,药厂自买自查,药监部门只是对某些药品的一些样品进行抽检。
药品采购商还说,像一般小厂,买质量差的药材就是老板授意的,我们原材料进来是自己检,出厂也是自己检,国家监管部门只是抽检。
造假隐蔽,手段翻新
市场监管须加强
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负责人曾签署过“军令状”,全力组织开展中药材市场整治,经过这几年,绝大多数流通领域的中药材还是可以信赖的。但一些市场里掺假作假仍然存在,监管方式急需升级。
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肖鲁伟:
业内关键是监管,监管关键是处罚。这里还有个优质优价问题,优质优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你价格低,那么大家就偷工减料。
中药材不是普通商品和食品,劣质劣价的中药材一旦流入市场,不仅在中成药生产过程中无法更改,也将最终影响患者临床应用时的疗效和安全性。近两年各地通报的中药饮片问题不断,有连翘、板蓝根等,出现问题的也不乏一些知名药企。
记者调查视频↓↓
(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来源:央视新闻
新晚报综合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加强监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