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覆盆子"葛洪传说
多年前魏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大师兼医学家葛洪发现了覆盆子的药用价值。传说葛洪一生云游四方,拜识无数求仙炼丹的山林,曾在浙东大峡谷大洪山的学士坪修道养身,采药炼丹。现存有丹井、丹房等遗址。(民间传说丨葛洪炼丹学士坪)
葛洪(公元~年),东晋名医,号抱朴子,世称葛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
葛洪一生著述颇丰,《抱朴子》是其代表作,内篇20卷,外篇50卷,论述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总结晋代前的神仙方术,包含守一、行气、导引等,为医药学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全书将神仙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名教相联系,开融合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体系之先河。其著作《肘后方》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另有《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陶弘景(年~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晚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自幼聪明异常,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十五岁著《寻山志》。
《名医别录》,是药学著作。简称《别录》,3卷。是秦汉医家在《神农本草经》一书药物的药性功用主治等内容有所补充之外,又补记种新药物。由于本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故称为《名医别录》。梁·陶弘景撰注《本草经集注》时,在收载《神农本草经》种药物的同时,又辑入本书的种药物,使本书的基本内容保存下来。其佚文主要见《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书。
覆盆子的功效和作用
覆盆子,又叫覆盆、乌藨子、小托盘等,通常生长在山坡、路边阳处或阴处灌木丛中。覆盆子富含有机酸、糖类及少量维生素C,果实中还含有三萜成分、覆盆子酸、鞣花酸和β-谷甾醇。覆盆子的干燥果实可入药,具有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等病症。
覆盆子还具有健脑益智、美容养颜、防治癌症的功效,因为覆盆子中所含的抗氧化剂,能有效地防止自由基对大脑的损伤,并改善大脑的血液及氧气供应,从而达到健脑益智的作用。覆盆子也是天然的减肥良方,覆盆子含有烯酮素,能够加速脂肪的代谢燃烧。
覆盆子与一般水果一样,洗净就可以直接吃。而覆盆子作为药用时,普通人可以将其以辅料形式添加到汤、粥中做成药膳;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的人,可单用研末服,亦可与沙苑子、山茱萸、芡实、龙骨等补肾涩精药配伍;肝肾亏损,精血不足,目视昏花的人,可单用久服,亦可与桑椹子、枸杞子、怀生地等相配。
《本草衍义》,原名《本草广义》,北宋寇宗奭撰,刊于公元年(宋政和元年)。为药论性本草,共20卷。卷一至卷三为序例,论述本草起源、五味五气、摄养之道、治病八要、药物剂量、炮炙诸法、州土所宜、蓄药用药之法,以及单味药运用的若干典型医案等。卷四至卷二十为种药物的各论(《嘉佑本草》种和附录35种),参考有关文献及寇氏自己的辨药、用药经验,作进一步辨析与讨论。其内容涉及各种药物的名义、产地、形色、性状、采收、真伪鉴别、炮制、制剂、药性、功能、主治、禁忌等以及用药方法等方面,并结合具体病例阐明作者本人的观点,纠正前人的一些错误。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年。全书共多万字,载有药物种,收集医方个,绘制精美插图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大文豪笔下的“覆盆子”
“覆盆子”出现在大文豪笔下,最有名的有二处,一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覆盆子帖》,一是鲁迅笔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苏轼《覆盆子帖》书于元丰中(-年),行书,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帖云:“覆盆子甚烦采寄,感怍之至。令子一相访,值出未见,当令人呼见之也。季常先生一书,并信物一小角,请送达。轼白。”这是苏东坡寓居黄州时,托县令杜孟坚之父杜道源为之送与黄岗县北一百多里外的岐亭镇陈季常的,因为陈季常为苏东坡采来了一些覆盆子。
苏东坡对覆盆子尤为钟爱。在黄州时,他写信给好友章质夫,也说到了覆盆子:“药方付徐令去,惟细辨。覆盆子若不真,即无效。前者路傍摘者,此土人谓之插,三四月花,五六月熟,其子酸甜可食,当阴干其子用之。今市人卖者,乃是花鸦莓,九月熟,与《本草》所说不同,不可妄用。想子已寄君猷矣”。这“四五月花,五六月熟”的小果子,便是覆盆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文中共出现了二处“覆盆子“,在描写百草园的文中写道:“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给无数的初中生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记忆。
《中国药典》中的掌叶覆盆子
年版《中国药典》目录(一部),种中药材和饮片品种中,覆盆子位列号。在种覆盆子中,掌叶覆盆子是唯一入选《中国药典》可入药的覆盆子。因叶子形似手掌(5叶或7叶)而得名掌叶覆盆子,又叫华东覆盆子。
《中国药典》中的入药覆盆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chingiiHu的干燥果实,并非鲜果。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
掌叶覆盆子主产于浙江等地。
掌叶覆盆子是唯一一种入选《中国药典》可入药的覆盆子,也是种覆盆子中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最高的一种,入药时全部采用干燥果实入药,一般在青转黄前采收,晒干生用,而熟果即红果一般作为水果生吃,即所谓的“青果入药,红果生吃”。
七叶掌叶覆盆子
掌叶覆盆子成熟果实是新型高营养的野生果品,富含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P、超氧化物歧化酶、天然抗癌物质(鞣化酸)、天然阿司匹林(水杨酸)及大量天然减肥物质覆盆子酮等,是具有抗衰老、保健、美容等功效的“新型第三代水果”,“黄金水果”。
五叶掌叶覆盆子
掌叶覆盆子鲜果
了解更多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