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山东最大树莓种植基地85后创客回乡当“果园CEO”
窦广磊在介绍树莓长势情况。(刘媛媛摄)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鲁迅先生笔下的覆盆子又名“树莓”,如今在章丘“龙翔莓园”长势喜人。这座树莓园的主人,正是85后青年创客窦广磊。 年大学毕业后,窦广磊分配到莱钢集团,学过电工,当过基层车间的班长、团支部书记,后来成为莱钢电视台的特约记者。工作上一步一个台阶,然而创业梦却一直撩拨他的心。“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土地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如果能够发展起一个现代农业项目,不仅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而且能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致富,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几年,窦广磊一直在苦苦找寻创业项目。 一次采访时,他发现对方的桌上摆着一盘树莓,晶莹剔透格外惹人喜欢。“这么受欢迎的水果,我还是第一次见,于是我就潜心研究了近1年。”这个市面上不常见的水果,成了窦广磊与土地结缘的创业项目。 没想到回乡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含辛茹苦供你读书上学,为的就是让你出人头地。回家种地,丢不起人”。窦广磊的母亲放下了狠话,“你回家种地就断绝母子关系……”家人坚决反对,朋友和乡亲也投来异样目光,犟脾气的窦广磊并没有放弃,反而下定决心一定把树莓种起来。 钱从哪儿来?他揣着几年来积攒的3万块心里打鼓。没办法,他硬着头皮,不厌其烦地向亲朋好友推介自己的项目,(破了嘴皮,跑断了腿,终于凑齐了启动资金。后来,他在章丘龙山街道党家村承包了亩土地,从中国林科院引进了21个树莓品种,建起“龙翔莓园”,干起了“果园CEO”。 对不懂种植技术的窦广磊来说,这个果园主的活并不好干,两年多来,他在实践中摸索学习。年,有一个树莓品种抗寒性差,冬天需要把藤蔓进行埋土。对此,他一无所知,损失了20多万元。“办法总比困难多”,他总是这样给自己打气。在不断的试错中,管理技术也越来越丰富。而今,他的树莓园已经扩大到多亩,是目前省内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种植基地,初步形成了以黑莓、红莓、紫莓、黄莓、蓝莓为特色的小浆果采摘园和以黑莓为主体的规模化种植示范园。 年,窦广磊迎来第一个丰收年,一筐筐树莓销售给国内外的深加工企业。山东省林科院、山东农业大学还与他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在章丘建树莓种质资源库,进行树莓优良品种示范与推广。他还以《树莓规模化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参加了章丘市青年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这种树莓项目发展模式也得到了中国树莓产业发展联盟组织的认可。该树莓园培育出的苗木成为省内外许多种植基地的首选资源。 如何让成功经验惠及农户?窦广磊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发展树莓基地余亩,带动余名农户种植树莓,鼓起了乡亲们的腰包。如今,他正联合科研院所、食品加工企业,研发树莓果汁、果酒、果酱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树莓产品的综合附加值,打造济南本地的“莓子梦工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