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简介
章丘,位于济南以东45公里处,人杰地灵,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
西邻历城区,东连淄博市,南交泰安、莱芜市,东北与滨州市邹平县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济阳县相望。
年,章丘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亿元,增长8%。章丘区曾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黑陶之乡”等荣誉称号。
章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章丘由于所处的位置是连接内陆与山东半岛沿海地区交通往来的枢纽,自古以来就有古人在此繁衍生息。自80年代以来,章丘境内经过多年来的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形成了西河文化、晚期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文化和齐文化的先秦文化序列,是山东地区古文化发展脉络最清晰的几个古文化中心之一。
中国黑陶之乡—龙山龙山是一块神奇古老的土地。龙山境内资源丰厚,文物密集,有史前文化源头西河遗址,城市文明起点城子崖遗址,济南前身东平陵遗址三处国家级遗址。大舜做陶,伯夷制井、后羿建都,史前传说在这里口耳相传;“天雨栗,鬼神泣”,先民选育的农耕文化精品龙山小米至今仍然广泛种植;龙山黑陶的制作传承,体会到中华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濒河而
聚、打井筑城,年前的城子崖,最早开启了山东乃至全国的城市文明;平陵城内西汉时期官营冶铁所,既是章丘铁匠的智慧源头,又是工业化的黎明曙光。
交通地理龙山街道位于章丘区西部,介于东经°10′、北纬36°45′之间。属于温暖带季风区中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全年平均气温12.8℃,空气湿度适中,年平均降雨量mm。
龙山街道东距章丘区政府驻地明水18公里,西距省会济南市区20公里,北至杜张村(杜张水库)、南与东郑村(属济南高新区)接壤。胶济铁路、济青公路自南、北向东西穿过。
黑陶文化龙山黑陶,执着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实现了这一古老工艺在黄河流域的民间再现。采用齐鲁黄河大地优质黏土,继承和运营纯铜手工制作工艺,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秉承黑陶工艺“黑、薄、光、硬、音”等特点,发扬黑陶漆“黑如漆纸薄如纸镜明如镜瓷硬如瓷声如磬”的尊贵本色,展现出黑陶的壮美与崇高,让人们感觉到心灵的震撼、庄重舒适、宁静致远。它以其古朴典雅的特色和新颖别致的造型而受青睐。
黑陶文化龙山文化因龙山而命名,龙山黑陶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因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的城子崖,所以又称“龙山文化”。现被评为中国黑陶之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师范基地。
“借得龙山骨,再铸黑土魂。”龙山黑陶,承载着人类一段光辉历史,穿越了年,为我们留下无尽的追忆和思索。龙山黑陶既是传承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事业的载体、更是繁荣文化产业的载体。
历史文化◆境内人文资源丰富,是著名的“龙山文化”发现地和命名地,文物古迹众多,仅国家一级保护单位就有城子崖遗址、西河遗址、东平陵故城遗址三处,建有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是文化魅力的重要代表。
◆曹操和王莽都曾在龙山留下了历史的足迹,见证了乱世之下一代枭雄的崛起。
历史文化—城子崖遗址城子崖遗址,新石器时代城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龙山村东北,巨野河东岸、胶济铁路的北侧,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年代为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在遗址内首次发现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最初称之为“黑陶文化”,后以遗址命名为“龙山文化”,现在专称为“山东龙山文化”。
历史文化——城子崖遗址12月2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议在浙江省慈溪市召开。会上,共为章丘城子崖等12家第三批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授牌,山东省仅此一家。这标志着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自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国内文博界、考古界的最高荣誉。是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
城子崖在考古界有着“中国考古圣地”的称呼,城子崖考古发掘首次发现了一种崭新的考古学文化——龙山文化,引发学术界的震动,也打破了“中国文化西来说”,促使关于中国文化来
源问题的大讨论发生重要转折,是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国家文物局到城子崖来进行考察评估时,认为龙山文化博物馆的提升改造非常成功,同时遗址上的小米种植也和遗址环境十分“配套”,赢得赞誉。
历史文化—西河遗址西河遗址属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位于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西北约米处,遗址呈缓坡状隆起,周围渐低。西部向河凸出,东西约米,南北约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3米。
西河遗址是山东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后李文化的典型遗址之一。东距城子崖遗址约1米,其主要文化遗存为后李文化时期,还有少量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部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遗址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左右,距今8年至年,是山东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填补了山东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空白。
历史文化—东平陵故城东平陵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东北,西南与城子崖遗址相距近2公里。是汉代济南国、济南郡、平陵县治所遗址,建城于年(前-)。
东平陵城原来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平陵邑,到西汉昭帝时期因为在咸阳设置了平陵县而更名为东平陵。平陵二字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说苑.贵德》:“桓公之平陵,见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战国时期,平陵邑晋升为平陵县,成为齐国在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两汉时期,东平陵曾三次被确立为郡国的国都。第一次是西汉初年,平陵被封为吕国,时间是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又分封齐王刘肥的儿子刘辟光被为济南王,济南国由此确立。
随着东汉王朝的覆灭,东平陵城的郡国地位逐渐下降,由诸侯国改为为州、县行政办事处,到唐朝元和十年(),并入历城县后,东平陵城的行政管理职能被取消,城内居民也随之流散他处。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历史名人曹操(年-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公元年,30岁的曹操任济南国相(章丘龙山镇平陵城)时,大力整饬官场环境,肃杀贪官污吏,对辖下十余县内的迷信活动进行整治。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
东平陵城为王莽故里,新莽时易名乐安。东汉初年,复建济南国,东平陵复为王都。
历史文化—名人故事曹操与白蒿东汉刘康任济南王,曹操任济南相期间,身染重病,久治不愈,太医寻良方良策于民间。得知,在农历三月,
平陵城墙上会长出许多可用于医药的野菜,尤其是白蒿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且药效要比其它地方的白蒿好很多。于是,太医遂让人在城墙上采挖白蒿入药,哪知服药下去,一夜间刘康的湿热症状渐轻,开始渐渐好转。后来,在太医建议下,御膳房将白蒿列为御食,每到白蒿长出时,都会到平陵城墙上采集。迄今,平陵城墙上的白蒿,依然成为大家最喜爱的野菜之一。
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王莽与“植筋”龙山人口中常说的“植筋”,就是一种长刺的植物。而在平陵古城墙上说的“植筋”,说得是酸枣树上锐利的刺。
在其它地方酸枣树上长的刺,绝大部分刺尖是弯曲的;而平陵古城墙酸枣树上的刺却是直的。这就得从公元9年王莽称帝后说起了。
王莽称帝后,一天到济南郡“视察”城防。由于古平陵城墙是由“三合土”垒筑而成,年代一久城墙上长满了酸枣树,而酸枣树上密布着尖锐的“植筋”,无形中也就成为了一种天然的护城屏障。王莽在“视察”过程中,龙袍不小心被酸枣树上弯曲的“植筋”钩住,撕裂了一个口子,不由得龙颜大怒,就下令给“城防司令”将古城墙上所有带钩的酸枣树全部铲除。据说,自那以后,平陵古城墙上的酸枣树就再也没有长过有钩的“植筋”。
农业文化农业资源:
境内粮食作物主要有小米、小麦、玉米、地瓜、谷子、高粱、大豆等,以小米、小麦、玉米为主。
经济概况地区生产总值14.95亿元,粮食总产量吨,农业增加值4.48亿元。
主要草药资源有:远志、茵陈、生地、香附、地丁、苦丁、枸杞、大青叶、草参等。
农产品资源有:大葱、草莓、樱桃、水蜜桃、核桃
目前龙山初步形成了以黑莓、红莓、黄莓、蓝莓、紫莓为特色的小浆果采摘示范园余亩,是目前山东省品种最多,连片种植规模最大的树莓示范园区。并且有着树莓果汁、果酒、果酱等深加工产品。
龙山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农副产品加工也较多,为本区域一产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农业文化—龙山小米龙山小米产于山东章丘市龙山镇,为清代全国四大贡品之一,全国四大名米之一,龙山“三珍”称之首,
素有龙米之称。龙山小米粒圆而大,色泽金黄晶亮,出米率高。用其煮成的稀饭,呈金黄色,汤汁粘稠,表面露一层米油,香味浓郁,营养丰富。龙山镇一带为山前洪积土,土质肥沃,土壤养分含量高。因其米质优良,畅销全国。
龙山小米种植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就有种植,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相传乾隆皇帝出巡,路经章丘,西关高如恂接驾献“龙米金汤”,甚得乾隆称赞,被封为贡米。龙山小米原品种为“东路阴天旱”春谷。其米粒圆大,色泽金黄晶亮,出米率高,一般在80%以上。
农业文化—龙山小米龙山小米民间俗称“阴天旱”,因其阴天时叶子卷曲貌似天旱而得名,所产小米香味浓郁、色泽金黄、籽大粒圆、性粘味香,煮成稀饭,表面有一层黄亮的米油,食之醇香可口、实为滋补佳品。《神农本草经》中记述:“其味咸、微寒、养肾气、除胃热、治消渴(糖尿病),利小便,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农业文化—龙山豆腐龙山地处龙山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人们很早就掌握了豆腐的制作工艺。龙山南部属于丘陵地区,出产优质的黄豆、黑豆。特别是当地的地下水是制作豆腐的最佳水源。
龙山人做豆腐,不用膏,不用卤,就用当地的井水点浆。据说,在龙山当地西王村有两口井,一口在路东,一口在路西,两边的井相距不过二三十米远,路东的井水可以正常饮用并用来泡豆子磨浆,而路西的井水只能用来点浆出豆腐,人是不能饮用的。
后来,经过化验,只能点浆的井水的硬度是路东井水的几十倍。所以,龙山独特的水土加上龙山人的聪明智慧,造就了独特的龙山豆腐。龙山豆腐浆细,含水多,质嫩不流,洁白如雪,富有弹性,食之唇齿留香。
农业文化—龙山豆腐龙山豆腐是传统农产加工产品,以龙山龙三、龙四、西王、东王等村为生产中心,该产品以优质大豆为原料和特有的井水、独特的生产工艺制作而成,浆细,含水多,质嫩不流,洁白如雪,富有弹性,食之唇齿留香,口感极佳。目前龙山豆腐加工业户已达余家,年产豆腐吨以上,并以优质龙山豆腐为原料,开发出黄家烤肉炖豆腐、老汤豆腐、章丘大葱烧豆腐、小白菜炖豆腐、香椿芽拌豆腐等系列特色菜品,产品基本覆盖了全章丘,成功进入了济南各大超市。荣获第三批“章丘名优农产品”称号。
农业文化水源文化境内属于小清河水系,主要是巨野河、武原河、杜张水库、雪花桥水库、谭城水库,其中,雪花桥水库位于村南,杜张水库位于村北。
雪花桥水库流域面积99平方公里,总库容70万立方米;杜张水库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总库容万立方米。
水生动物主要有鱼、鳖、虾、蟹、螺、蚌、蛙等。
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蒲草、芹草、萍藻等多种浮游植物。
其中雪花桥水库年产鲤鱼22万斤。
水源文化—杜张水库杜张水库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张村西,东西巨野河汇合处,距离历城区唐王镇8公里,距离小清河15公里,流域丘陵山区,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东侧支流经孙家村向南延伸,水面宽阔风景秀丽,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西侧支流连绵曲折,自然资源丰富。
民俗文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