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后阳气最弱,
生命的火种如何调养,
来年才更健康?
-DONGZHI-
冬至过后阳气最弱,
正是人们抵抗力最差的时候,
这个时候极容易受寒,
也容易生病,
那么我们该如何调养
才能来年更健康呢?
冬至
-DONGZHI-
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也是一年养生的元点,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也是大自然界阳气最弱的时候,因为太阳离我们最远,当阳气缓缓回升,白天慢慢变长,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这个时候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春养肝,夏养心,长夏七八月份养脾,秋养肺,而冬天补肾。古时冬至也喻意为新生命的开始,所以顺四时养生按照大自然规律调养才能健康长寿。
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阴极而阳生,从这天开始阳气像粒种子一样发芽了。
要想让我们身体的阳气也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我们先要找准自身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阳气不足。
冬至前后是“查病”的好时机!
-DONGZHI-
冬至前后七天,身体哪里不舒服,往往就是哪里阳气不足。这个时候,平时没有的毛病也会浮出水面,除了需要静养,还要注意“查病”,多感受身体的变化,才不会错过冬至这个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好时机。
如果这个时候不保养好,可能会影响来年一年的健康,甚至酿成大患!
若有出现失眠、腰痛,或是膝盖发冷、下肢浮肿、拉肚子、感冒咳嗽反复不好等症状,那就是阳虚的信号!
我们说顺应四时养生,冬季对应的就是补肾,肾精足则健康长寿,肾精亏则多病早夭。长期熬夜,长期压力紧张,夜生活丰富,暴饮暴食,房事过度等,都会耗损阳气,肾精不知道调补从而夭折。
年纪轻轻就突然猝死,这绝非偶然,很可能危险早已潜伏,只是尚未察觉。
人过四十阳气过半,老年人更是阳气不足,甚至很多老年人过不了冬天这个坎,平时没有啥毛病,或有慢性病也稳定的,却突然死在睡眠中,或一顿饭后,或跌了一跤后突然离开。
那么冬至过后容易出现哪些病?
冬至过后,当心这5种病找上你
-DONGZHI-
1.流行感冒
控制住的疫情在这个冬季又出现了,为什么冬天会高发病毒呢?这是因为在寒冷的条件下,病毒的传播效率更高。同时,由于冬天人们长期处于密闭的条件下,空气中病毒密度高,更容易导致传染。此外,受到寒冷的刺激,人体的呼吸系统处于比脆弱的状态,更容易受到感染。
2.呼吸系统疾病
冬季不仅寒冷,而且干燥,再加上雾霾多发,因此,非常容易导致肺炎、哮喘、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人,抵抗力本来就弱,对冬季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非常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建议老年人外出时,要佩戴好口罩,同时勤洗手。虽然这两条建议不起眼,但是简单易行,还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3.心脑血管病
俗话有说“冬至前后,阎王收人”,这句话绝对不是迷信。现代医学也研究表明,夏冬两季是心脑血管发病率较高的2个节点。而冬季因心脑血管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
因为冬季气温低,寒主收引,血管收缩,气血循环不畅,所以出现心脑血管问题会大幅增加。
4.胃病
天气变冷,人体的代谢变慢,脾胃功能下降。如果在此时食用过冷、过生或是过硬的食物,会给脾胃带来较大的额外负担。此外,冬季过度进补、摄入大鱼大肉,也容易把脾胃累坏。因此,从饮食上来说,冬季要多吃温热、柔软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并尽量做到少食多餐。
5.骨关节病
天气寒冷,很多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嚷嚷着“老毛病”又犯了,最明显的就是关节痛和痛风的发作。
民间常说“冬至是老人的一个关口”,在严寒、低气压、温差大的气候状况下,老年人常不能适应,容易感到头昏、胸闷、恶心、全身关节疼痛。
人体最容易受寒的部位是头部、腹部、各个关节处。特别是关节,很容易受寒。一到冬天,在数九寒天的刺激下,关节最容易产生疼痛。特别是有痛风的人,一到冬季,只要稍微不注重保暖,就会导致关节受凉,血液中的尿酸更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处,刺激关节,加重炎症的症状,甚至引起急性关节炎。
冬至后想防病,
请做好以下这几件事:
-DONGZHI-
冬至标志着我们已经慢慢进入“生”的状态,而冬天的本质还是“躲藏”!因此我们的生活起居养生要围绕“躲藏”做文章!阳气藏不住,随意外泄,这刚出生“火苗”也犹如无根之苗,到了春天也不会茁壮成长!
如若想做好冬季养生,冬天一定要做到养生五大“躲藏”
▼1、躲暴饮暴食
冬至过后正值岁末年初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此时身体阳气弱。饮食不宜过咸,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
▼2、躲寒冷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外出时注意保暖,要戴围巾,护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
▼3、躲房事
在人体阳气虚弱时,宜养精蓄锐,切不可过思邪淫伤身。
▼4、躲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会耗费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出太多的汗。
▼5、躲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是非,避免因情绪激动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冬至后进补,三倍功效
-DONGZHI-
1、食补温肾
冬季食补最主要的是补肾精,因为肾属冬天,冬季里是补肾的最好季节,而冬至是最重要的补肾节点,如果这个时候肾精亏虚,来年真的会感到虚。
老年人一般都不同程度出现肾气亏虚的症状,如夜尿频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气短咳嗽,骨质疏松。因为肾除了主藏精外,还主主纳气及主骨生髓。故老年人在冬天里应当多补肾,可预防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益肾、坚肾之功。另外,中年人因为工作劳累,年底加班多,也是肾虚的主力人群之一,此时可利用冬至之后的养生时机吃些补肾壮阳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海参等黑色食物以及羊肉、核桃、板栗等,对虚寒者尤其有益。还可食一些具有补肾益肾功能的水果,如榴莲、芒果、荔枝、桂圆等南方水果,覆盆子、桑椹子是补肾的黄金搭配,阴阳互补。对于肾之阴精渐衰的老人,冬天可配食甲鱼、枸杞等护阴之品。
此外,食补也要注意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人可用淮山药、葛粉等作为食疗品,但忌用粳米及其他含糖较多的食物。凡血脂过高、动脉硬化,有冠心病、胆囊炎、痛风等疾病者,绝不可应用高蛋白、高脂肪、多糖分的食品,如甲鱼、阿胶、桂圆、牛鞭、鹿蹄筋等。因为进食这类食品,反而会助长病情发展,使血脂增高、血粘度增稠、血中尿酸增多、血压升高,结果越补越糟。
2、药补要对症
冬天也是药补的最佳时节。在这个时候进补一些中药,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体摄入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率,是身体虚弱的病人补肾藏精的最好季节。
膏方最适合冬至过后养生,因为刚立冬时就进补容易上火,此时膏方进补效果最好,而且不上火。而且膏方主要是用来补虚证的,是个性化的药方,身体很差,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最为适合。
膏方主要适用于各种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但专家并不建议大家盲目吃膏方,必须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配药开方,膏方需要根据每个人自身体质辩证开药,不是直接去药店买来什么补血的阿胶膏、酸枣仁膏、补肾膏等等成品来吃,有的人不对症可能越吃越坏。
冬季进补有“膏”招
-DONGZHI-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中,处方中药物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膏方”又称“煎膏”、“膏滋”,是最古老的方剂剂型之一。作为四季调理滋补佳品,在江浙沪一带有“宁得一料膏方、不用金玉满车”之说,广受百姓欢迎。国医大师颜德馨对膏方有这样的评价:“膏方组方合理,效果应在来春顿觉神清气爽,满面春风,不感冒,胃口好,睡眠佳,确实能体现中医防治之道和养生之术。”
中医讲究“虚则补之”,各种慢性疾病以及亚健康患者都可能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即体质偏虚。对于各种类型的“虚”,现代膏方不同于以往一味进补的作用,而是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调补,即“补虚同时兼顾治疗”。
膏方年年补,但即便是平时很注重养生的人,对于膏方也可能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膏方门诊的专家也经常遇到市民咨询一些问题,如慢性肾病患者是否适合膏方调理?心脑疾病患者该吃药还是进补?癌症患者术后能进补膏方吗?中风患者适合服用膏方吗?膏方对亚健康有作用吗?等等。
中医辩证治疗冬季进补“一人一方”
-DONGZHI-
近几年,网购膏方由于其更加便捷、实惠,受到了年轻人和上班族的青睐,甚至还有一些养生达人根据网上流传的制膏秘方自己制作。在某购物网站上输入“膏方”,显示竟有件宝贝,价格也从几十元到几百元,销量好的店铺一个月可卖出几千甚至上万件,什么阿胶膏、固元膏、益母草膏、桂圆膏等等这些膏方的功效涵盖补气补血、美容养颜、减肥、调理脾胃等各方面。
据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发现,在其中一款卖的较好的阿胶成品膏方中,店家将膏方的成分一一罗列出来,其中有阿胶、黄酒、黑芝麻、核桃仁、桂圆、重瓣玫瑰,并将该膏方适宜人群和对应的症状也罗列出来,让买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诊断购买。
但这些网上销售膏到底靠不靠谱?
从介绍看,网售的膏方属于套餐化,也就是“千人一方”。但膏方讲究“一人一方”,必须通过望面色、看舌苔、号脉,判断体质,才能确定如何进补。“多人一膏’绝不可取”!!!因为市面上的膏并非每个人都适合,需要判断体质,每种膏都是只适用一类人体质,例如温经养血膏,是针对女性气血亏肾、痛经、四肢不温的情况调制的,湿热体质的人慎用;再比如健脾养胃膏,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湿热体质的人也不能用。即使是同一体质,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还是有差别的,别人吃了有用,不代表自己吃了也有用。
中医界素有“宁看十人病,不开一膏方”的说法。可见,要开具一剂好膏方,对医生要求非常高,专家所耗费的精力更是数倍于普通的中医门诊方。
刘大夫所开的每一剂膏方都是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症状,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了解、“望闻问切”、系统性的问诊后所定制的膏方,每一剂膏方只适合患者本人服用,也就是中医辩证治疗,“一人一方”!
膏方如何服用?
-DONGZHI-
空腹服:其优点是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发挥药效。滋腻补益药,宜空腹服,如空腹时服用肠胃有不适感,可改为半饥半饱时服用。
饭前服:饭前30~60分钟时服药。病在下焦,欲使药力迅速下达者,宜饭前服。
饭后服:饭后15~30分钟时服药。病在上焦,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者,宜饭后服。
睡前服:睡前15~30分钟时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宜睡前服。
注:以医生备注、嘱托服药时间段为准。
膏方药存放在阴凉处,如冰箱里,避免靠近厨房炉火边,以防发霉。当每天取用膏滋药时,不要洗完汤匙水还没干就去挖药,以免将水分带进罐里,促使发霉变质。应该擦干或者控干汤匙。
中医主任医师
刘化芊
辨证治疗:1.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症。2.心脑血管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3.肠胃病: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黏膜白斑、胃溃疡、食道返流性胃炎、结肠炎、结肠溃疡等。4.妇科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及慢性炎症、气血不足等。5.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等。6: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关节炎等。
太原店(亲贤北街店)
每周三、周四、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出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