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静的新闻南路上
一份精致的派
▼
昆明幽静的小街一直都不少,比如新闻南路。从小街一路走来,是老式的裁缝铺,茶庄,再往前便是昔日辉煌的云南报业,阳光透过两旁的树荫洒下。
站在报社门口,一转身,你却会看到小街的另一面。十四间比邻的铺子连在一起,形态各异,过去这儿是椿上花街,用鲜花给人以幸福之路。
漫步行走,似乎还能嗅到绵延不绝的芬芳。而另一段故事,也正在以另一方色彩翻开新的篇章。“巫皮甜”,便是其中微小而精彩的段落。
油画般的色块,它是一家售卖温度的甜品小铺。
昏黄的灯光,复古的矿道灯和电话共同聚集在这个空间,音响中不时传出一阵阵浅吟低唱,在屋里来回旋转。
于新闻南路而言,巫皮甜仿佛一个虫洞,踏入的那个瞬间时间开始倒退,空间开始转移。当慵懒的人声穿过耳膜,附入脑髓,你会觉得置身于复古电影中的场景。
可透过落地窗,看着窗外三两行人的时候,思绪又会被拉扯回来。两个平行世界在小街上交错共生,相濡以沫。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感受到什么。这是帆告诉我的。90后小女生看到的大概是漂亮、新奇和酷。而上了年纪的大叔看到的可能是往事。
经过花街的路人匆匆一瞥,看到的是街角令人向往的闲暇生活。三两好友围坐在一起,谈笑风声的日常。
帆是巫皮甜的两位合伙人之一。在意大利读书时候,帆便时常穿梭于意大利各式各样的餐厅,沉迷于好吃的甜点。
留学归来,那几年含糖度超标的生活,也成了心头挥之不去的念想。于是她找到了好友馒头,再然后,便有了现在的巫皮甜。
没有文艺范最爱的法甜,也没有让少女尖叫的裸蛋糕。巫皮甜的菜单可以说得上“反流行”,仅有两种甜点:混杂了各式水果的派,以及最传统的意大利提拉米苏。
但往往越是这样,越容易让人按捺不住。大大的狡猾啊。
一张好的派皮,往往决定着一份派入口的质感。而一张派皮的好坏,往往是由原料和烤制过程来决定的。
帆和馒头往往要准备两天时间,用顶级黄油和鸡蛋来制作派皮的底料,然后再手工捏制成型。和工业生产的派皮不同,手工捏制的派皮口感更加酥松柔韧。
在馅料的选择上就比较“简单”了——当季水果,重点是新鲜。不同的水果根据自己的Style,搭配不同的配料和装饰。红花还需绿叶衬,Diva也要配角陪。
∧
车厘子派49元/份
清甜多汁的车厘子,和卡仕达酱和糖粉最配。而酸甜活泼的覆盆子,刷上果冻般的果胶,再撒上一层金箔,愈发如小公主般傲娇。
∧
覆盆子派38元/份
本身便自带浓郁香甜的香蕉,再铺上一圈Z字形焦糖,颇有给高潮段落推波助澜的意思。咬一口会是怎样的满足感?
∧
香蕉派32元/份
看出来了,巫皮甜是个细节控。不比靠颜值吃饭的慕斯和翻糖蛋糕,水果派的装饰、酱料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旁枝末节,在这儿却是不能忍的存在。
保证每一份派以最完美的形态亮相。而店里的另外一款甜点,提拉米苏也是如此。
∧
提拉米苏42元/份
在《解放》里,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你不了解意大利人,他们不喜欢打仗。”那他们喜欢什么呢?当然是吃以及为了吃不惜坑队友。
在意大利语中,提拉米苏意味着“请带我走”,浪漫如情话。这款实际上家常到不能再家常的著名甜品,也是帆留学时的小执念之一。
每个城市的风物不同,提拉米苏们也气质不一,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吃食材新鲜度。区别于寻常街面,巫皮甜做的是最传统的意式提拉米苏。
鸡蛋微微烫嫩,便拌到马斯卡彭奶酪中,现煮的咖啡配上黑朗姆酒湿润手指饼干后,再将饼干和马斯卡彭奶酪一层层叠在一起。入口的绵密香滑,真能让人一秒忘忧。
很多路过的客人吃到一份心满意足的派后,成为了常客。还有隐藏在民间的老饕,试过提拉米苏后,惊讶的问帆:你们用这么好的食材,卖这么便宜?
您多虑啦。整整半年,巫皮甜不也就这样存活下来了吗?
你对生活微笑,生活自会报以你深情。巫皮甜的客人越累越多,她们还是像老样子,两个人守一家小铺,坚持每一份甜点都由自己来完成。
她们掌心的温度和不走样的味道,是很多人想起来就安心的慰藉。
最重要的总是放在最后
粉丝福利送到
想吃啥?反正菜单上就两个选项。
·留言最打动我们的10名小伙伴,每人可获赠一份下午茶套餐(含一份焦糖丁香奶茶和一份香蕉派,需提前预约)。中奖留言我们会公开回复,作为领取福利的凭证。
·凭此内容到店消费,每人可获赠一份黑糖桂花奶茶。
巫皮甜最适合:甜品控,提拉米苏控
人均消费:40元
联系
联系_tan
营业时间:14:00-22:00(周二店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