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滋味
皆是生活
清风我们以赤子之身来到这个世界,终以亡体入土安眠。纵使其一生多么如夏花之绚烂、如海浪之奔涌,终如秋叶之静美、如清风之孤寂。而如何面对死亡、如何迎接生命的终结便是值得思考的。要论生活似乎要先问问我们为何存在,大概就是人生的意义。第一种观点是:人活着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一代接一代繁衍下去,遵循着自然规律,将血脉相传。第二种观点是:人活着就是为了开心。这世上苦难繁多,人只要努力开心地活着就是有意义的。第三种观点是: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像是一场不断遇到他人但始终孤独的旅程。而历史浩瀚,我们所思所想几乎都是前人经历过的,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意义。第四种观点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束光,而我们要将自己的光带给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更美好。那么去奉献、去实现自我价值便是人生的意义,而人各不同,每个人的自我价值不同,只要努力拿出自己的那份光便是自己人生的意义。第五种观点是:我们都是上帝的子民,我们来人间受难赎罪,我们要祷告忏悔,我们要传播福音。还有很多其他种观点,人生的意义没有定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而怀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开启什么样的人生。不管是消极出世的人生观,还是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又或者是虚无的人生观,这些都是我们对人生的态度。我们也可能会由积极变消极,也可能由消极变积极,可能由满怀热忱变到一切虚幻。我们活在世上就会不停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我们的人生观不会一成不变,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信念,努力完成自己的一生就好。有些人失去了人生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有些人等到死之将至才不可抗拒地接受死亡;有些人无所谓生死…我们终将死去,我们理应坦诚面对,不管是自然老死,还是病死,抑或因不可抗因素而失去生命,要平静地接受人固有一死的结局。因失去人生意义或陷入困境而想自杀,情景是复杂的。过于在乎家庭的人,一旦突然失去某位亲人便会痛苦不堪,那可能是人生最大之痛苦,让人陷入无尽的痛苦深渊。可是我们的亲人希望我们尽快走出痛楚,不要低迷沉沦,希望我们继续活着,替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希望我们更幸福快乐,努力去打开心扉,去爱更多的人,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爱。饱受人间苦难而郁郁寡欢的人,生活失去了动力,看不到希望,在痛苦的泥潭里挣扎而不得救。朋友,这世间本就是苦难重重,让我们学会感激以前经历的美好和那些美好的人们,让我们学会欣赏、感激大自然美丽的蓝天白云、风声鸟鸣,让我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去看到生活细微之处的美好。觉得人生虚无而痛苦不堪的人,因丧失自我意义感而厌倦生活,因感受不到美好而消极厌世。我想真正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更能体验生活细微之处的美好,也就是“真佛说家常”的境界,常怀感激欣赏之情去看到生活细微美好之处,去感受生命的美妙。还有许多想要离去的原因,许许多多心碎的时刻,朋友,你从来不是孤单一人,你需要好好感受,你需要积极看待生活。“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的伤感,“到头来都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虚无,“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出世,“生当做豪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主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积极乐观,“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孤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情感,去接受我们的脆弱孤独,去追寻自己的人生意义,去勇敢成为更好的自己。万般滋味,皆是生活。一个人看到越来越多,才越不容易迷失在某个角落,陷入某种情绪。作为青年更应努力开拓自己人生的边界,丰富阅历增加智慧才是。人生这场旅途不在于你做了什么,奉献了什么,只在于你最终成为了什么样的自己。人生的终结可能在死亡之前,人生的开始可能在出生之后。“不如喜悦,不如清心,不如释然。愿你永葆童真,并乐此不疲地去生活。”-End-
生活本就是一场bittersweet的体验
不如喜悦不如清心不如释然
因为“痛处难以避免磨难可以选择”
感谢清风来稿
文清风排版
焦若男责编
黄展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