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中百草香覆盆子

医院本草植物园创建于年11月,共栽培了92个科、余种中草药原植物,其中绝大部分取材于南昌本地,涵盖具有解表、清热、泻下、补虚、温里、理气、消食、祛风湿、活血祛瘀及抗肿瘤等功效的各种中草药品种。经过精心设计,园内一步一景,处处如画。自创建以来,该园已接待省内外甚至国外多批政要和游客参观,其科普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受到一致好评。

为了让更多人学到中草药知识,我们将陆续向大家推介园内的药用植物,让大家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覆盆子

覆盆子,始载于陶弘景辑录的《名医别录》里,列为上品。因其果实形状像倒过来的盆子,故得名;另一种说法,因服之能缩小便,晚上使用的尿盆便可以翻覆过来放置了,故称覆盆子。

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它既是水果也是良药,作为水果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受欢迎,但在中国常作药用,是东西方唯一高度共识的药食同源品种。这么好的东西,它的植物又长什么样子呢?本草植物园里便有覆盆子盆景,正开花呢!

院本草植物园覆盆子

覆盆子

茎裹刺毛纯洁花,

果若覆盆酸甘醇。

益肾补损黑须发,

明眸固精缩泉源。

覆盆子

落叶灌木。新枝略带蔓性,紫褐色,幼枝绿色,被白粉,有少数倒刺。叶互生,近圆形,掌状5裂,偶有7裂,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两面脉上被白色短柔毛;叶柄散生细刺,托叶线形。花单生于枝端叶腋,花瓣5,近圆形,白色。聚合果球形,红色,下垂,小核果密被淡黄白色短柔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于向阳山坡、路边、林边及灌丛中。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覆盆子的药用价值

本品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子的干燥果实。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

归肾、膀胱经。

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

6~12g。

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覆盆子的传说

葛洪在江南德兴三清山修道时,常帮助百姓,做些诊疗施救的善事,后因过度操劳,竟得了“夜尿症”,久治不愈,以致睡眠匮乏,精神不振。

一天,葛洪上山寻药,不慎坠入山崖而昏迷,醒来时,浑身刺痛,发现带刺的枝头上有这么多野果,长着手掌般的叶子,结着通红的果子。正是饥渴之时,于是,葛洪就摘了些吃,味道很酸甜,当天“夜尿症”的状况大大地好转了。

翌日,他又去采摘,几日之后,夜尿症竟不复存在了。葛洪大喜,又在附近的百姓当中试用几番,果然这野果效果神奇,堪称仙品,食之能补肝益肾,对遗尿、小便频数、女子阴气不足等均有奇效,从此,覆盆子因这益肾缩便的疗效,在医学上被广为采用,并流传了一系列的神奇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胡贵荣主治中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3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草药辨识。主攻心脑、肺脾、肝肾五脏虚损病,亚健康状态体质辨识及调治。尤其擅长于肩、颈、腰、腿痛病,中医内、妇、儿科疑难杂症及不孕不育症,肿瘤病。发表学术论文及科普文章16篇,主要著作有《现代中成药》,《中医临床诊疗心悟》共计万字,主持并承担江西省卫计委基金课题3项,市卫计委适宜推广技术项目1项。所发明的“骨刺消痛液”获国家发明专利奖。

·END·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enzia.com/fzzy/7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