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617/n7plvdg.html
作者说百草园里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是否矛盾?为什么?
“似乎”、“确凿”两个词语连用在一起并不矛盾,这里实际上写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的深切怀恋。确凿:指的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百草园确实只有一些野草。似乎:是因为记忆中的百草园只有童年中留下的美好的印象,且相隔久远,所以并不那么确实。
1、“轻捷的叫天子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中的“窜”有什么含义?
既写出了叫天子的机灵轻捷,又写出了儿童内心的羡慕之情。
2、第二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景物各自的特点,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色彩;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和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形状;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声音;描写覆盆子则突出其味道。
3、写景物有恰当的顺序,本段也如此。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由低处到高处,由植物到动物,由静景到动景;“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是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动物到植物。
4、调动所有感官,多角度的写景,加上恰当的用词,能使文章生动、精彩。本段写景作者便是多角度的写景,请说说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的,至少举一个例。
味觉、听觉、视觉、触觉(举例略)
5、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声音悦耳。
②“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中的“伏”能否换成“趴”,为什么?
不能,“伏”体现了黄蜂肥胖的特点。
③“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所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覆盆子的形状。
6、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7、作者把百草园景物描写得生机盎然,情景交融,其目的在于
表现“我”幼年时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后文的三味书屋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封建教育束缚、阻碍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8、作者写吃了像人形的何首乌根便可以成仙,是由于
赋予百草园神话般的色彩,妙趣横生
9、文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的句式,其目的是
用这样的句式可先作概括的介绍,然后突出泥墙根一带的景物。
10、课文详写了捕鸟的时间、地点、工具、条件、方法、收获。
11、写出捕鸟的一系列动词,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扫、支、撒、系、牵、拉。生动传神地再现了捕鸟的过程和方法。
12、课文记叙“冬日雪地捕鸟”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作者写百草园冬天给爱玩的儿童带来乐趣,再次暗点“乐园”,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突出了中心。
13、课文第9段所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心理描写;排比、拟人;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达了对家人的埋怨,对百草园的眷恋,对去书塾的不情愿
14、文中关于美女蛇的故事属于那种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
插叙,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揭示了其是我童年乐园的原因
15、“冬天的百草园比较乏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欲扬先抑先写冬天的百草园的无味,用来反衬后文雪地捕鸟的乐趣
16、描写雪地捕鸟这段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走、拉、罩住
一连串的动词,清楚、准确、细致地描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及对捕鸟的喜好
17、作者连用三个“也许”来猜测家人送自己去私塾的原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猜测、疑问的语气,表达了童年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情感
18、作者眼中的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方正、质朴、博学、严厉、和蔼,并且有着开明的管理学生的方法,也应看到在他的头脑中还存在着封建保守观念
19、作者描写了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候的哪些是?
拜孔子行礼、问先生“怪哉”虫的问题、读书习字对课、在书屋后面的小院子里做游戏、在课堂上画绣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