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8个月的孕期已悄然而逝,再有一个多月我和老公的第一个宝宝——小EM就要出生啦!我也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转身——成为妈妈。从得知怀孕至今,孕期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好在一路上遇到好多真诚,热心帮助我们的人。在准备迎接新生命的日子里,我要趁着这会儿时间精力都充裕,记录一下我在新西兰的孕产经历。
目前为止,我个人感觉还是非常幸运的。从怀孕初期开始,我就基本没有孕吐反应,一切都比较正常,只是偶尔会觉得疲劳,口味有也所以改变,以前爱吃肉然后突然就变成爱吃素了。到现在已经怀孕8个多月,肚子也很大了,但是没有长一条妊娠纹,这个可能跟我的日常饮食或是个人体质有关吧,没有用过任何预防或消除妊娠纹的精油产品呢。
之前我对于孕育一个小生命没有任何概念,由于身体也没有太多改变,所以在生活上也没有特别的注意,医生和助产师推荐的营养素也是经常忘记吃。直到有一次在济南坐高铁的时候,安检的工作人员用安检仪在我肚子上扫过一下之后就立即停止了,还特别善意的提醒我以后出行不要过安检门,需要主动告知情况。想想我前几个月还经常坐飞机和高铁,安检仪早就把我的小EM扫过不知道多少遍了,顿时有点担心她。立马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安检仪器对胎儿有何影响,这才放心下来。不过后来再乘机过安检的时候就全走特殊通道了,也是从那时起,我才明确的感受到心里多了一份牵挂,心态慢慢的朝着当妈妈的方向转变了。
再来说说新西兰,因为长久以来新西兰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不高,政府的各项政策还是很鼓励生育的。国家基本负担了与怀孕有关的所有费用,从孕检到分娩都是免费的,不过从年起超声波检查开始收费了。所以我在怀孕方面的开支主要就是购买营养素和四次超声波的检查。在新西兰做超声波检查的时候医生不会特意隐瞒胎儿的性别,如果想知道宝宝的性别,大概在20周例行检查的时候,医生就可以告诉你。每次做超声波检查的时候,医生都会把小EM从头到脚各个角度的影像打印出来给我留作纪念,算是小EM最早期的写真集啦。
我一开始从医生那里确认怀孕之后,就联系了一位华人助产师,助产师是一对一预约服务的。第一次见面时,助产师给了我一个小礼包,里面有一本关于孕期身体变化及需求的书,一本关于饮食营养的书,还有就是一些母婴用品的打折券和小包装的试用品。同时,助产师给我建立了孕期档案,给我安排各种检查,记录了我身体各项指标,告知我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然后会给出下一步的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建议,最后告知见面的周期并约定下一次见面的时间。
关于孕期营养素,家庭医生和助产师都给我推荐了Elevit,建议从孕期一直补充到哺乳期。新西兰的大多数孕妈都会选择Elevit,服用这个的话就不需要再吃叶酸了,因为它的成分包含叶酸了。如果血检正常的话,就不需要额外补充其他的营养素了,尤其是钙片,因为过多钙质容易使得婴儿脑壳过硬从而造成生产困难。上个月我查血糖的时候,查出来缺铁,助产师给我开了铁片补铁,我感觉效果还是挺好的。因为之前经常什么都不干就觉得累,特别容易疲劳,运动就更不用说了,压根儿不想动,自从补了铁之后就感觉力量满满,整个人精气神都特别好。
怀孕7个月的时候,我还和老公一起上了两次产前培训课,一节课三个半小时,也是政府支助的,产前课在新西兰很有历史了,基本所有的准爸爸和准妈妈都要参加这个培训课,因为华人比例很高,所以有专门的中文产前课。个人感觉参加产培训课还是有必要的,课程内容涉及很广,有孕期保健,临产信号,正常分娩,异常分娩,产后保健,新生儿护理等等。我和老公都觉得通培训课收获到了很多有用信息。
我在整个孕期打过两次疫苗,入冬之前打了流感疫苗,预防流行感冒;孕晚期打了百日咳疫苗,这个免疫抗体可以通过母体传给胎儿,算是给小孩儿接种的第一支疫苗。
从下周开始,我跟助产师就会一周见一次面了。上次她给我推荐了覆盆子茶,有利于软化宫颈有助于顺产,不过现在还不能喝,一定要36周以后才能开始饮用。新西兰的覆盆子茶在国内卖的特别火,被称作是顺产茶,但网上也有一些文章指出这个茶并没有什么用,反而会导致早产。不过其实这个茶在新西兰确实是由助产师推荐,并且也是有一段时间的历史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西兰覆盆子茶是在助产师的指导下饮用的,36周之前是绝对不推荐的,而且助产师更加强调运动的重要性。
新西兰政府提供产假补助,根据目前的政策,凡是在产前六个月有工作记录的孕妈都可以申请22周的带薪产假,没有工作的孕妈也可以获得大概两千多新元的奶粉金。我也申请了22周的产假,从这个月开始休,一直到十一月份,正好是五个月。
距离小EM出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所以最近这段时间,还是很清闲的,有时间有精力,身体状态也都很好,欢迎大家跟我多多交流孕期和育儿经验。
飞叶儿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