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无常爱无惧马来西亚华德福灵魂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种生产方式:一个专注生产的母亲、一个只专注接生的父亲、几个几岁大的孩子自睁大双眼专注看着的实相……在孩子的祝福与打气下、灯光调暗,合适的温度,以内观代替止痛针、用迷迭香粉洒上脐带让其自然脱落……

11月即将组织到马来西亚学习的活动,会参观婉箐的和平农场,当然还有那用了三年时间盖起的泥土屋。

恰巧想分享她在家产子的一篇心得,四周搜寻婉箐的资料,当我几乎噙着泪看完这淡泊个性、内心丰满女子的介绍,内心按耐不住起伏!

允许小编诚挚介绍这位真真实实‘传奇’的缔造者:

她叫婉箐,马来西亚有机农业先驱何赞能先生的女儿,婉真老师的姐姐,也是马来西亚华德福圈内的灵魂人物。

从小在菜园自由自在长大的婉箐看着今天播下的种子明天也许长不出来,也许被水冲走了……总之不知会生出什么,很早她就接受了无常的定律。

十年前的那个夜晚,一场大火带走了甫出世才四个月大的儿子,被熏得满脸漆黑、眉毛着火的丈夫和她亲眼目睹熊熊火势瞬间吞噬一切,那年初为人母的婉箐才24岁。

身边人都闻之心酸,怕她受不了打击。温婉的脸上尽管挂着泪水,神色却凝成无声的寂静生死无常瞬息万变,那是心的力量。但是身为妈妈的情感,必有不舍。

相依、相惜、相助,依然心底淌泪,经过几个月的引导、疏通、内观……伤痛渐渐抚平。

一年后,婉箐再度怀孕。

婚后十年内她生了六个娃娃。

医院生产时遇到不舒服的经验,第三胎找到个愿意配合的医生。

第四胎开始,她索性在家里生,先生帮忙接生,孩子在旁打气,小人儿很自然地诞生在温馨的睡房里。

一般人都没有这个胆量和信心。

婉箐的勇敢来自于天地,

从怀孕、生产、养育……婉箐视孩子们似天使般降落,是天使启动了他们深深的爱、开发了他们为无限的潜能,引领他们勇于活出自然新生命。婉箐的孩子都没有进幼儿园,她学以致用,从生活里边教边学,剥豆、捡鸡蛋、煮饭、切罗卜、揉面粉、画图画、做手工……她先在自家当一个华德福老师。

在众人皆随着社会认同的价值方式走向同一条路,尽管有人觉得沉重但依然走下去,尽管有人觉得失衡但依旧过下去,丈夫和婉箐却毫无负担地在青山绿水间安然地守着菜园守着爱,默默地花两年时间活化了土地,静静地在三年时间盖了一件泥土屋,喜悦地养了六个快乐天使、两头羊两头牛。在宁静的画面里,成了都市人向往的。

婉箐,这位在菜园里是村姑。不下田时,参与心灵课程、有机讲座、喜欢文学,关心社会的聪慧与笃定女子,就是这样自信满满,包着头巾,右手抱一个左手牵两个,后面跟着两个,踩在山间小径,天天朝着自己的心灵地图走去……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Life第2生命就是爱》

下文是婉箐分享给所有母亲或即将当母亲的朋友们:

致未来的母亲们!

在家刚生了老六,写了以下文章,与你分享!

傍晚,陽光斜射進我的房,照在我窗前的玻璃瓶瓶罐罐,瓷杯瓷碗上,那麼的美麗。

每一次只要發現了這傍晚的光線,我的心都會因這美麗而感動,佇立窗前,感受這一切的美好。

而這一天,正是要迎接新生寶寶的日子,感恩這太陽下山前臨贈的一道光。我想像我倚在窗前,陽光照在我像我那玻璃瓶一樣美麗。

照例的,為迎接弟弟的到來,女兒于飛到院子裡摘下一朵花插在一個玻璃瓶子裡(發現了是婚前與田環在熱浪島海邊撿來一個非常喜愛的小玻璃瓶)。

我再次的換上乾淨的床單,陣痛其實從早上已經開始了,只是慢慢的緩緩的,有節奏韻律的在我的身體工作。換完了床單我把地板再清掃一遍。卉卿美玉在我家,笑我臨產還在掃地,我想在家生產的好處就是這樣,其實對我來說這樣靜靜慢慢的掃地,就跟「靜修」一樣,我說:「掃地也是準備生產的一種方式啊!」

晚上八點,我洗個澡,把頭髮吹乾,再給兩個小兒子洗澡。再過一陣子,覺得寶寶差不多要出來了,我一一的擁抱孩子們,跟他們說寶寶快要出來了。小兒子環抱我頸項,輕輕柔柔的喚著:「媽媽?媽媽?」。如果你看見這一幕就會明白,不能再有什麼,比這更讓我感覺被支持與窩心!是的,我還是無法不頌讚陣痛這回事,這是一種很完美完整的體驗。一陣的陣痛,像一波的海浪,感覺它緩緩的來,來到一個高峰,然後緩緩的退去。每一次陣痛來襲,一陣的酸麻,一陣的痛,身體像是釋放了些什麼,妳明白妳又更加靠近與寶寶見面的時刻。這是一種帶著最美好目的的疼痛,讓我無法不感激,不臣服於它。

然而,陣痛不痛嗎?如何去面對和應付?我想最關鍵的是--不要抗拒它。抗拒等於憎恨,這只會造成心的失衡,我們需要的是安穩平靜的心--平常心。

當你懷著這樣的心態,那「痛」的感覺馬上減輕十倍。我自己用的正是年上「內觀禪修」學來的靜坐方法。所以,我可以一面掃地一面以平常心去「觀察感受」。

我想,很多產前的課程,或者「催眠生產」課程也有教導一些很有用的方法。然而,對我來說,想要有個如此自主的溫柔的生產方式,減少過多的醫療介入,在家生產是最適合我的方式。

話說,給孩子們一一的擁抱以後,我就泡到浴桶中,很快的我感覺寶寶頭部已經往下降,不到十分鐘,寶寶就出生了。我常說,生孩子是無需用力的,我想,如果沒有受到那麼多的醫療介入的干擾,產婦對自己的身體會很有覺知。我清楚的知道寶寶大概什麼時候要出來,而且我完全不需要用力,我的身體會自動的反應,有個力量會自己把寶寶往下推,我反而是要減緩這種推力,寶寶頭部或身體產出的當兒,當我感受到會陰部承受的力量太大太激烈,我要稍緩住這推力,以免造成會陰撕裂。確實,產後會陰部沒有撕裂,除了我認為是因為在溫水中生產,還有是在最準確的時候,子宮頸會陰部等有足夠的時間擴展,產出的過程不要太用力之外,我想產前8周開始喝覆盆子葉茶(Raspberryleaftea)對此也很有幫助。極力推薦給孕媽媽們。少了這一道傷口,坐月子就輕鬆多了。

寶寶出生以後大約兩分鐘,胎盤就產出了。我聽了很多在家生產的個案,胎盤都不會那麼快產出,這是否又是覆盆子葉茶的功勞呢?

我們先檢查胎盤是否完整產出,然後把胎盤洗淨,撒上自己有機栽種,低溫乾燥後磨成粉末的迷迭香,再用乾淨的布包起來,放在一個籃子裡擱在寶寶身旁,此時寶寶與胎盤仍聯繫著,還未分離。寶寶的肚臍,臍帶,整個胎盤都要撒上迷迭香粉,每天早晚更換包裹胎盤的布,迷迭香這有助殺菌,防腐,並且讓臍帶胎盤乾燥。兩天後,寶寶的臍帶乾了,我們才剪臍帶。

在家生產的寶寶一出生就有機會依偎在媽媽的懷裡。我們特把房裡燈光調暗。我有四個在家生產的寶寶,他們的特點之一就是情緒穩定,坐月子期間幾乎就是吃飽睡睡飽吃,而且可以連續睡上3至5小時。讓我自己也得到充分的休息。

很多人很好奇為什麼我要在家生產,之所以會做此選擇,緣於我曾在醫院受過很多我覺得不必要的苦。我得花很多精力去和醫院種種不人性化的「規定」作戰,最後,我還得付出很多的金錢。

這不禁讓我回想起第一胎的生產過程,似乎又發現了些什麼。這一次預產期是一月五日,一月四日早晨我發現內褲有些血絲,也斷斷續續有些輕微的陣痛,可到了一月六日晚上八點才生產。第一胎時候,凌晨發現內褲有些血絲,過幾個小時就準備去醫院了。在醫院遇上很不友善的護士,在沒有預先通知的情況下就幫我刺破羊水,此後一系列醫療介入,都讓我「痛不欲生」,也因為刺破了羊水,我沒有選擇的餘地必須在若干時間內「生」出寶寶,否則就需要開刀。人為的刺破羊水,目的是為了「加速」產程,這人為的醫療介入,也讓我的陣痛只感受到劇烈的疼痛,根本沒什麼「海浪的感覺」。我想,是否我錯過了它原本「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是否當時仍時候未到,我是太早去醫院「任人宰割」了嗎?

在醫院裡,醫生護士總用他們所測量的方法測量以後來告訴你:「來,你可以push了!」我的經驗是,這是時候還未到。當時候到了,妳不需要醫生來告訴你。我的第一胎在醫院生產,聽醫生的指示Push了一小時半,精疲力盡,寶寶才出來。第二胎則是寶寶已經自己要出來了,護士卻說醫生還沒來,不讓我生,硬生生的把我雙腳合攏壓到一旁。可是我肚子裡的寶寶已經要出來了,我如此的告訴先生,先生令護士不許壓著我的腿,讓我生,護士鬆開手,寶寶就自己滑出來了!當然,寶寶出生了我們高興得很,醫生在大約15分鐘後抵達,但護士的做法卻是非常讓人失望,我這情形並不是唯一一個個案,已經聽過好幾個類似個案,這是什麼莫名其妙的醫院策略呢?若我或我先生是那種十足聽話的父母,讓護士把快出生的孩子憋在產道裡,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我又想起了在醫院裡,寶寶出生以後,馬上就要剪臍帶,關於這點我們事先已經跟醫生商量過,希望等臍帶的脈搏跳動停止以後才剪,最近才看過一篇文章說產後立即剪臍帶會造成寶寶短暫缺氧,且不管是否是事實,我還是認為且等脈搏停止跳動以後再剪比較「讓人感覺舒服一些」。即便是我們多要求了一些與初生寶寶立即接觸的時間,寶寶還是要被抱去抽痰,滴眼藥水,洗澡和一切例行檢查。我曾看過護士單手捧著寶寶背部,非常熟練且動作很快的做著這些例行檢查,然而,頓時失去了溫暖子宮保護的孩子,手腳不住的往空中晃動,企圖想抓住些什麼,驚嚇的啼哭。

試想,一個在媽媽溫暖的37度C的子宮裡待了快十個月的寶寶,突然降臨在18,20度的冷氣房裡,光著身子,還有刺眼的燈光,沒有媽媽溫暖的懷抱,這是如何的一種驚嚇呢!?我看著看著,無法做什麼,所有在醫院誕生的孩子都需要經歷這過程。可我知道,這烙印在心中的經歷讓我往後那麼堅定的選擇了要在家生產。可其實,我聽說過在法國,那裡有一家醫院,醫院的產房是37度C溫度的產房!一家會把產房溫度調成37度C的醫院,到底是什麼樣一家醫院?這世界上有哪個國度的醫院可以效仿嗎?

我曾在一家私人醫院搞了一場「革命」。這是第三胎,在檳城的一家私人醫院。話說,事先已經跟醫生商量好:

不用任何藥物,止痛藥,催產劑等等。

不做例行的會陰切開手術(不剪開會陰不一定會自然撕裂,但剪開則一定是至少二度以上的傷口了)。

我希望讓大女兒能夠與丈夫一起在產房裡陪伴。

冷氣不要太冷。

燈光不要太刺眼。

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產姿勢,不一定要躺著生產。

產後寶寶先要直接呆在媽媽懷裡至少半小時。

不接種疫苗。

產後不母嬰隔離。

(為此我需要簽一份文件,說一切後果自負。)

這醫生很好,很支持,我到現在還很感謝這醫生。只是臨時到了產房,醫院裡的護士卻不配合,尤其是經驗老到年長的護士,我們需要花費力氣去應付她們。我還記得有護士「嘲諷」我們是OrangAsli,雖然對我來說並不以原住民為恥。讓我想起第一胎時候當我跟醫院裡的護士要求說不要做例常的會陰切開手術,護士問:「你唸書念到多少?」然後轉身跟她的同事說:「這些人在網路上看太多東西了!」

很明顯的,醫務人員隊產婦的尊重程度到哪裡。

每當有人說我在家生產是很勇敢的舉動,我總是心想,對我來說去醫院生產,我需要更多的勇氣。

在家生產的安全性?我是個已有經驗的產婦,而且身體狀況,懷孕的狀況一直都很好。這一次懷孕全程體重增加7公斤。沒有水腫,糖尿病高血壓等其他病症。加上我運動量足夠,產前產檢顯示胎兒體位,羊水量,胎盤位置都沒問題。

生產不是疾病,對我來說,生產如果減少了醫院裡那許多的醫療介入,則是一件很輕鬆容易的事。實際上我第一次決定在家生產時,原本希望能夠請醫生到家裡接生,可醫生無法答應。只好選擇了沒有醫務人員的情況下在家生產。(後來發覺,這未必也是件壞事。)

當然,產前閱讀了很多關於自然生產,居家生產的書和資料,也看了很多關於生產的影片。

還我健康》是我挺推薦的一本書,無論孕媽媽是否選擇居家生產,都要看。產婦的體力最好也培養起來。「催眠生產」課程值得去上。

實際上,我對於選擇在家生產是信心滿滿的。我不明白我要如何讓大家明白,這種對生命,對自己的信任。我希望每個媽媽都能得到最基本的尊重。產婦在產房受到不被尊重的待遇,是從我媽媽那一輩就聽到現在的故事。而媽媽那一輩,總認為自己被欺負是因為她們“書唸的不多”,唯有認命。(多讓人心痛啊!)

我衷心的祝福天下的媽媽和孩子們!!感恩~~~~~

最後,要感謝所有身邊支持我的人,甚至要感謝在醫院美好與不美好的經驗,因為,它成就了我,造就了我。我那永遠支持我的父母,孩子們,先生...我那被我們的舉動受驚嚇的婆婆...還有馬來西亞催眠生產導師SooWaiHan女士。經歷了四次的居家生產,每一次產後我都要感謝她,她的引領和分享。

後注:有網友看了此文說:”看完你写生产的文字,医院生产过程中的无助以及不懂得为自己要求。你很勇敢,让我好感动。“

我想,我長篇大論苦口婆心,想說的就是這個啊!!願產婦得到基本的尊重,懂得為自己要求。

关于我们】

康乐之家---康乐,健康快乐,简单明了。简单明了的给予人健康快乐,这也成为了我们的初心。

这里,你会知道很多从事有机农耕的小农,并有机会吃到他们的劳动成果;也可以了解很多的自然疗法的知识,并购买到相应的产品;还可以参加肝胆排毒营的活动,\n并得到整体的健康知识。我们将以和解的态度与这个时代沟通,以无伤害的方式来传播我们的理念,以整体的资讯带出每样经过我们挑选的产品。

康乐之家群:

康乐之家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白癜风哪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p.com/fzpc/2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