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易对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困扰!
过敏性鼻炎表现多样
过敏性鼻炎发病表现多样。在诱因上,有人因冷空气,有人因厨房油烟,有人因花粉,有人毫无诱因,一转身,一走动而发病;时间上,有些人晨起发作,有人睡前加重;症状上,有人流稀水鼻涕,有人流浓稠鼻涕;程度上,有人鼻炎尚可忍受,有人严重到伴随结膜炎,眼睛和鼻子都发痒,甚者见有咽喉肿痛、头痛难忍而影响工作。
有人鼻炎发作会连续打喷嚏,每次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喷嚏后有大量清水样鼻涕,每天换洗几条手帕或用整卷卫生纸,再加上长时间鼻腔堵塞,苦不堪言。那么,过敏性鼻炎到底该怎么防治呢?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不错
对应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预防疾病发作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生活环境的空气清净,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家里的衣服、被褥多晒太阳;避免接触灰尘、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等;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以及有毒物质。另外,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应该戒烟限酒。平时应注意观看天气预报及时进行适当添衣,气候转变极易感冒引发鼻炎;适当时候注意戴上口罩,减少冷空气对鼻粘膜的刺激;洗澡后应尽量擦干头发再进行睡眠,避免感冒。
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西医一般只是对症治疗,容易出现停药便复发,或者对某种药产生耐药性的情况,长期用激素类治疗的话更是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如果患者鼻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可以尝试通过中医的方法来治疗。一般来说,坚持中医治疗可以减少或者减轻患者的发病次数和程度。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讲究辨证施治,从调整凑理入手,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通过中医内外并举助其调节自身的阴阳平衡。
中医辩证分型巧治过敏性鼻炎
1、肺气虚寒。临床表现为鼻部奇痒,喷嚏连连,继则大量清涕,鼻塞不通,嗅觉减退。病者平素怕风畏冷,易感冒,每吹冷风则易发作,反复不愈。同时伴随全身症状如倦怠懒言,气短音低,或有自汗、面色白光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
治宜温肺散寒,可用温肺止流丹,药用细辛、荆芥、人参、柯子、桔梗、鱼脑石、五味子、白术、黄芪、甘草。
2、肺脾气虚。临床表现为鼻塞鼻胀较重,鼻涕清稀或黏白淋漓而下,嗅觉迟钝,鼻黏膜肿胀较甚,苍白或灰暗,反复不愈。平时感觉头重头昏,易疲劳,胃纳差,常腹泻。舌质淡或淡胖,舌边或有齿痕,苔白,脉濡弱。
治宜健脾益气,补肺敛气,可用四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黄芪、五味子、辛夷、甘草等。
3、肾气亏虚。临床表现为患病日久,鼻痒不适,喷嚏连连,清涕不止,早晚较甚。鼻黏膜苍白水肿。四肢不温,甚则后头部、颈项、肩背亦觉寒冷,面色淡白,精神萎糜,或见腰膝酸软,夜尿多,舌质淡,脉沉细弱。
治宜补肾纳气,可用温肺止流丹加入补肾纳气的药如胡桃肉、覆盆子、金樱子、蛤蚧等。
4、肺经郁热。患者遇热气或食燥热食物时鼻塞肿胀,酸痒不适,喷嚏频作,鼻流清涕。鼻黏膜色稍红或紫暗,或可见咽痒咳嗽,或口干烦热,舌质红苔白,脉弦或弦滑。
治宜清宣肺气为主,可选用辛夷清肺饮,药用黄芩、栀子、石膏、桑白皮、知母、辛夷、枇杷叶、升麻、百合、麦冬。
中医妙招帮您缓解鼻炎症状
1.冷水洗鼻。用冷水或生理盐水洗鼻,能够清除吸入鼻腔的过敏原和病菌,保持鼻黏膜湿润,对纤毛的正常运动非常有利,可有效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而且没有副作用。准备一碗0.9%盐水,然后慢慢地吸入到鼻腔内部,再喷出,反复5次。
2.按穴位。用两手指缓慢按摩迎香穴、太阳穴、印堂穴,一天两次,每次5分钟,切忌用力过大和过猛。此外,搓鼻梁可以改善鼻腔局部及附近组织的血液循环,缓解鼻塞。具体做法是,将食指指腹放在鼻尖部,沿鼻梁至印堂上下搓鼻梁30个来回。
3.艾灸。艾灸是一种温热疗法,主要目的在于散寒,所以特别适合虚寒类型的过敏性鼻炎。一般来说,艾灸可以自己在家里进行,用艾灸疗法灸肺俞、大椎、肾俞、足三里等穴位,能够缓解症状。
4.生姜红糖水。以生姜50克拍碎煮开10分钟加入红糖沸腾后乘热饮用,每天2次。
5.增强体质。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强饮食上的营养,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但是要避免食用会诱发过敏的食物,比如虾蟹海鲜、生冷刺激的食物。
6.改掉不良习惯。擤鼻涕,是鼻炎患者最频繁的举动。但是两侧鼻孔同时用力的擤鼻涕的方式是不对的,正确的方法是:堵住一侧鼻孔,擤另外一侧,并交替进行。经常挖鼻也是个坏习惯,容易刺激鼻腔,诱发鼻炎,或者损伤鼻粘膜,引起感染。另外,吞咽鼻涕也是个坏习惯,容易刺激咽喉和肠胃。
中医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因此患者平时应注意预防和调护。主要是保持卫生,避免粉尘、花粉等刺激;有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接触或服用易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食物和药物,另外就是应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