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纳凉圣地易县南城司

治疗白癜风的口服药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080.html

闷湿潮热的天气,即将席卷整个北京,它独有的桑拿季也已悄然到来。六月中旬以后至八月底的京城仿佛置于闷罐中。逃离这个“桑拿城”,找个凉快的地方避暑纳凉,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过了十渡、野三坡,在京西南公里的易县有个南城司,是这几年北京人夏天进山避暑纳凉、感受太行民俗、山野情趣的新去处之一。比如:花园农家院落;“团瓢”房屋;大片高山芦苇田;清澈的拒马河水从门前淌过……于是,我便为大家打了前站。

(村里的牵牛花)

从灰色城市到乡村花园

经过四小时的火车之旅,当我在了奇峰塔站的站台上。远处的是龙王庙的地陪Y,他很热情,主动上前握住我的手嘘寒问暖,这让我在未曾游览之前,便感觉到了那份太行山人民特有的亲切。一番寒暄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向Y问这问那。龙王庙自然风景区地处河北易县南城司龙王庙村,是个典型的太行山小村庄,倚拒马河而建,人口不足千人。北京来的游客若从奇峰塔火车站下车,到龙王庙村约有2公里多一点路程,脚力好的话,二十分钟就够用,一路上穿田越脊、跨河过桥,浏览乡村林荫小路、村庄农舍、田间小径、拒马河、古石桥等。

应我的要求,Y为我特意安排在村里一位王姓村民家里,与其说农家,其实倒不如用“生态园”来形容更贴切。院子外观上与华北地区山里农村的样子无二,进入其中后则会有“别有洞天”的惊叹。

院子分前后两进。前院没有房子,一条石板小路迂回于院中,能下脚的地方实在很少,多数被主人家种植的个中花卉、和蔬菜所占据着。简单数了下,仅蔬菜就有十二三种之多,家花、野花的种类更多,其间有许多是我不曾见过的。如果院子里仅仅是花草蔬菜的话,多少有些缺少生气,但多了些可爱的小动物就不一样了。通过那棵生长茂盛的苹果树,肥肥的老母猪安静的在圈里酣睡着,根本不理喜鹊、家雀在头顶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一只很小的小猫也忙着在花草间扑着来回飞舞的蝴蝶,样子憨态可掬。只有远处墙角的大黑狗还在警惕的注视着我这个陌生人的举动。坦言之,在华北地区的农家小院中,如此合理布局、充满生机、多种动植物共处一隅的农家院,确是少见。经过主人王叔的同意,顺手在黄瓜架下摘了只顶花带刺的黄瓜,尝了尝,果然和城里的有所不同:口感甘甜干脆、汁水充足。

别说,在院子里来回走了几圈后,还真有些饿了。在和院主人的攀谈中,我提议晚饭就在房前的葡萄架下进行了,王叔欣然应允。当香喷喷的地道农家饭菜一上来,三个人(当地的规矩是招待宾客用餐,家里女人、孩子都不能上桌陪吃)没一会儿功夫就消灭了大半。在此不得不提及和推荐一下当地的“铁锅炖柴鸡”、“烙柴鸡蛋”、“酸辣野菜”、“馅团子”四道菜。席间在与王叔和Y的聊天中得知:全村余户村民中,80%集资入股参与了开发龙王庙自然风景区的旅游项目,其中半数左右还开设了农家院式旅馆,且风格环境近似。试想,久居城市的游者,在如此环境、情景中避暑休闲、度个短假,将是莫大享受!

夜晚,大山里的天空显得特别干净、透亮,近处还是漫天的星斗,可远在东方的天边却还挂着一团巨大的蘑菇云,云层中夹杂着清晰而魄人心弦的闪电,远看就如同一团彩云遥挂在天际,正等着别人来欣赏。由于第二天需要早起上山,时间已经不允许我再贪恋此情此景,只得带着留恋进入了梦乡。

奇异之旅

山里的天亮得很早,空气也相当新鲜,虽然昨夜没有下雨,但空气还是显得湿湿的,却不是城里那种闷湿。

早起的王叔主动请缨要带着我在村子里转转,希望通过我的体验把感受带回北京传播开去。据他说,龙王庙村的治安状况不错,最近一次治安纪录是在18年前,村里某家丢了牛,再之后,就绝无偷盗、伤害等案件发生。王叔风趣的把龙王庙村整体布局比做中国版图的样子:哪儿是“东北”、哪儿是“西北”、哪儿是“海南”、“港澳”,一一指给我看,最后还特意拉着我爬上北山,把“台湾”的所在地比划给我。最后告诉我他家的所在地是“云南”。

趁着早饭之前的一个多小时时间,我独自爬了南山和北山,结果裤腿甚至下半身全被晨露打湿,但玩得很舒服。村西口就是拒马河的上游干流,水很清澈,只是由于前一段时间雨水不够充沛,河水宽度显得有些小了。有积水的地方有几个小孩子在光着屁股游泳,更远处隐约还有张网捕捞的村民。

龙王庙村里的小路纵横交错,街巷之间都是相通的,但村里所有的主路则都指向村中心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橡树。在村主路的两边是农户们的果蔬园,透过矮矮的篱笆墙望进去,满园的果蔬让人不禁垂涎。不觉中,我放慢了脚步、举起了相机。

早餐后,我在Y的带领下,和两个半大小子一起踏进了村民们的集体财产——龙王庙自然风景区。景区距离村子不到1公里,说笑间就到了跟前儿。最先接触的是核心景区东天门峡谷。峡谷直线纵深约余米,但要想很快走到峡谷尽头的话,也颇费些周折。在路上就听Y说要给同行的小孩们找一种“野草莓”,所以同往的两个孩子最是兴奋,一路上争先恐后地发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都生怕错过了第一眼发现“野草莓”的机会。

整个东天门峡谷的高低落差不是很大,所以游客无须以仰脖的姿势欣赏峡谷两侧山峰。旅途当中的天气因素会大大影响你的视野范围,今天的“睡佛”山就总是被云雾锁绕,蒙蒙胧胧、时隐时现。还是小孩子们的眼神好,随同的大孩子首先发现了“野草莓”,并得到了Y的证实。于是,大家开始手忙脚乱地摘吃着白来的美味。实际上,这种俗称“野草莓”的野果学名叫做“覆盆子”,即鲁迅笔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述的覆盆子(引用:……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尽管Y一再提示这峡谷里一路上有许多“野草莓”,不要一气吃饱。但孩子们还是自顾自的边走边摘边吃,根本不理大人们的警告,忙得不亦乐乎。一路上,Y介绍了这条峡谷中路两旁生长的多种野生名贵中草药植物,如:山荷花(春季开粉色花,秋季时节叶子变为红,根茎深扎在悬崖峭壁的石缝中),主治嗓子疾病;山花椒,不可食用,但可入药,主治偏瘫、肢体麻木等;天南星(汁液有毒,勿触摸),入药可主治口歪眼斜;黄连(根茎可入药),主治腹泻、痢疾、呕吐等……

更为独特的是,在这条峡谷里还有一种在植物学中没有被确定的植物——鸳鸯花(俗称),鸳鸯花又被当地人称为“五彩花”:绿叶、白花、红梗、黄根、黑果。这是一种初次被发现的奇异植物,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目前也正在确定其学名和植物属性。据说,“鸳鸯花”的花期在每年八月上中旬,过了八月,它的五色属性也会慢慢消失。由于来得早了些,故而并没有发现特别之处。

就在走路赏景的过程中,向导忽然叫住我,把地上一块石头指给我看,原来是化石,是小鲨鱼化石,没想到啊,这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居然是片海洋!在仔细观察鲨鱼化石的同时,也不由感叹大自然的变化万千。眼前是“情侣峰”,至此,游客便算是完成了整个峡谷的纵深过程。这里存在着景区的另一个旷世奇景——白蛇化石。顺着Y手指的方向仰望过去,在高高的峭壁上、岩柏的掩映中,确实有一条干瘪的白蛇,3米多长的大半截身子扭曲地垂挂在岩壁上,而身体的前半截则牢牢地插在石缝中。据地质专家说,这一现象的出现是40-50万年前一条体长超过5米的巨大白蛇在钻山的过程中突发地震,岩石卡住了其身体,白蛇最终无法挣脱,只得留下后半截身体露在外面,经过千万年风雨洗礼和地质变化,最终幻化为化石景象。感叹白蛇居然以同样的姿态,在此经历了几十万年的风吹雨打。

通常年龄太大或太小的游客来到这里,欣赏了景区最核心的风景以后就可以原路返回了。但多数年轻的游客都会壮着胆子爬爬“天梯湖”。天梯湖原本是个小瀑布,水流从高处飞流而下到二十多米落差的地面水潭中。多年的地质变化使天梯湖没有了飞瀑,湖也在山体滑坡中被掩埋,取而代之出现了一个天然攀岩场所,其垂直落差21米,游客需要借助景区专门架设的专用攀岩装备才可攀登,否则会很危险。

过了天梯湖攀岩这一关之后,剩下的时间多数就是花在翻过这座山峰,从对面的沟谷中返回景区大门的路上了。在接下来的路程中,多半是在林荫山路中穿行,因为山上没有溪流,所以显得很热。幸运的是,路上有许多野生猕猴桃、榛子和山葡萄等野果。走到口渴时,随便伸手就可以摘几个来吃,我比较喜欢吃山葡萄,酸酸甜甜味道很好。

翻过了山梁,因为没有多带饮用水、又是一路下山,所以大家加快了脚步。匆匆浏览了求水洞、藏经洞、药王洞、银光洞和龟兔赛跑等几个景点后,便来到了此次进山的最后一站——“青蛇望月”。如果你先看过了“白蛇化石”再看“青蛇望月”,你一定也会把山岩上的“青蛇”误认为是一种青蛇的化石。其实不然,这只是一棵蛇形的枯死柏树残枝。

从景区山上回到村里,已是中午时分。便又在王叔的盛情款待下饱餐一顿。午后,与主人家和向导Y匆匆道别,离开了龙王庙村,去我的下一站——尚庄野山寨。

(被称为“野草莓”的覆盆子)

尚庄野山寨

野山寨,因被靠南山,故又名:南山人家。同时,它还有个更雅致的名字叫做:晋察冀写作度假村。来这里游玩、度假的北京客人更愿意称它为“南山人家”。南山人家地处易县南城司尚庄村,乘坐火车来的北京游客需到南城司站下车。

接待我的是南山人家掌柜W,因其言谈举止豪爽热情,给人亲切之感,年龄又长我几岁,所以我称呼他“W哥”。自从W家兄弟六人合开山庄以来,只有老六W的南山人家生意经营的最好。问起原因,他只是腼腆地一笑,倒是一旁北京来的游客快言快语地告诉我:这里多半是回头客,老人常住、年轻人常来,客人们基本把这里当家了,回头客越来越多,所以生意自然越来越火……

我想:如果真如同北京来的阿姨所言,那W哥的南山人家倒的确有些看家的东西了,要不怎能抓得住挑剔的北京游客呢。于是,我便带着一探究竟的初衷,开始了我的南山人家生活。

无法复制的恬适

由于W帮我找的旅游的士还没来,闲来无事,就一个人在南山人家山门内的大院子里来回踱步。虽然是晌午时候太阳光正足,但院子里却非常清凉。十几棵几十年树龄的高大杨树把整个院子捂得严严实实,大家也愿意在树荫下乘凉、下棋、喝茶、聊天。

前院一只孤零零的小羊羔,正趴在水槽边午睡,它哪里知道这很有可能将是它能够享受自由的最后一个午后,晚上就很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盘中餐;老母鸡咯咯地带领着小鸡们旁若无人地在乘凉的人们身旁走来走去找食吃;小猫则一个劲地缠着大花猫吃奶,而大花猫却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径自走开。刚来的时候有些匆忙,没有留意到前院的窗户里外挂了许多谷穗、葫芦、玉米和烟叶,很有一番太行乡土气息。

南山人家的山门前是拒马河的支流,水量不小。每天傍晚天热时,总有不少人在河里游泳,小孩子们也愿意在河里捞些小鱼小虾拿来玩。紧邻河的旁边是去年新建成的30米攀岩场,是探路者俱乐部指定的户外拓展基地之一,每逢周末,就有北京的游客专程赶来活动筋骨。

南山人家的后院基本是客房区。所有客房与南山山脚紧紧相连,三种不同风格的客房由近至远一一呈现在眼前:“团瓢”茅草房子、石头茅草房屋和黄土茅草房屋,每一种都让我感觉很兴奋。“团瓢”是当地人传统居住的房屋类型,类似于南方的土楼或粮仓的样子:上粗下细,顶部扣个茅草“帽子”,主要用荆棘、油毡和芦席制成。不知什么原因,如今在这里团瓢房屋已经很少见到了。听W说:北京来的不少年轻游客就指定要求住“团瓢”。要不是担心晚上下雨会挨淋,俺也想晚上睡在这里面感受感受。再往前走就是石头茅草房屋的样子,房子外墙由许多大块石头砌成,房顶铺满茅草,墙根正对着屋内土炕的位置还设置了烧火口,外墙的石头已经被熏得黑黑地,这是专为中老年客人和冬天来此度假的客人准备的特色火炕客房。如果有要求,就算在夏季也可以烧烧火炕,一般也就是老年游客敢消受这项服务。最后面,是我所居住的客房——黄土茅草房屋,看上去类似陕北风格黄土民居,不同的是房顶依然是茅草搭成的,只看着感觉就很亲切。于是,赶紧拾级而上,进入屋内。整个屋子不算宽敞,但很干净,也很凉爽,尤其是屋子后面山坡上长一些的草叶,居然已经搭在后窗台上了,没想到人与大自然能够如此近亲,这让我很是开心。

至此,我开始察觉到了一些“南山人家”的魅力所在:正是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情景、这样好客热情的待客方式和地道的太行百姓气息,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细节,在整个“南山人家”蔓延着,让客人真正有种宾至如归的恬适感觉,在情景、在细微中见优势。我想,这种恬适是无法被简单复制的。

(太行山的磨盘)

纵情驰骋的驼岭古道

距离南山人家5公里有条驼岭古道,是很早以前曾沟通关内关外的马帮路,由于地势复杂,修路不便,如今已经不作为运输道路使用。据说,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驻扎有八路军部队,但因叛徒告密,日本军队集中了大量精锐对驼岭、摩天岭一带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导致数以千计的八路军战士长眠在此,如今在驼岭古道还可以看到零散分布的八路军坟。驼岭古道由外往里地势越来越高,海拔余米的摩天岭原始森林就在里面。听向导说,摩天岭山上盛产麦饭石,相应地,这里的山泉水对人体十分有益。溪水是从古道一侧大小不一的乱石中潺潺流过,经过溪流长期的冲刷、切割,石头也变得千奇百怪:乌龟、海豚、地毯、太师椅……惟妙惟肖。

站立在古道的黄土路上,几十分钟也没有一辆车子经过,只有溪水、怪石、远处的大山和放羊人。正因为驼岭古道有着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形态,仅仅一两年间,就吸引了大批越野自驾爱好者前来光顾,他们喜欢驾驭着越野车驰骋在这条崎岖颠簸的历史古道上。

千年尚庄村

南山人家的所在地尚庄村本是个千年古村,虽然从没有什么知名古建和文物景点,但村子里还是散落着一些不起眼的历史遗存。比如,村中心的古井算得上年龄最大的了,据考证早在唐代建村时建此水井,古井之水至今依然供乡亲们食用。许多家里已经安装自来水的百姓,也依然喜欢在这里担水、摇辘轳;村北的五叶枫树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古树了,树龄已近千年。每逢春季时开花,到了秋季下霜时就会变成火红色,这也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如今粗大的根系纵横交错地暴露在地面以上,仅看根部,类似南方的榕树,村里人都形象地称此树为“筛子树”;因为保管不当、破损严重,村口的“古桥”已经破旧不堪,只在桥身上还留有一些光绪三十二年重修的记载文字,此桥名曰:阳谷桥。今天的阳谷桥早以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只能安静的躺在那里供左邻右舍的乡亲们聊天歇脚。

今天的行程就在回忆历史中告以段落,晚饭时,W特意亲自动手为我们准备了两只烤全羊,但我没有询问他两只羊中是否有下午在院子睡午觉的那只小羊羔。席间,大家吃的喝的都很尽兴,就连从来不饮酒的W也破了例,结果搞得面红耳赤、头晕目眩。

转过天来的清晨,由于喜欢猎奇,所以我便又踩着露水上山去观赏生长在南山半山腰的高山芦苇地。芦苇地的面积比我想像的要大不少,而且芦苇长势旺盛。透过高高的芦苇眺望远山的风景,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吃过早饭,便与住在那里的同乡和W一一作别,如果不是因为急着赶火车回京的话,我愿意在这山山水水中再多小住几日。临别时,心里还在暗暗提醒自己:有时间一定再回南城司!

(那座楊谷桥)

南城司纳凉攻略

龙王庙自然风景区和野山寨(南山人家),都有为乘坐火车来此的北京游客提供免费车接车送服务,但动身之前一定要提前联系预订;

龙王庙自然风景区:接、送、吃、住、游,周末报价-元/人以内。野山寨(南山人家):接、送、吃、住、娱乐,周末报价-元/人以内;

龙王庙村至尚庄村野山寨(南山人家)打车约20元;

尚庄村附近的驼岭古道适合越野自驾。具体线路信息,向野山寨(南山人家)掌柜咨询;

龙王庙附近主要景点:兴阳山、金石片、奇峰古道、永宁山、石门峡谷。野山寨(南山人家)附近主要景点:天门洞、尚庄古村、驼岭古道、摩天岭原始森林、紫荆关;

龙王庙旅游度假预订杨忠(0)139316935-。野山寨(南山人家)旅游度假预订王胜民(0)-;

火车攻略:可以乘坐“北京西站至涞源”次列车(14:14发车);或者乘坐“北京西站至太原”次列车(06:30发车)(上述两个车次路程均4小时左右,票价10元/人)。去龙王庙自然风景区在奇峰塔站下车,去野山寨南山人家在南城司站下车。

自驾车攻略:当地人推荐自驾车者,先走京石高速转京昆高速再转张石高速到易县紫荆关口下道后北行到南城司,抵达行程目的地,单程约公里;自驾车如果走国道也可到达南城司之行的目的地,路程公里,但路况不好,盘山路多,走此线路不利于提高行车效率。

南城司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北部,距县城29.3千米。在保定西北近80公里,京西南公里。境内有京原铁路自北向南穿乡而过,有南城司和奇峰塔两个火车站,乡内主要干道有紫玉公路位于南城司乡西部,拒马河流经境内。乡政府驻南城司村。面积平方千米,辖21个行政村。年建南城司乡,年改公社,年营安公社并入,改南城司乡。年11月撤区并乡,营安乡并入南城司乡,年龙王庙乡并入。辖南城司、北城司、曹各庄、北辛庄、宋各庄、岭子南、长岭、南台、尚庄、白麻、营安、黄土台、龙王庙、蔡家庄、木厂、南庄、建国村、奇峰塔、同角村、桑园、文海村21个行政村。古老的小山村南城司,散落着秀丽旖旎的山水风光,也隐藏着悠远古老的历史人文。据当地县志上记载:这座小城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百里王刘展雄曾在这里建城屯兵,扼守着一条京师通往华北平原的要道,现北城司内的三棱坨处可看到部分遗迹。附近有一叫尼瓦铺的小村,当年罗成曾率军与隋兵大战在河北一带,泥瓦铺就是他战死的地方。

出南城司西南,有一座古村落叫尚庄,村里有几百户人家,农舍都保持原有古朴的风韵。很多建筑都是老式的明代建筑。都为老式明代建筑。青石台阶、门墩、石鼓、木雕门窗花格、墙壁上的各式砖雕一应俱全。古村里虽然从没有什么知名古建和文物景点,但村子里还是散落着一些不起眼的历史遗存。比如,村中心的古井算得上年龄最大的了,据考证早在唐代建村时建此水井,古井之水至今依然供乡亲们食用。许多家里已经安装自来水的百姓,也依然喜欢在这里担水、摇辘轳;村北的五叶枫树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古树了,树龄已近千年。每逢春季时开花,到了秋季下霜时就会变成火红色,这也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如今粗大的根系纵横交错地暴露在地面以上,仅看根部,类似南方的榕树,村里人都形象地称此树为“筛子树”;因为保管不当、破损严重,村口的“古桥”已经破旧不堪,只在桥身上还留有一些光绪三十二年重修的记载文字,此桥名曰:阳谷桥。今天的阳谷桥早以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只能安静的躺在那里供左邻右舍的乡亲们聊天歇脚。

  野山寨位于易县城西北方向,位于太行山脉,距北京公里,约3小时路程。野山寨是近年新开辟的淳朴景区,是及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和乡土民俗为一体的景区。野山寨景区是抗战时著名的晋察冀边区,杨成武将军率部抗击日寇的地方。野山寨平均海拔0米,植被茂密,青山翠柏,绿水环绕。有丰富的历史、民族文化内涵,动植物资源多。景区质量受到国家有关旅游专家好评,近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等都有过相关报道。

在尚庄村南去往南城司的公路边(大致自S省道与奔东去往南城司公路交叉口东行大约1.5公路处)有一石碑,上书“南山人家”,顺路标转下砂石路,车行一里许,河对岸便是“南山人家”。始建于14年前,很有些山野情趣和民俗风情。老板一家是本地尚庄人氏,兄弟六人,老大王胜利是尚庄村走出的能人,先是当兵,后转业在京,从事民俗研究,对本地历史也颇有挖掘。

您对文章内容有什么想说的,点击评论,欢迎发表。

  特色一:漫步尚庄千年古村,观百年枫树、阳谷桥石刻,感受古朴农家生活;

  特色二:行古驿路,行走丛林之中嗅青草之清香。沿河而上横穿骆驼岭,天然氧吧内吸取纯净的空气;

  特色三:采野菜登山揽天门洞奇景,踏长城观古代遗迹;   在野山寨景区四季特色:   春踏青,山花竞开,漫山遍野,山鸟飞歌,花香幽幽;   夏避暑,吹凉风嬉涧水,汲清泉,清废气;   秋采摘,红叶漫天山果累累;   冬雪冰川铺地,雪看玉树琼枝,风听空谷松涛;

  南山人家休闲园位于野山寨景区中心地段,是集餐饮、住宿、攀岩、露营、观光、水中嬉戏为一体的农家乐休闲场所。南山人家休闲园背靠青山,面朝小溪

。丛林之中传统民间建筑...石头房、火炕、团瓢尽显农家风情。树林内环境自然优雅,吊床休息、露营、户外烧烤体验户外的愉悦。   目前南山人家休闲园能同时接待80人左右住宿,人用餐。住宿以传统农家火炕为主,团瓢为辅,真正的仿古农家情调。

  南山人家休闲园以纯朴农家菜为主,野味野菜为辅,烧烤大众菜为点缀。品婚宴,吃山珍烤野味,太行山传统名吃板肠炖豆腐,山狗筋,山兔炖土豆,特色烤全羊等等。   联系人:王胜爱   手机:(北京)(景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enzia.com/fzpc/6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