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树莓,俗称马林或托盘,为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 SP)植物,是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灌木树种,国际上称为“第三代水果”。欧美国家早已广泛栽培,并已形成产业化。
树莓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果实所含的各种成分易被人体吸收,有促进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改善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据分析,每克红树莓鲜果中含水分83.3—88克,蛋白质0.8—2克,糖类5.3—6.8克,纤维素2—4克,有机酸0.8—3克,果胶0.3—1.6克,钠21毫克,钾—毫克,钙30—36.4毫克,镁20.7—29毫克。磷32—.7毫克,铁1—4.1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B5、维生素P、维生素E、维生素C等维生素,其中尤以维生素P和维生素C含量最多,每克果实中含维生素P—毫克,维生素C16—62毫克。树莓的抗衰老物质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抗癌物质(鞣化酸)含量高于现有的任何栽培及野生水果,果实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天然色素。据前苏联报道,其浆果每百克含有0.5—2.5毫克的水杨酸,可作为发汗剂治疗感冒、流感、咽喉炎及降热。根浸酒可作为养筋活血、消红退肿的药剂,茎叶煎水可洗痔疮,叶捣烂可敷恶疮。树莓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树莓果实除供鲜食外,主要用来加工制成各种食品,如果汁、果冻、果酒、果酱、罐头、清凉饮料等,果实速冻可保持良好的风味,是国际市场的畅销产品。
树莓具有栽培简单、繁殖容易,结果早、上市快,一年栽植多年受益等特点。栽植两年便可结果,第三年丰产,亩产可达—公斤。
第二章 品种
树莓品种约有多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寒带、温带,少数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南半球。中国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大约有种,南北方均有分布。按果实颜色分类有红树莓、黄树莓、紫树莓、黑树莓。主栽品种有红、黄两种。
红树莓:树势中等,萌芽力、成枝力强。基生枝较多,当年枝平均高厘米。节间4—5厘米,芽较小,休眠期基生枝呈紫红色。当年抽生花序长20—50厘米左右,自花结实,果实较均匀。7月上旬开始分期成熟,果实呈圆头形,不耐贮,成熟后果实呈红色,单果重3—6克,含糖6.35%、酸1.08%、蛋白质1.%,每百克果实含维生素C29毫克,品质上等,香味浓。叶深绿色,叶背有茸毛,叶面皱褶较浅,叶缘锯齿细,叶尖向下。抗病力一般,抗寒力较强,产量每亩—公斤左右,适宜大面积发展,可做主栽品种。
黄树莓:树势较强,萌芽力中,成枝力中,基生枝较少,当年生长厘米左右。有少量抽生分枝,节间5—6厘米,休眠期基生枝呈浅黄色。当年抽生花序长50—75厘米,着生少量的短刺,自花果实。果实均匀较大,7月上旬分期成熟,平均单果重2.4克,果实呈长圆形,不耐贮,成熟后果实呈黄色。果实含糖6.6%,酸1.59%,蛋白质1.15%,每百克果实含维生素C24毫克,品质上等,香味浓,深受消费者喜爱。叶浅黄绿色,叶背有茸毛,带有少量短刺,叶面皱褶较深,叶缘锯齿细,叶形较尖,叶尖向下。抗寒抗病力强。产量较高,每亩0—公斤。对土壤要求一般,不喜肥力过高的土壤,适宜作搭配品种栽培或大面积发展。
黑树莓:树势生长较强,萌芽成枝力较强,基生枝少。匍匐生长当年可生长3—5米,节间6—8厘米,芽较小,休眠期基生枝呈紫色。表皮带有较厚的白粉和硬刺。当年抽生花序长40—60厘米左右,果柄密生小刺。自花结实,果实较小呈圆头形。7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重1.9克,果实较硬,耐贮运,着色红色,成熟后呈黑色并带有光泽。果实含糖5.73%、酸1.31%、蛋白质1.54%,每百克果实含维生素C30毫克。品质上等,香味浓,可供鲜食和加工。叶表面深绿色,叶背灰白色并带有茸毛。叶缘锯齿细,叶尖向下。抗病抗寒力强,产量较低,每亩—公斤。该品种枝条硬刺较多管理不便,只适宜做搭配品种栽植,生产上不宜大面积发展。
紫树莓:树势强,萌芽成枝力强,节间5—7厘米,芽较大,休眠期基生枝呈紫红色,表皮带有硬刺,分布较密并带有白粉。当年花序生长50—80厘米,果柄带有小刺自花结实,果实中等。7月中旬分期成熟,果实呈圆头形。平均单果重2.1克,果实软,不耐贮,成熟后呈紫色,果表面有一层茸毛。果实含糖8.5%,含酸2.08%,含蛋白质1.33%,每百克果实含维生素C20毫克,香味一般。叶表面深绿色,皱褶较深。叶背灰白色并有茸毛,叶脉带有小刺,叶缘锯齿细,叶尖向下呈锥形,抗寒抗病力较强。每亩产量—1公斤,适合作搭配品种栽植。
上述四种颜色的树莓,果实成熟时呈帽状并与花托分离。还有一类黑莓果实成熟时紧贴在花托上不分离。尚志市三莓研究所年引入两个美国黑莓品种卡依娃(Kiowa),沙尼(Snawnee),这两个品种的特点是:
树势健壮,树高1.5—3米,枝上有带腺柔毛及硬皮刺。掌状复叶,5个叶片,叶片长4.5—10厘米,叶柄和中脉上生有尖刺。总状花序,有多数花,花瓣白色。成熟果实为紫黑色,有光泽,圆柱形,果实个大,横径2.6厘米,纵径3.4厘米,平均单果重6.38克,最大果重14.6克,果肉紫红色,多汁,味酸甜适口。这两个品种均为丰产晚熟品种,并具有喜光、耐旱特点。因枝条生有硬刺,不便于管理,可作为搭配品种栽植。近年来,我国树莓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为满足生产需要,从国外引入了树莓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部分品种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费尔杜德(FertodZamatos):该品种从匈牙利引入,是匈牙利的主栽树莓品种。特点是树势健壮,基生枝长。基生枝平均长度3.74米,最长4.72米。每株结果枝着生29-34个花序,花序平均长度52.5厘米。结果枝单株平均结果总数为个左右,其中有效果平均为个。果实横径平均为2.4厘米,纵径平均为2.2厘米,平均单果重4.14克,最大果重5.7克。单株结果量平均为1.11公斤,亩产量可达公斤左右。鲜果糖度平均为12.9%,该品种为单季品种。
哈瑞太兹(Heritage):该品种基生枝平均长度1.12米,最长1.5米。每株结果枝着生20-44个花序,花序平均长度16.6厘米。结果枝单株平均结果总数为个,其中有效果平均为个。果实横径平均为1.94厘米,纵径平均为1.52厘米,平均单果重3.02克,最大果重3.9克。单株结果量平均为0.66公斤(两季可达1公斤左右),亩产量可达-公斤左右。鲜果糖度平均为13.7%,该品种为双季品种。
双季品种的特点是:基生枝及蘖根苗在形成的当年即在其上部顶端形成花芽并开花结果,花期8月,9月份成熟,可不断采收,直至霜冻来临为止。越冬期间结果枝上部干枯,来年春从枝条中部即上年未结果部分腋芽中抽出结果枝开花结果,果实在7月上旬开始成熟。因在夏秋两季产生果实,故称双季树莓。该品种也可作为单季品种栽培,方法是果实采收后,将地上部分结果枝条全部剪除,可不用埋土防寒,来年的基生枝即可结一季果实。
(《哈尔滨林业》供稿)
编辑:关勇
审核:张芳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