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不仅仅成为了时下餐桌上最流行的饮品,也沟通着世界各地不同区域有着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以酒会友的古训,放在当今依然不会过时。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普地子带你走进中国本土的特色酒文化,让你了解一下不同地区的风土民情。
言之无味,则酣畅痛饮
酒桌上,我们时常通过豪饮传递着情感
在激荡不觉的跌宕起伏中
杯盏里的芳香四溢,成了诗、成了韵
那酒香回响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
落在西柳垂杨的江南
被佳人才子的明眸秋水
写成了小桥流水的花雕
落在塬风纵横的西北
被风尘黄土的淳朴汉子
啸成了浑浊炽烈的西凤美酒
落在峰岭叠嶂的川渝滇桂
被隐山壮士的隐隐柔情
绣成了醇香的西南茅台
落在委婉豪迈的闽粤
被气宇轩昂的坦荡儒商
谱成了荡气回肠的覆盆子原浆佳酿
...
城市曾将“特色”磨灭
但酒香又将“不同”唤醒
错落有致的地域酒香中
是一方民情与一方水土的对话
风物养人,酒醉风云
在千年传承中,细品那属于中国的酒香。
江南花雕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从江南庭院深处吹拂而来的清风,化作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也化成了小桥流水的轶事,缠绵在花雕酒香与江南的一颦一笑里。
闻着摇橹声醒来,伴着夜雨敲荷睡去,饮过花雕酒酿,仿佛只有江南人最能体会这酒中的思绪,让这几百年的小城故事依旧在这片土地上传承。
因为他们最懂得,切莫辜负这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西凤美酒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雄赳赳的是那酒桌上的口令:酒嘛水嘛喝嘛,钱嘛纸嘛花嘛。潇洒的就像千万老陕齐吼的秦腔,也像贾平凹笔下的不凡人生境地,让人回味。
脚踏黄土高坡,一眼望尽岁月千年,一碗油泼辣子,一口西凤美酒,西北人胸中的豪气就是辣气和酒气汇成。
他们坚信,世事无论多么艰辛,也能胸含西凤美酒般的豪装,烈出无尽的生命活力。
西南佳酿
随着清代“两湖填西川”大移民,各类酒香也接连涌入,茅台的形成正是容纳百家、博采众长,这种兼收并蓄的气质正像西南的风土民情。
往大处看,是山水在桂,雾锁渝川。往小了瞧,是各类食材滚烫在一起的火锅,是西南边陲随处能闻见的浓烈酒香。
品一种茅台,醇和浓香,涮一把红汤水,沸腾张扬,川渝滇桂之人,将包容和进取渐渐融入了酒香,小酒淡饮,是讲不完的巴蜀奇事,滇桂情缘。
东南原浆
东南沿海,是我成长的地方。绵延不绝的海岸线普,伴着华灯初上而渐渐围成的餐桌,谱成了一道道生活的篇章,这片土地的情怀在杯盏交错中显得更加优雅豪迈。
闽粤商儒遍布的已不仅仅是国人的眼界,还有踏出国门的华侨,但无论你走多远,最牵挂的还是冠绝东南的原浆佳酿。
开天辟地的人挥洒汗水,四海齐聚的人落地生根。舌尖记下的原浆佳品,就像翻滚的潮水,拍打着沿海城市的节奏,也激荡着世界的酒文化。
这些地方特色的酒香和佳酿,接受着水土与住民的孕育,将城市“不同”的底蕴唤醒,又在一代代的品鉴中影响着一方特色和文化。
它其实就是根植在不同特色地域的血液里,挺直腰杆开怀品鉴,那一定是涌动不息的泉流,独属于中国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