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屋杨老师去年送了小朋友一套《小车迷贴纸书》。
我当时的笑容朴实无华又心不在焉:毕竟,什么小白兔小脑斧,水果蛋糕三明治,小房子小蜘蛛这些贴纸书,我全都买过啊~效果嘛,justsoso啦(英语是不是有点纯正?)
但是万万没想到,先前小领导对我买的书看不上眼全赖我方向没找准——
凭借对自家毛老板喜恶的深刻认识与推己及人的同理心,杨老师一出手,就让我看到了不同:
不眠不休一鼓作气贴完第一套之后(傻孩子当时还没意识到他老妈其实也可以再去买新的,而我也机智地选择了装糊涂),没有新书补货也没能阻挡小朋友继续贴贴贴的步伐——他的方法是小心翼翼循环利用,贴完再揭,揭完再贴,如此反复,相当低碳环保。于心不忍的姥姥连连感慨:这一套书都已经贴出好几套了。
直到很多贴纸实在破得无可再贴,小朋友仍有妙用。六本书不仅从封面颜色到单本标题记得丝毫不差,每页的内容也是烂熟于心;不仅细化到了掌握各种车型,还顺带着连每辆车子下的字儿都给认了(有些大概单纯是靠图念的,有些是真给认识了),这一收获连大人们都始料未及。对小朋友来说,字儿本身简单还是复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车子相关。
我娃的这股子执著劲深深打动了我妈,看不下去的姥姥拔刀相助,我们两代老母亲比学赶帮超,纷纷拿起手机咔咔咔下单,家里的小汽车贴纸书终于多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某当某东某宝上搜索“小汽车贴纸书”“小车迷贴纸书”出现的排名靠前商品,在我们家基本都能找到(有的还不止一套),散布在饭桌书桌柜子床铺沙发各处。每次我吹牛要把这些书堆成一摞拍合影,姥姥就会冷静地劝阻我,楼下还有一堆呢。
春节回老家,难得思维缜密一次的我提前备下了一套新的小车迷贴纸书(再次感谢杨老师),按照每天贴半本到大半本的进度,我估摸着撑足春节假期是没问题的。现实从第一天就让我瞪大了眼睛,满满32页几百枚贴纸的第一本贴纸书,一个小时内全部报销!小朋友根本不带找的,从揭到翻再到贴,一气呵成。睡前消遣就这么直接用掉了我原计划的两天。至此,我对“庖丁解牛”这一成语的认识直接从理性回归到了感性。
睡前读物往往也是贴纸书。我充分动用智慧劝进被窝后,小朋友仍然在黑暗中孜孜不倦地跟我讨论。我突然来了兴致要秀一下英文,卖弄地说:“小汽车是car,卡车是truck,火车就是train~”
小朋友静静听着,突然出其不意举一反了个三:“妈妈,那拖拉机是什么?”
“呃,你等着,我去查一下。”刚刚燃起的对自己寓教于乐的得意就这么烟消云散,我一骨碌爬起来查了手机,“啊,是tractor!”
“那联合收割机呢?”
这次我没再铺垫,等待我的,不过是床边的拖鞋而已:“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中科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