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熟了,有一种叫莓(mèi)子的野果也就成熟了
(成熟的莓子)
这个时节有一种类似于草莓、味道酸甜可口的野果子伴随着麦黄而成熟,我们天水把它叫莓(mèi)子,念作四声。
莓子学名地(蔓)莓子,蔷薇科,主要分布甘肃、陕西、青海、四川等地区。
多生长于砂石土层当中,耐旱。果子成熟于夏季,夏收之后立秋之前。颜色为橘黄色,味道酸甜可口。
(莓子一般生长在砂石土层当中)
(诱人的橘红色)
麦子黄了,遍布在地埂、田野、路边、山林中的莓子也就成熟了,有些地区把莓子也叫作“麦泡”。
天水的野果很多,像瓢(野草莓)、剪子、桑杏、羊粪杏等等,在这些野生水果中,莓子最受大家的喜爱。
(用瓢再馋馋你们)
(“剪子”,也就是沙棘)
(叫做“羊奶奶”的野果)
割麦的时候,上地第一件事就是到田埂上找莓子吃,早晨的是最好吃的,带着露珠,在晨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清凉甜爽,等中午太阳晒热就不好吃了。
(割麦子的时候小孩也喜欢跟去,一是可以摘莓子吃,二是可以在麦地里尽情玩耍)
(割麦子的时候小孩也喜欢跟去,一是可以摘莓子吃,二是可以在麦地里尽情玩耍)
麦子地里长的是橙黄色的,是最常见的,有一种是倒挂在田边较高土崖上,是红色的,也比较常见。
(吃法大多都一样,摘上满满的一捧,一口全放到嘴巴里面)
小编突然想起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到的:“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查阅了一下覆盆子,虽然与地莓子外观相差无几,但是却长的高一点,小编的知识有限,确实是弄不清楚这几种莓的区别,只知道都是蔷薇科的植物。
(鲁迅先生笔下的“覆盆子”)
(树莓)
那时,心里都有一片长莓子的地方,年年都去摘食,看着那藤蔓上朵朵小白花渐渐谢去,渐渐长出小果实来,然后,盼着那些小果果早点变黄、变红。
待到果实开始由青转黄时,就开始摘食了,开始时,莓子硬硬的,苦苦的,继而,有点软了,有点酸了,我们很高兴,急着告诉大人们:“莓子熟了,快割麦子吧。”大人们看都懒得看我们:“早着呢,等着吧!”
(生长在石缝中的莓子)
莓子味道甜美,不但小孩子喜欢吃,很多虫子也喜欢吃,吃时一不小心就会把虫子吃到嘴里,留在我记忆里最多的不是莓子的甜味,而是臭虫的味道。
(诱人的橘红色)
地头的莓子先后变软、变红了,这种像草莓,酸甜的小果果立即成为孩子们的宠爱,不过要小心藤曼上的倒刺。
小伙伴们摘着莓子,追着、笑着、跑着、玩着,孩子们心里的夏天这才姗姗到来。
(前几日,母亲为我摘的莓子)
(前几日,母亲为我摘的莓子)
好了,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都已经按耐不住了,让我们一起相约在田间地头,摘莓子去咯。
PS:那么问题来了,哪里有大片大片的莓子呢,请小伙伴们留言告诉大家吧~!
来源:天水生活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