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用来酿酒的红葡萄果皮必须厚实,而且颗粒普遍较小。酿造红酒的常见葡萄品种有赤霞珠,梅洛,歌海娜,佳美,品丽珠,丹魄,巴贝拉,黑比诺,丹魄等等。这些品种的红葡萄酒都十分受消费者喜爱。
赤霞珠
赤霞珠是源自法国的酿酒红葡萄品种,赤霞珠葡萄酒的特点是带有明显的黑醋栗等黑色水果香味,单宁含量丰富,酒体饱满,口感浓郁,经过橡木桶陈酿后,柔化单宁,口感会更丰富。
形态特征
赤霞珠是高贵的酿造红葡萄酒品种之王,是传统的酿造红葡萄酒的优良品种。这个品种适宜在炎热的砂砾土质中生长,因为果粒小但皮比较厚,所以成熟的时间比较晚也不太会有秋天采摘前雨水较多导致的果粒腐烂的问题同时因为春天发芽比较晚,春寒霜冻也很难影响到它的生长。如此好的种植性和产量稳定性,也是它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一大原因。
主要产区
赤霞珠在法国主要种植在波尔多地区以及法国西南部在波尔多,赤霞珠通常与美乐(Merlot)和品丽珠(CabernetFranc)一起混酿,在很多其他产区也会采用这样的“波尔多混酿”(BordeauxBlend)的经典组合。在法国西南部的朗格多克产区。
口感
由赤霞珠酿造的葡萄酒,受葡萄采收时果实成熟度影响很大,当果实未完美成熟,会显现更明显的青椒以及植物性气味,相反,果实成熟完美,甚至是过熟状态,那么酿造的酒就会呈现出黑醋果酱气息,口感似果酱。
香气
赤霞珠(也称作雪花沙和苏维翁)香气非常容易辨认其酒香以黑色水果(如黑樱桃和李子等),植物性香(如青草和青椒)及烘焙香(如烟草,雪茄盒,香草,咖啡和烟熏味等)为主。
其酿造的葡萄酒年轻时往往具有类似青椒、薄荷、黑醋栗、李子等果实香味,陈年后逐渐显现雪松、烟草、皮革、香菇气息。
梅洛
Merlot,以“梅洛”、“美乐”的称谓最为广泛,是一种18世纪末才出现的红葡萄品种。在波尔多的大部分产区都有种植,占了总的葡萄种植面积的58%,同时也是法国最为广泛种植的葡萄品种。在法国以外,还广泛种植于美国、意大利和东欧等世界各个地区。
形态特征及产区
梅洛的果粒呈乌蓝色,体小皮薄,比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更为早熟,但收成时如果雨量过多容易腐烂因为喜欢凉爽又能保水的土质,在波尔多右岸的圣埃米利永(Saint-Emilion)产区和波尔多产区的钙质黏土中有着极其出色的表现。波尔多产区传奇的柏图斯庄园(Pétrus)通常用95%的梅洛来酿制葡萄酒。在温度较高的法国南部朗格多克·鲁西荣(Languedoc-Rousillon)产区,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以来,梅洛已成为最成功的“改良葡萄”,其品质大有改观。 梅洛酿制的葡萄酒颜色较深,有着红黑浆果(红樱桃,草莓,黑樱桃,黑醋栗)的丰富果香,在陈年过程中还会产生李子干、灌木丛、雪松和香料的诱人气息。好的梅洛的单宁丰润柔滑,充盈着丝绸的质感。所以它与刚强的赤霞珠相伴成为混酿刚中蕴柔的经典搭配
口感特点
梅洛是一个红葡萄品种的名字,被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地的葡萄酒产区里面。梅洛的特点是酿制出来的葡萄酒通常带有李子和黑樱桃,口感柔和,圆润,易于饮用。
酿酒情况
“梅洛”酿成的葡萄酒具有黑色水果风味(黑莓、黑李子、黑樱桃等),酒体丰满,酸度介于中等到偏低之间,酒精含量高,单宁柔和,含量适中,口感丰富柔顺,酒体平衡、醇厚,宝石红色,澄清透明。葡萄酒生产工艺:“梅洛”葡萄-分选-除梗-破碎(破碎率80%)-发酵-压榨分离-苹果酸乳酸发酵-调配-贮存陈酿-澄清处理-过滤-稳定性处理-除菌过滤-灌装-成品。
黑比诺
黑比诺葡萄来自于法国勃艮第地区。黑比诺酿造的葡萄酒的酒体轻至中等,红色水果味道浓郁(比如樱桃和蔓越莓等等),其口感干爽丝滑,酸度适中,整体风格比较清新,风格精致,适合作为佐餐酒。
形态特征
该品种为早熟品种、酿制优质葡萄酒的世界名种,用它酿制的香槟酒和干白葡萄酒,呈浅黄色,酒香浓,并有果香,醇和爽口,回味深长。酿制的红葡萄酒,色美、质优。
树势中等,嫩梢绿色,绒毛稀少。一年生成熟枝条浅玫瑰色,节红紫色,条纹浅。幼叶绿黄色,叶缘少现紫红色,叶面有浓密绒毛,叶表面并有光泽。成龄叶片小,圆形,五裂,上侧裂刻中等深,下侧裂刻浅,叶表面无毛,呈大泡状,叶背面稀生刚毛,叶缘略向下翻卷,锯齿大而钝,叶柄洼宽矢形。两性花。
口感
试想一下鲜红的果实(蔓越莓、樱桃、覆盆子)、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底味和葡萄淡淡的单宁酸味带来的标志性丝滑口感。
产区
最著名的黑比诺产自法国勃艮第地区──罗曼尼-康帝酒庄(RomaneeConti)、香贝丹酒庄(Chambertin)和李奇堡酒庄(Richebourg)都是重量级酒庄。像加利福尼亚纳帕谷(NapaValley)的罗伯特?蒙达维酒庄(RobertMondavi)和新西兰的间谍谷酒庄(SpyValley)也得到了酒评人的高度评价
监制:闫帅
编辑:张力新
排版:张力新
由于鸭讲团队能力有限,文章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及读者予以斧正。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发送邮件至作者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