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公斤这个充满义乌70后80后童

这两天,

随着气温节节攀高,

许多小伙伴

开始频频上山,

寻找一种“神秘”红果!

有人甚至在半个月前,

就盯上了这种鲜红可人的小果。

昨天,

已经有人采了不少,

放进嘴里,满口酸甜!

“网红”水果,叫法千奇百怪!

眼尖的人

一眼就看出来这种红红的果子

俗称——野草莓

这些红果子叫「红公公」,

当然也有「公公」、「覆盆子」

「牛奶公公」等不同叫法。

每到四五月成熟的季节

小伙伴们就会相约一起去摘果。

物质匮乏的年代,

这些长在乡村山野的野味

堪称“网红”级别的小零食,

一口咬下全是味道酸酸甜甜的汁!

在路边草丛里、

山上的枝条上边走边吃。

吃饱了沿着村道走回家,

拔根狗尾巴草在尾部位打个结,

再把一颗颗野草莓串上,

就收获了一大串“糖葫芦”!

小时候随处可见的野草莓,

哪里有呢?

热心的吴阿姨

告诉我们:

我们家门口就有不少,

不用钱全部免费!

“前两天我刚刚吃过,

小小的像mini版的草莓。”

吴阿姨说:“现在只成熟了三四成,

估计到五一应该可以大量成熟了。”

从阿姨拍来的照片可以看到,

“野草莓”的枝丫上,

确实还有不少青青的果子。

这种野草莓很娇嫩也很难保存,

最佳食用状态是

摘的时候用手轻轻一碰就往下掉的。

如果还要要用手去拔的,

就说明还不够熟。

另外,

想找野草莓还有个诀窍:

去到村道的小路边,

沿河岸,石头边,找找还是有的。

除了路边采摘,

我们在网上搜到了不少卖野草莓的商家,

不过价格有点贵,

88元一斤,甚至一斤的都有。

浑身都是宝,根叶可入药,还能止血!

野草莓叫蓬蘽(lei,音同蕾),

这是蔷薇科的小灌木,

在华东地区的山坡、路边常能见到,

最明显的特征是大多为3叶,

少数是5张叶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四五月开花,五六月结果,

果子是红色的,

直径在1.5厘米—2.5厘米,

吃起来酸酸甜甜的;

根和叶子都能药用,

叶子新鲜采来,

直接捣烂敷在伤口上可止血,

根则要到夏、秋时挖出来,

洗净晒干后入药。

除了直接摘了吃,还能做果酱、泡酒。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野草莓并不仅仅指的同一种莓,它包含很多类,但是最容易在山间野林见到的是三种:蓬蘽(PéngLěi)、覆盆子、茅莓和蛇莓这四种。蛇莓比较好分辨:植株似草莓为藤蔓状,无刺,开黄色花,味淡舔,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药,据我了解,中药中以地锦草称也较多。在前面已有一篇专门的介绍,此处就不多赘述了。它们三,都属于蔷薇科,因此差别很小。蓬蘽(PéngLěi)在山上最常见,其次是覆盆子、茅莓。都属于野草莓,另据有关资料,野草莓科约有属余种,分布于全世界。我国约有51属余种,产于全国各地。蓬蘽和覆盆子,都属于蔷薇科,花开都为白色,茎枝上长有刺,叶片边缘均为锯齿状。

蓬蘽

覆盆子

其中蓬蘽是那种较低矮的野草莓,一般为高度不超过膝盖的直立生长的灌木,其果实是空心无核的,不带蒂,果实相对比较圆。我们一般在田间地头、山坡灌丛见到的基本都是它。而覆盆子为藤状灌木,一般生长于山坡、灌木丛等处,一般相比蓬蘽要更难采摘到,果实形似缩小版的草莓,和草莓一样采摘下来是带蒂的。此外覆盆子还分掌叶覆盆子、树莓两种,其中掌叶覆盆子的叶子像手掌上的五指一样,树叶都是分成五瓣的,而且果实要比树莓大一些。对于茅莓,其果实植株与覆盆子差别不大,实心有蒂,红色,口感也差不多。但很好鉴别的一点是其花是粉红至紫红色的。

如下图:

来源

《天天看余杭》

编辑

吴哲男责编

王超

编审

陈颖颖

往期推荐点击回看

昨日回顾:养父老房被村里回收,养子不服!南王店村:你爸是五保户全村公认!

在看热点:房子造好近20年,为何做不了不动产权证?江东宗塘40余户居民心急如焚……

往期话题:继女夫妇这事做得太过分,逼急上溪同年伯:刀架脖子上我也不答应!

欢迎报料!

栏目

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enzia.com/fzpj/8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