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我们的小康生活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北京皮肤病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基础设施大提升、集体产业大发展、生活质量大提高、人居环境大改善……”全镇曾经的6个贫困村先后出列、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顺利脱贫,如今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奋力奔跑,枞阳县横埠镇党委书记姚庆勃感慨地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体现在方方面面,实现乡村振兴,我们信心十足!”

枞阳县横埠镇各贫困村基础设施差,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低,发展相对滞后。在特色种养业、教育、就业、危房改造和金融等政策的扶持下,横埠镇的贫困村、贫困户陆续告别了贫困。

汪六一是横埠镇合龙村曾经的贫困户,一家4口人,年举债承包了合龙村东林场的亩山场。年底,汪六一患上了胃癌,仅医药费就要十几万元,而两个孩子上大学每年又要3万余元。

“根据汪六一的情况,我们和村两委多次主动上门与他谈心,开导他、鼓励他,帮助他。现场指导拟定脱贫计划,出面协调帮助开通三相电到承包山场,为山场建设开发打下了基础。我们还和村两委精心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申报光伏电站、种植油茶,及时兑现产业奖补资金,争取了3万元扶贫小额贷款用于购买羊羔、鸡、鸭苗等。如今,汪六一种养殖已初显规模并有所收益,开发种植了85亩油茶、多亩覆盆子,养牛7只、山羊30多只、鸡鸭约只,家庭人均年收入已超万元。汪六一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年脱贫。”该镇党委副书记周立彬说。

从年开始负责镇里的扶贫工作,周立彬便在扶贫一线忙碌着,眼见着每年一个变化,由小到大,才有了现在的面貌。“在年的疫情和洪涝灾害面前,包括曾经的贫困户在内,大家展现出了良好的应对能力,生活过得越来越从容。这份从容,源自于物质生活的底子厚了。”周立彬自信地说。

年以来,横埠镇实施畅通工程扩面延伸道路56.公里,投入资金万元,水泥路通到了90%的农户家门口;实施后方、黄山、宏海三座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和人饮工程,人人用上了放心水;村里的公厕有人管,垃圾清运实现全覆盖,环境有了大改善;瓜蒌、黄牛、稻虾共养、生态种植养殖业、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现代化食品加工业……村村有了特色主导产业。到年底,横埠镇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0万元的有2个,6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30万元以上,8个村超过20万元。

“在解决贫困的同时,我们为乡村振兴打下牢固的产业基础。全力推进产业振兴乡村。新庄、横埠、龙山、少丰等8个村积极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济发展模式,依托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带领贫困户抱团发展,初步形成了横山苗木花卉生产基地、黄山村瓜蒌生产基地、新华村无花果基地、新庄村稻虾混养生产基地、合龙村和雨亭居委会农业整合体等22个村级合作经济组织,进而带动产业发展,不断推进特色产业提升实效,做大做强村级特色产业,从而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周立彬说。

本文来源于枞阳在线。

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评论、分享、收藏。

主编:王长学

视觉总监:王章志

责任编辑:吴福成

执行编辑:吴海霞张超(实习)

主办单位:枞阳县融媒体中心

主管单位:中共枞阳县委宣传部

“决胜小康看枞阳”短视频、征文、摄影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要闻

县政府第91次常务会议召开

红色记忆

黄镇与八一军旗军徽的诞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enzia.com/fzpj/8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