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莲姿态秀雅,盆栽用作居家装饰,是花叶俱美的观赏佳品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您介绍的是马蹄莲的养护知识。马蹄莲,又名慈姑花、水芋、观音莲等。天南星科多年生球茎草本。原产非洲南部及埃及。其园艺栽培种有5个,即马蹄莲、黄花马蹄莲、红花马蹄莲、银星马蹄莲和热带马蹄莲等。
马蹄莲地下部具肥大的肉质茎。叶戟形或卵状披针形,叶面光滑有光泽,全缘,先端尖,叶柄甚长,为40至60cm,基部有叶鞘。单花顶生,佛焰苞漏斗形,上部展开,先端尖。花葶与叶柄等长或稍长。花色有白、黄、红等。佛焰苞中央长有肉穗花序,圆柱形,无花被,花序上部为雄花、下部为雌花。浆果倒圆锥形。
马蹄莲性喜温暖湿润、无烈日强光的环境。不耐寒、旱。夏季高温干旱进入休眠。冬季能耐4至5低温,长江中下游地区不能露地越冬。保温栽培可周年生长开花。生育期的适宜温度,夜温13℃、昼温16至20℃为好。喜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pH5.5至7。马蹄莲多用分球繁殖,春秋季均可进行。切割母块茎时,每块带芽2至3枚。也可将子块茎剥离母体后直接栽种,1到2年后开花。实生繁殖于花后采种,随采随播,2至3年后开花。
马蹄莲在家庭中常用盆栽方法。一般秋栽春花,春栽秋花。培养土宜用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为宜,一般以园土2份、泥炭土1份、细沙1份的比例加适量的腐熟饼肥配制而成。种植盆选用口径20cm的花盆,种后覆土,浇以透水,置遮阳处,出苗后移至向阳处,每天浇水1到2次,并经常进行叶面喷水。每10天施一次腐熟液肥或每半个月施放每盆10g左右的复合肥。花期宜多施磷、钾肥。夏季植株逐渐枯黄进入休眠期,此时要修除枯叶,控制浇水,停止施肥,至秋季再重新翻盆栽种。春栽的可不作翻盆,8月以后再逐渐加强肥水管理,常能在秋季开花。
马蹄莲虽为半阴性花卉,但在花期喜光,若光照充足则开花多。马蹄莲用作切花时,宜在佛焰苞露色或初开时,将花葶自基部拔出,立即水养待用。在4℃的环境中贮藏,保鲜期可达一周。马蹄莲生长健壮,少有病虫为害。病虫害主要有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多发生在老叶的叶尖和叶缘处,初期表现为叶尖、叶缘失绿变黄,而后沿叶脉蔓延,形成不规则形大斑,最后在叶背部产生墨绿色霉层。
防治方法:加强养护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不用带菌的块茎,并在种前用0.2%多菌灵液浸种30min,消毒处理后再作栽种。软腐病:主要发生在茎的基部和根状茎,感病初期,在地表处的茎基部发生软腐,后向上蔓延使茎叶枯萎死亡,向下发展,使根状茎软腐,根系也腐烂,导致整株萎蔫死亡。花葶感病后,很快软腐折倒,花朵变为褐色。
此病多在5月以后发生,盆内积水最易发生根状茎软腐。防治方法:彻底清除感病的根状茎及其周围的土壤。用农用链霉素浇灌病土进行消毒。叶斑病:为马蹄莲发生较普遍的常见病。严重时,可使植株提早枯萎死亡。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淡褐至黄褐色病斑,多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少数病斑具不明显的轮纹。发展到后期,病斑中央产生许多黑色小点状霉状物。
每年7至10月份为高发期,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病害蔓延迅速,秋后逐渐减少。一般在通风不良和养护条件差的情况下,发病普遍。防治方法:生长期设置荫棚,合理施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及时清除病体、病株,并销毁。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至倍液喷雾防治,每10至15天喷施一次,连喷3次即可。
此外,马蹄莲有时会发生红蜘蛛和蚜虫为害。马蹄莲姿态秀雅,叶色翠绿,纯白、或黄、或红的花苞中显出一串鲜黄,十分赏心悦目,是花叶俱美的观赏佳品。其切花为现代切花的上品之一。盆栽马蹄莲用以厅堂、阳台摆设,也显得十分雅致。马蹄莲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