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化妆品,为何能收割智商税人民

「本文来源:每日新报」

“今天给大家评测一款可以吃的口红……”一位女主播拿着鲜红色的口红,一口咬了下去。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宣称不仅能有化妆品功能,还可以直接食用。在主流电商平台上,标有“可食用”“食品级”字样的化妆品有很多,种类从口红、精油到防晒霜等。然而,所谓“食品级化妆品”很大程度上是商业营销的噱头,贸然食用也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今年以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发布消费提示,称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的概念。

“‘食品级’化妆品是个伪概念,将其作为商品的广告宣传语,属于典型的虚假广告,显然违法。”专家表示,一些商家用“食品级”化妆品引发消费者联想,替换了已被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纯天然”“纯植物”等概念,属于钻政策监管的空子,企图发不义之财,不仅无效而且有害。一些标着苹果、芦荟和覆盆子等提取物的防晒霜,标榜“无毒无害”“纯天然”,其配料表显示的内容并不像其店方产品页上介绍的那样,成分简单且天然,其主要的防晒剂“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在一定程度上被部分从业者认为不适合用在儿童用化妆品中。

权威专家判定了,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消费提示,称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的概念。道理都懂,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食品级”化妆品趋之若鹜呢?首先,当然是老问题,监管没跟上,处罚还不够严厉,违法成本不高,让一些黑心企业和商家可劲儿忽悠。不法商家利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购物,侵害消费者利益,属于扰乱市场秩序,需要一轮精准打击,涉及虚假宣传产品效果的广告,首先要没收广告费用,再处以三倍到五倍的罚款,如果是在电商平台上进行宣传的,亦要对平台予以处罚。只有依法打到黑心企业和商家肉痛,才能起到震慑效果。

一些公众科学素养不高,也是被黑心商家收割智商税的原因。收割智商税的镰刀常备有两把,一个是标榜“纯天然”,一个是打着“黑科技”的旗号。按说,“纯天然”和“黑科技”距离很远,几乎是对立的两端,偏偏成了两把利器分别收割两拨人甚至同一拨人。一些人追捧“纯天然”不用多举例了吧,仅是蹭“黑科技”的热度玩噱头,就够说一阵的。之前时髦的是各种“纳米”商品,现在则多是傍着“量子”科技,打着神奇功效的幌子,似乎万物皆可“量子”。且很有针对性,你有健康焦虑,于是,量子力学内衣、量子鞋垫、量子饮料来了;你有教育焦虑,于是,宣称“培养神童”让人过目不忘的“量子阅读”来了,打造“天才少年”的基于量子力学理论的“全脑开发”开班培训了。没有焦虑制造焦虑,有冒牌专家,也有利欲熏心的业内专家为其站台,令一些人信以为真,至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公众科学素养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然而,是争夺群众和阵地的大事,需要久久为功地多做科普和防骗宣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enzia.com/fzsg/11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