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变聚宝盆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区

记者宋祖锋通讯员徐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流经即墨区蓝村街道的桃源河,世代滋养着大地,不断孕育出新希望。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如今两岸的高效农业和先进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蓝村大米、羊肚菌、火龙果、晴王葡萄等特色种植产业遍地开花,成为强村富民的强劲“引擎”。云路新材料、轨道交通等先进制造产业正源源不断汇聚发展新动能,今年,随着百联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的安家落户,即墨区蓝村街道乡村振兴的羽翼更加丰满,集聚众多优质资源的“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拔节起势,绘就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盐碱地变“聚宝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桃源河,被即墨蓝村人亲切称为“母亲河”,滋养着勤劳而智慧的蓝村儿女。

11月23日,在蓝村街道桃源河畔的“桃源河谷”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葡萄架下经过分拣、包装后的晴王葡萄将陆续发往客户的手中。“别看38元一斤的价格,我们合作社今年产的20多万斤葡萄,现在基本上已经销售一空。”合作社理事长王本奇说,有些客户还跟他们订立了明年的销售合同,这也让他们坚定了壮大葡萄产业的决心。

生长在桃源河畔的土地上结出的一串串晶莹剔透、外表泛黄的晴王葡萄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受到客户如此青睐?“有好的土壤环境才能长出好品质。”王本奇一语道破。原来,桃源河两岸的土壤呈碱性,非常适合葡萄种植,结出的葡萄颗粒又大又甜,饱满圆润。记者摘下一颗葡萄放入口中,香味浓郁,脆甜如蜜。王本奇介绍,他们合作社种出的晴王的最高糖度可以超过20,甜度接近普通西瓜的两倍,很受市场欢迎。

以前,合作社所在的王家屋子村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因土壤属性生产效率低下。年,王本奇通过实地考察流转村庄亩土地,成立合作社进行葡萄种植。不但增加村庄集体收入,而且还带动周边多户村民增收,让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今天的“聚宝盆”。

高效农业先进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链进阶

这片盐碱地结出的“致富果”不光有葡萄。虽已进入小雪时节,但在蓝村街道朱家官庄村的宁禾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个个温室大棚内却另有一番景象。大棚内,一颗颗红彤彤的火龙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凭借得天独厚的土壤优势,种出的火龙果口感香甜软糯,一年四季都可采摘。”合作社负责人说。他们从年开始试种火龙果,如今种植面积达到15亩,成为即墨地区面积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经过多年的培育,基地现有红绣球、黄龙、燕窝等8个品种,形成一年四季都有果的采摘局面,每个大棚一年能带来四五万元的纯收入。

如今,在果蔬种植方面,蓝村街道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成晴王葡萄、红玛瑙大枣、宁禾园火龙果等10余种高附加值精品果蔬种植、采摘、加工、储藏、物流一体化园区,形成四季有果蔬、多点齐开花的产业优势。

梳理“桃源稻乡”示范片区乡村振兴产业链,除了现代农业,背后深厚的产业实力不容小觑。示范区内,青岛(即墨)轨道交通产业园已云集了青岛地铁维保中心、联东U谷轨道交通数智智造园等近20家企业,初步形成核心零部件制造、整车保养维修等轨交产业链条。而另一家先进企业青岛云路股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非晶合金薄带生产基地,成功打造全国首个“双碳软磁产业园”,为全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输出“云路样本”。

家门口上班,打开村民新生活方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合作社在蓝村大地如火如荼发展,家门口上班,在蓝村街道已成为许多村民新生活方式。今年50岁村民的王秀红两年前来到“桃源河谷”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打工,每天一早她就来到合作社,开始忙碌的一天,采摘、分拣、包装,每一道工序她驾轻就熟,在这里的务工收入成为了她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平均每月4千元,工资按时发放,逢年过节还有补助。”王秀红说,自从村里建起合作社,她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还可以跟着学技术,一举多得。

如今在蓝村街道,在合作社帮衬下,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像王秀红一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新产业工人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有奔头。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一新型经营主体为蓝村街道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势能,通过土地流转、劳动入股、就业带动、旅游民俗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羊肚菌、草莓、晴王葡萄为代表的果蔬种植,推动示范片区连片经营、共同富裕,形成推进城乡资源全域激活、全面提升、全民共享的强大合力。在蓝村街道青岛益东蔬菜合作社,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获得流转费稳定收入的同时,可以就近到种植基地务工,开辟“产业在农村、就业在家门、农民变产业工人”的农民增收新模式,据介绍,在合作社务工的产业工人,每人每月能增收0到元。

“链”式发展,串起乡村旅游新业态

如何让现代商贸业和高效农业无缝衔接,共同赋能乡村经济,这是蓝村街道推进乡村振兴的又一个发力点。

今年7月,位于蓝村街道的百联奥特莱斯商业项目顺利试营业,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缘何布局在即墨西部?在采访期间,蓝村街道带给记者最大的印象就是四通八达的交通、铁路网络。确实,陆港蓝村是即墨西部的商贸物流、枢纽经济、临空经济重要区位,处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半小时经济圈,南接青岛高新区、城阳区,西邻胶州市,地处青岛通往济南、烟台的咽喉,坐拥海陆空铁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成为即墨西翼重要一极、青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在便捷的交通网络上,一个个采摘园、自然生态景观、民宿、酒店、商业综合体串珠成链,萌发出乡村旅游新业态。正如青岛百联奥特莱斯商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虹所说,这里不但能给游客带来愉快的购物体验,而且商场半小时交通圈内分布着各种独具特色的休闲采摘观光项目,旅游采摘、休闲购物两不误,带给游客不一样的体验。

今年,蓝村街道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同时,依托辖区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培育出一条乡村精品旅游线,串联“百联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三泉河—精品采摘园—小桥人家—桃源河”等要素,打造“桃源稻乡八景”,勾勒出一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唯美意境。另外,通过扶持引导周边村民将农村小院打造成“田园民宿”和“休闲驿站”,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的同时,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依托禀赋资源,蓝村街道“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实现特色农业产业“链”式发展,让“共富列车”在乡村道路上驰骋。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enzia.com/fzsg/12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