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治白癜风 http://www.wxlianghong.com/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散文中的名篇,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传统篇目,倍受广大师生喜爱。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充满了童真童趣,还在于它有着丰富的文学性,其中的写景艺术尤其值得玩味。
下面让我们重温一下这段景物描写: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读罢,我们不禁有种身历其境、神游其中的感觉。这得益于作者高超的写景技巧。
一、注重点面结合
百草园处处有美景,时时有乐趣,作者采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突出园中的美景佳趣之多。其他地方景色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全面展开,只对“泥墙根一带”的景物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窥一斑而知全豹,单是“泥墙根一带”已经是趣味无穷、美不胜收,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二、精心安排景物
百草园中景物很多,但作者展现给我们的都是精挑细选、合理安排的。
从景物存在的季节来看:
碧绿的菜畦和紫红的桑椹是春天的景物;
鸣蝉和黄蜂是夏天的景物;
油蛉和蟋蟀是秋季的景物。
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
从景物存在的形式来看:
既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何首乌、木莲、覆盆子等静物,
也有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等动物。
从菜畦到石井栏到皂荚树,采用了从低到高的空间顺序,从蝉到黄蜂到叫天子,则采用的是从高到低的空间顺序。
所以,尽管百草园景物繁多,但却写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三、突出景物特点
每一种景物都有其特点,作者写的众多景物无一不是抓住其特点进行描写。同学们,让我们回忆一下课文内容,一起把下列景物的特点补出来:
这些景物特征鲜明,无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作者对它们观察之细。
四、讲究情景交融
在百草园的景物描写中,作者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下面句子流露的感情:
1.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既写出鸟儿的轻灵,又写出了孩子的羡慕之意。
2.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作者从形、色、味来写覆盆子,透露出喜爱之情。
五、巧用修辞手法
比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油蛉和蟋蟀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草园了景色的丰富。
又如“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覆盆子的形状特点,透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写景更加具体、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百草园的景物,在儿童眼里,是那么地鲜活、生动,有声有色有趣鲁迅先生不愧为一代文学大师,其对景物描写的高超艺术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不得不令人叹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