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一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代表。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树立标杆,弘扬正气。
吕佛才,男,45岁,大学学历,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安徽省歙县小川乡古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近年来,他坚持授人以渔带民致富、真抓实干谋划发展、心系百姓解决民忧,把原来“穷山恶水”的偏僻山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古稔村荣获黄山市“一抓双促”典型示范村;个人被评为年安徽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好人、安徽好人、黄山市优秀共产党员、第三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最美人物优秀案例”等荣誉称号。
乡愁牵引挑重担
年前,古稔村还是个大家说起来就直摇头的贫困村,一没资源、二没外援,百姓致富急需一个有本事、有闯劲的领头人。小川乡党委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把心系家乡的党员企业家吕佛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吕佛才说:“虽然我在厦门打拼了20多年,但无论走多远,小川才是我的家,古稔才是我的根。”换届选举,他深孚众望,以赤诚之心挑起了支部书记、主任的重担。
头雁引领群雁飞。随着吕佛才的回乡任职,他从基础抓起,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四议两公开”程序,改变了原来村“两委”干部威望不高的态势。同时,探索推行党员网格化服务联系群众制度,38名党员分片分组联系全村65个残疾、孤老等重点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余个,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吕书记经常到我家,帮我出点子增加收入,为我介绍企业务工,鼓励我通过双手创造财富过上幸福生活……”五保户程文建把吕佛才的“好”长挂嘴边。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要想大搞发展,带领古稔村的村民走上小康之路,不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班子,还需要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吕佛才牵头编制《古稔村-十年“基础建设·做强做大”村建设与集体经济拟发展规划》,将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凝聚合力共谋发展,从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和发展集体经济入手,促进“一产”“三产”融合发展。
因地制宜除穷根
人心向背,是事业成败的关键,百姓参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古稔村的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发展产业没有技术,发展经济没有钱,如何破除村里的“穷根”成为摆在众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吕佛才带领村“两委”班子一道,充分利用本村的地域特色、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投资万元新建村集体茶厂建成高山有机茶生产线,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元;投资近万元种植山核桃,户均增收元以上。
“吕书记为村里做了不少好事,我们都很感激他。”说这话的吕俊京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他的母亲因车祸导致左小腿被截肢,后又患上肝硬化。为照顾母亲,吕俊京回到家中,希望可以就近创业谋生。吕佛才得知情况后,对接农业专家上门指导,一边种植覆盆子,一边发展林下经济,养殖土鸡、山羊等,如今吕俊京一家不仅成功脱贫,日子过得也一天比一红火。年,古稔村成功出列贫困村,61户贫困户也于年底全面脱贫,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超1.6万元。
富而思进求发展
发展经济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在初尝发展的甜头后,吕佛才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统筹谋划村中资源,积极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子。
抢抓机遇争创收。年,因黄千高速施工,古稔村老村委会处出行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办公,吕佛才主动腾出自己公司的办公场所,为村委会免费提供标准的办公场所和用水用电,并为村委会配齐电脑、复印机等办公用品。原村委会大楼以每年5万元出租给施工单位,同时拆除旧村部一间房屋获得补偿40万元,为村里发展攒下家底。
创新思路破瓶颈。由于过去交通不便、产业单一,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吕佛才引进公司开展合作,以“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先后打造泉水鱼、百香果、茶叶、油茶、山核桃、红豆杉等6大产业基地,盘活了全村的发展。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0多万元,是年收入的10倍之多。
发展成果惠民生。创业接连成功,吕佛才的信心更足了,眼光也放得更远。通过村企合作投资近0万元,对村史馆和全村六个村民小组道路、农副产品晒场、停车场进行提升建设。建设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不少工程涉及到村民的房屋土地等问题,阻碍重重。眼看工程就要因此而搁置,吕佛才带着村里的干部党员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甚至为了让村民打消顾虑,吕佛才无偿拿出自家的土地置换给村民,工程最终得以顺利完工。
短短几年间,在吕佛才的带领下,古稔村实现了从破败贫困后进村到小康文明先进村的华丽蜕变。
致富思源报桑梓
“这片土地哺育了我,能让当地村民生活好起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古稔村的一员,吕佛才始终不忘初心,情系故乡。
十多年来,吕佛才年年捐助家乡教育事业,修建家乡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为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捐赠电热毯,为65岁以上的老人捐赠被子,累计捐赠资助多万元积极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年,吕佛才在村里投资建设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年,吕佛才为解决村民就业,成立了黄山亚川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共计介绍80多人在外务工,每年支付务工报酬余万元。为了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不用走出村就可以看电影,年,吕佛才投资20万元新建了歙县首座村级电影院,无偿为老百姓播放电影,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举目可见村村通达的沥青道路、漂亮宽敞的村民活动中心、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这些无不见证着这些年来的改变,而吕佛才和他深爱的古稔村正昂昂首阔步,踏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