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叶的功效

树莓不仅是一种美味水果,而且在化妆品、保健食品加工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其根、茎、叶皆能入药。有研究表明:树莓果实和叶中黄酮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功能。本试验以东北农业大学园艺站提供的树莓叶为原料,探索树莓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提取、分离工艺,并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研究,为树莓进一步广泛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树莓叶的利用价值。本试验建立了树莓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两种分析检测方法。通过波谱扫描确定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波长为nm、参比波长为nm,此法能够克服底液强吸收带来的干扰。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色谱条件为:采用柱(Agilent-C_(18)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5:45);流速为1.0mL/min;检测器:Agilent-GA紫外检测器;柱温:室温。本试验以树莓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黄酮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采用纤维素酶酶解与乙醇溶液浸提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取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试验最优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0.35mg/mL,酶解时间1.5h,酶解温度50℃,介质pH为4.0;液料比为20mL/g,浸提时间为2h,浸提温度75℃,乙醇浓度为65%,总黄酮含量达3.46%。在提取物分离工艺中,引入了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新技术。通过对树脂种类的筛选、影响吸附和解吸因素的研究,建立了树脂纯化树莓叶提取物的工艺:选用AB-8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分离树莓叶黄酮较适宜的吸附条件为:流速2mL/min、浓度1.mg/mL、pH为6;较适宜的解吸条件为:洗脱剂为70%乙醇溶液,流速为1.5mL/min。以此工艺绘制的洗脱曲线结果表明,采用此纯化工艺取得较理想效果,洗脱峰集中,对称性好,无明显拖尾现象,洗脱率为45.62%。树脂纯化后的浸膏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层用柱层析硅胶拌匀,真空干燥,干法装柱,用氯仿:甲醇梯度洗脱(:0-80:20),用正丁醇:水:乙酸(4:5:1)作展开剂,纸层析检验洗脱液,合并流份。用高效液相检测硅胶纯化后水解部分的成分,并测其含量,检测出水解成分主要为甙元槲皮素和山奈酚,计算出原料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分别为.4μg/g、52.9μg/g。用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对水解物进行分离,用50%~90%甲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流速为1mL/min,通过TLC、HPLC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得到两种化合物;通过对两种化合物物理常数熔点的测定、TLC和HPLC检测,检验了两种物质的纯度;运用紫外、核磁共振波谱学,结合化学定性鉴别的方法,对两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确定两种物质分别为槲皮素和山奈酚。

通过小鼠筛选研究,确定树莓叶水提物(RW)是降血糖的有效部位,进一步的追踪研究表明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RW的30%乙醇洗脱液(W30)中,有效剂量是50-mg/Kg。第二部分:对树莓叶水提物W30的活性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采用柱层析法、薄层层析法和制备薄层层析法,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是:12,18-二烯-28-葡萄糖苷-2α,3β,23-三羟基乌苏里酸;12-烯-28-葡萄糖苷-2α,3β,19α-三羟基-23-甲基乌苏里酸;2,7-二乙基氧雄甾烯;12-烯-28-葡萄糖苷-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里酸;11,13-二烯-28-葡萄糖苷-2α,3α,19α-三羟基齐墩果酸;11,13-二烯-28-葡萄糖苷-2α,3β,19α-三羟基齐墩果酸。这些化合物是首次从树莓叶水提物中分离得到.

邹城市树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李晶联系

运营总监:祝玉齐联系

树莓基地(1)







































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最好
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enzia.com/fzzp/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