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昌辉结束两年的扶贫工作,最后一次在枧头村开村民代表大会,会议室挤满了专程来和他道别的乡亲们,70多岁的老人眼含泪水,哽咽着诉说不舍……”台州市三门县亭旁镇枧头村书记梅义通动情地说道,“今天,我是代表我们村近名老百姓来送锦旗的!”
3月25日下午,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三门县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叶邦锋,三门县亭旁镇党委书记奚捷以及结对帮扶枧头村书记梅义通等一行8人。中共亭旁镇委员会亭旁镇人民政府赠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锦旗上写着——“扶贫致富引路先锋”;三门县亭旁镇枧头村村民委员会赠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锦旗上则写着——“精准扶贫惠民生真帮实扶心连心”。
两面锦旗,是枧头村对付昌辉两年来扶贫工作的肯定,也是亭旁镇对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倾心倾情倾力付出的感谢。
枧头村位于三门县城16公里的东南角,海拔米。年底,付昌辉受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委派到台州市三门县亭旁镇枧头村进行扶贫帮扶工作。
当时,因土地少而贫瘠,加上山高路远,大部分村民不得不背进离乡外出打工,只有多名常驻留守老人,老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清贫生活。房屋依山而建、落差很大、因年久不修或破旧不堪或倒塌,村道狭窄高低不平,露天粪坑随处可见,饮用水不达标……
经过两年努力,枧头村旧颜换新貌,崭新明亮的路灯,干净的小道,金黄色麦浪的梯田,风电的叶片缓缓旋转,俨然一片未被发觉的世外桃源,逐渐开始吸引不少摄影爱好者和游客。
两年来,为了全面做好枧头村扶贫工作,省派农村指导员付昌辉驻村更驻心,经常下村走门串户,了解村情村貌,摸清底数,为制定村发展打好基础。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提高村民党员觉悟和党性要求。
两年来,在付昌辉的带动下,枧头村清除了露天粪坑,村里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安装路灯,告别了一到晚上村里漆黑一片的日子;建成党建文化长廊,让党员有了学习教育阵地;饮用水提升改造工程投入使用,村庄道路整治……新农村建设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付昌辉也化身“带货书记”,村里的覆盆子、土豆、生姜、蜂蜜等一次一次不厌其烦地义务帮村民运货卖货,让七八十岁的老人们也有了收入来源。
两年来,在省交通运输厅的指导下,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下拨专项扶贫经费60万元助枧头村用于补助低收入家庭和做好新农村建设。邀请交通旅游导报直播平台猕猴桃水果带货直播,并把三门交通、旅游、小海鲜以及土特产进行介绍与推广;组织动员学生到三门开展暑期下乡活动,帮助村里老人打扫卫生、陪聊天等送关爱、送温暖活动,开展准空姐空少进行直播带货;共订购份土物产发放给全校教职工;中层领导干部和辅导员到三门参加暑期培训班活动,并在亭旁红色教育基地挂牌,成为学校党员党性教育阵地,与三门县交通运输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各样活动为三门带来了近40万元收益。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书记孙校伟代表学校接受了锦旗,他指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学校一直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通过结对帮扶与三门县地方政府建立的友谊是难能可贵的,今后要常来常往。下一步学校将从三方面给予支持与加强合作,一是继续巩固结对帮扶工作,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深化,利用学校优势扩大帮扶面;二是与亭旁镇开展校地合作,从红色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入手;三是开展全面合作,包括全县交通规划、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等方面深入谋划,实现多赢局面。
监制/丁前程郑莉
编辑/陈惠
记者/冯晴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