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养生茶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医学药食同源文化,充分发挥中医药养生保健和治未病的优势作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人们对药膳养生防病、治病疗疾、康复疾病的需求,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专门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了适合于中医工作者以及食品、保健食品研发人员和广大药膳食疗爱好者使用的《甘肃药膳集锦》,小编将给大家细细介绍:
锁阳养生茶河西锁阳5g,甘肃*参、山药各3g,覆盆子2g;红茶3g。
前4味,加水煎煮2遍,取煎液ml,放保温杯中备用。用煎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为止。
本方具有温肾助阳、健脾益气、涩精止遗的作用。适用于脾肾虚衰所致男子阳痿、早泄、遗精,妇女带下量多缠绵、月经量少或月经期长,以及尿频、遗尿、夜尿较多,神疲倦怠、食欲不振、畏寒肢冷、脘腹冷痛等的调治。中老年人经常饮用有强体增力、抵御寒冷的功效。
本方为民间验方,各地均有使用,实际源于《陕甘宁青中草药选》的“锁阳*参汤”,即由锁阳*参汤冲泡红茶而成。方中主用锁阳补肾助阳、益精养血,*参补脾益气、养血生津,合入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涩遗止带的山药与益肾、固精、缩尿的覆盆子,以及暖胃散寒、帮助消化的红茶。全方共奏温肾健脾益气、涩精止遗之功,故宜于脾肾虚衰所致遗精、带下、尿频、遗尿诸证的调理。
锁阳又名不老药、锈铁棒、地毛球、*骨狼,为中国传统 沙生中药材之一,属补肾良药。其为锁阳科多年生肉质寄生植物锁阳的肉质茎,原为野生,现也有人工栽培。锁阳的药用已有年历史,元·朱震亨《本草衍义补遗》首次将其收入并指出:“(锁阳)大补阳气,益精血,利大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锁阳出肃州(今甘肃酒泉市一带)。”清·吴仪洛《本草从新》亦云:“(锁阳)益精兴阳,润燥养筋,治痿弱,滑大肠。”因其有补肾壮阳的功能,主治男子阳痿遗精等症,故称锁阳。唐代名将薛仁贵奉命西征,兵困瓜州城(今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将士食锁阳精力倍增,一举击败蕃兵,唐太宗李世民大悦,遂将“瓜州城”御赐为“锁阳城”。甘肃酒泉民间自古就有“三九三,挖锁阳”的传统习俗和“三九三,锁阳赛人参”的养生谚语。据对锁阳主产地酒泉市瓜州县两个乡的调查,当地居民由于经常食用锁阳,平均寿命都大大高于周围地区,九十岁以上高龄人很多,百岁老人、六世同堂在当地也不足为奇。所以,锁阳被称为“不老药”。而又因其外形各异,颜色棕褐,故又有“锈铁棒”、“地毛球”、“*骨狼”等名称。
锁阳产于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等西北省区。甘肃河西走廊诸市是锁阳和锁阳寄主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是锁阳道地产区。据河西学院陈叶副教授调查:“锁阳在甘肃河西走廊约有19.4万公顷的分布面积。河西走廊锁阳在武威市分布面积 ,达15.9万公顷,占整个河西走廊分布面积的82.0%,主要分布于民勤和古浪两县。……张掖市的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高台县和临泽县都有锁阳分布,面积约1.5万公顷。……酒泉市锁阳分布面积约2万公顷,主要分布于金塔县、敦煌市、瓜州县。……从资源蕴藏量来看,民勤资源量 ,古浪次之,再次为瓜州。”甘肃河西走廊地区锁阳质量优良、蕴藏量较大,其寄生植物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防护价值,因此对野生锁阳资源要合理开采,同时应大力开展人工栽培研究与实践,使保护生态效益与开发利用经济效益相得益彰。
中医认为,锁阳味甘、性温,归肝、肾、大肠三经。功能补肾助阳、益精养血、润肠通便。主治肾阳虚衰、精血不足所致阳萎早泄、遗精滑泄、男女不育不孕及其腰膝冷痛、筋骨痿软,以及血虚津亏肠燥便秘等证。锁阳药用多配合它药同用。锁阳药膳可以做面食、煮粥、炖汤、炒菜食用,也可泡茶、泡酒饮服。
锁阳含有机酸类、*酮类、柑桔素、甾体类、三萜类、聚质类、 酸类和矿物质元素等成分。锁阳中含有包括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苏丙氨酸、异亮氨酸5种人体必需 酸在内的15种 酸;同时锌、锰、铜、镁、锶、氟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
现代研究,锁阳有抗缺氧、抗疲劳、耐热、耐寒等作用;能增强免疫机能;对性功能有增强和促进作用;能清除自由基,有抗衰老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类糖皮质激素作用。另外,锁阳还具有防癌、抗病*的作用。
本文内容由甘肃医院提供
甘肃医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