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在许村镇塔山村,有这样一位脱贫户,他自力更生,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积极发展产业,增强“内生”动力,努力拓宽致富渠道,成为村内脱贫户中的典型代表。
近日,在塔山村一处种植基地内,朱科胜正在对作物进行日常管理和养护。年以来,朱科胜在自己家责任山上栽种了8亩覆盆子、绿梅花、菊花等经济作物,每年仅菊花净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随着覆盆子和梅花的幼树开始挂果,今后每年的收入都会有所提升。
脱贫户朱科胜“现在正是施有机肥的时候,每天都要到这来松土、除草,现在树苗越大越长,我的收入每年也都在增长,有了这个基地,每年能给我带来1万多元的稳定收入。”
同时,朱科胜还通过自学掌握了养鱼技术,承包了组里的10亩水库,每年还向组里上缴承包费元,增加贫困组的集体收入。这两年通过养鱼,每年都能给朱科胜带来1.5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塔山村*总支委员江兆锋
“朱科胜不等不靠,以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发展产业,他的这种精神也感染了其他村民努力奋进。”
曾经在山东务工的朱科胜有着十多年的铝 门窗行业从业经验,年,通过镇里的金融扶贫措施,朱科胜申请了5万元贷款,在村里开了一家铝 门窗店,目前生意发展势头良好,同时还雇佣了一个帮手,为他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今年做铝 产业,纯收入达5万元。
通过三年的辛勤劳动,朱科胜改变贫困家庭的面貌,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脱贫户朱科胜“我想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跟上别人的步伐,从脱贫走向致富,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歙县融媒体中心·歙县广播电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