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要求中药生产企业每5年对中药资源重新评估一次;中成药如处方中含有濒危野生药材,中成药的生产有可能导致相应药材资源枯竭的,再注册前开展中药资源评估。
“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的出台,是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对产业链前端的管控,从源头保证药品质量,该指导原则与工艺核对、一致性评价等政策法规相辅相成,符合‘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要求。”采访中,某大型中药企业研究员仰铁锤表示。
再注册前应先评估
随着市场对中药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对中药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给资源供给带来巨大压力。在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满足工业化生产是关键。《意见稿》指出,“使用药材资源的药品生产企业应提供资料,证明预计药材年消耗量与可获得药材资源量之间平衡。”
另有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权威专家表示,“如何保护中药资源,在中药和新药注册过程中对中药资源进行评估也非常重要。开发中药新药应先做中药资源评估,注重中药材是否可以持续利用。”
市场人士指出,分析可持续利用措施是否能够有效防范潜在风险,根据比较预计消耗量与预计可获得量的匹配情况,通过调整产品研发和上市、再注册再评估等方法协调匹配情况,保障中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防止资源枯竭。
而事实上,中药资源保护正逐渐被行业重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公开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万公顷,50余种濒危野生中药材实现了种植养殖或替代,余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养殖。目前,还有个濒危稀缺中药材基地,种常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基地,以及50种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化、规模化繁育基地正在建设中。
此外,中药材种植区域性强,产地集中度较高。有报告分析指出,我国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甘肃、陕西、辽宁等省市。从重点中药材品种上看,主要产地集中度也较高,如人参、三七等。道地药材生产和产地加工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中药材品种产地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除了对中药资源“量”的保护,值得北京中科曝光重庆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