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树莓就是覆盆子,别名:山莓,树倭萢、山抛子、牛奶萢、撒秧萢、三月萢、四月萢、乌萢、大麦萢、泡儿刺、刺葫芦、馒头菠、高脚波、苗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直立灌木,高1-3米;枝具皮刺,幼时为柔毛。单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生长于海拔米至2米的地区,多生在向阳山坡、山谷、荒地、溪边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树莓果实氨基酸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
树莓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涩精益肾助阳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之功效,主治肾虚、遗精、醉酒、丹毒等症。叶性微苦,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消肿、敛疮等作用,主治咽喉肿痛、多发性脓肿、乳腺炎等症,在湖南湘西地区,群众常将嫩叶捣碎饲喂动物治疗腹泻。
树莓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甘肃、西藏、东北、青海、贵州、新疆等地。
树莓(覆盆子)的历史
树莓在欧、美国家早已广泛栽培,它进入中国的年代难以查考,但引入黑龙江省的年代却有据可查。早在年,沙皇俄国与中国清朝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和《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中东铁路修筑并于年7月14日正式通车运营,这个时候树莓便与俄国侨民一同进入中东铁路沿线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帽儿山、蜜蜂、一面坡、石头河子、横道河子等地。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提过的“野山梅”指的就是树莓,他在书中描写道:“每到三四月间,溪边、山谷,或是灌木丛中都能见到她的身影,越是饱满成熟就越发红得发紫。呼朋唤友寻到地头,避开刺儿小心摘下,还未及唇已是满口生津。”
树莓(覆盆子)的由来
道家名作《抱朴子》的作者葛洪,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家,传说葛洪一生云游四方,拜识无数求仙炼丹的山林,最后被三清山的道骨仙风深深吸引,便辞官隐居于此,修道养身,采药炼丹。
葛洪在研究丹药炼制的同时,也致力于医药与养生的研究,而且,葛洪深知想做神仙,先要学会做人,他十分看重为人处事的道德,平日经常帮助百姓,做些诊疗施救的善事,被后人尊称为葛仙翁。
据说,老年的葛洪因过度操劳,竟得了“夜尿症”的毛病。起初只当是劳累,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