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脱贫步伐,就要选准产业,更要用活用好土地。新平县老厂乡勐炳村利用热区气候和资源优势,找准发展目标,拓宽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将河滩地改良成农耕地,发展蔬菜产业,实现农业增效、企业增利、群众增收。
一直以来,勐炳村的土地存在小而散的状况,不利于农业耕作。尤其是绿汁江畔的地块,石头多、地块零碎,经济效益不高,流转更是无人问津。为了整合土地资源,年,勐炳村在国土部门的牵头下,开展了亩土地的整治工作,这其中就包括多亩国有土地——河滩地的整治。
新平县老厂乡勐炳村党总支书记沐信甫:
国有土地以前是荒滩地、石头地,没有人来种,没有效益产生。三四百元出租都没人要。通过土地整治以后,现在每亩租金达到元以上。
土地整治后,勐炳村的地块成了香馍馍。去年10月,当地引进新平森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河滩地多亩发展蔬菜种植。公司进驻后,再次对河滩地进行了细化改良和平整,发展规模化种植,第一年就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目前正抓紧为下一轮番茄种植做准备。
新平森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伟:
以前这些土地全都是河沙滩,通过我们的整治,达到了基本农田的效果,像我们去年种西葫芦和玉米,总产值达到了多万元。
公司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吸纳当地村民就近务工,用工高峰期时有多名村民前来打工,最多时可以吸纳10多名建档立卡户。
建档立卡户朱家顺:
我们两口子来这里做活,我一个月元,我媳妇元,一个月0元,我们来这里上班,边上班边学技术。
新平森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伟:
在这里上班的工人,我们也是把技术毫无保留教给他们,让他们学到技术,他们也可以去种植增收。
昔日“零敲碎打”的河滩地迎来了发展好时机,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将带动更多农户发展蔬菜产业,并尝试让农户按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到致富队伍中来。
新平森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伟:
下一步我们想农户与我们公司合作,农户投资土地、劳动力,我们负责技术和销售,农民增收达到我们合作共赢的效果。
企业的发展效益,群众看在了眼里,不少村民也开始尝试流转河滩地来发展蔬菜种植,拓宽增收渠道。
村民普文平:
以前这些地都是荒着,没有人种,通过土地整改以后,我家租了2亩,去年种了两亩番茄,每亩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
企业在发展,百姓在增收,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壮大。当地根据国有土地流转资金分配方法,按照3:3:4的比例进行分配,即:乡人民政府30%、村委会30%、小组40%,其中,小组40%里面再提出30%做公益建设,70%通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到个人头上,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高,河滩地种出绿色希望,真正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新平县老厂乡勐炳村党总支书记沐信甫:
集体经济收入按照3:3:4比例来分,年底国有土地流转我们村分到了17.3万元,最高的小组分到的集体经济达到11万元,最多的小组每人分到多元。
记者蹲点日记
土地整治“向耕地要效益”,为贫困群众铺就了脱贫致富新出路。在国有土地流转中,勐炳村还坚持让利于民,针对本地农户和建档立卡户,每亩河滩地流转租金仅三四百元,最多不超过一千元,真正让河滩地产出大效益,让百姓增收获益。勐炳村的实践证明,让土地等资产要素活起来、流起来、用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用,也是产业扶贫的一把“金钥匙”,用好用活土地,就能变土成金。
哇家玉溪七彩云
@全媒体记者:易阳岳梦飞新平台赵祥明刀雪锋
编辑:武思琪
排版:施娟
原标题:《荒滩也变“聚宝盆”!土地活转活用变土成金》